魏藻德在朝堂之上,石破天驚地提出要“複用祖製”,以太祖朱元璋時期的《大誥》和“百姓監官”之法來整治吏治,這番言論,無疑在百官心中投下了一顆巨石。
崇禎皇帝坐在禦座上,看著底下那些或震驚、或恐懼、或疑慮的臉龐,心中卻是一片了然。他知道,魏藻德不過是揣摩了自己的心意,將自己心中那個早已盤算的、更為酷烈也更為徹底的計劃,借著“恢複祖製”的名義,堂而皇之地擺上了台麵。
《大誥》!
這個在明朝中後期幾乎被刻意遺忘的名字,對於崇禎這個來自後世的靈魂而言,卻並不陌生。他曾特意命人從故紙堆中,找出了這部由太祖皇帝朱元璋親自編撰、並曾強製要求全國所有軍民之家必須人手一冊的奇特文書。
那不僅僅是一部法典,更像是一部混雜了律令條文、案例警示、道德訓誡乃至皇帝本人嘮叨抱怨的“政治教科書”。其核心思想,便是繞開日益龐大臃腫的官僚體係,試圖在皇帝與最底層的百姓之間,建立起一種直接的聯係和監督機製。
《大誥》中明確規定,凡百姓之家,必須擁有一冊《大誥》,不僅要擁有,還要熟讀!甚至規定,若百姓犯罪,家中藏有《大誥》者,可減罪一等;反之,若家中無《大誥》,則要罪加一等!若官府發放《大誥》而百姓拒絕接收,甚至要被流放!
在太祖洪武年間,這絕非一紙空文。朱元璋以其鐵腕手段,極其嚴格地推行著《大誥》中的各項規定。他鼓勵百姓直接向京師舉報不法官吏,甚至允許百姓將作奸犯科的官吏直接捆綁押送至京師!據史料記載,洪武朝初期,確有不少百姓因此而沉冤得雪,許多貪官汙吏在《大誥》的威懾和百姓的監督下,確實有所收斂,使得明初的吏治,相對而言,堪稱清明。太祖甚至將《大誥》列為國子監及各級學校的必修內容,科舉考試亦有涉及,未能熟讀者不得為官!其目的,便是要從源頭上,給所有讀書人和未來的官員,打上敬畏律法、不敢貪腐的思想鋼印。
然而,如此嚴苛、甚至可以說有些“極端”的製度,其生命力,幾乎完全依賴於開國皇帝那強大的個人意誌和無上的權威。當洪武皇帝駕崩之後,隨著統治的日益穩固和官僚體係的成熟,《大誥》便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後世的皇帝,或是覺得其太過嚴苛、有傷“體麵”,或是自身怠政、無力推行,或是乾脆被文官集團以各種理由抵製,總之,《大誥》逐漸失去了其法律效力,被束之高閣,甚至在民間都難覓其蹤。到了明中期,已有官員如陸容等上疏感歎,《大誥》早已成為一紙空文,無人問津。而隨著《大誥》的沉寂,官員們失去了那份來自底層和皇權的直接威懾,貪腐問題自然也便如同失去約束的野草般,瘋狂滋長,最終積重難返,成為了壓垮大明王朝的重擔之一。
如今,崇禎皇帝,在首輔魏藻德的“建議”下,卻要將這部塵封了近兩百年的“屠龍之術”,重新請出來!
他的目的,絕不僅僅是為了“恢複祖製”或是單純地“打擊貪官”。他看中的,是《大誥》本身所蘊含的、那種繞開官僚體係、直接訴諸皇權和民意的巨大潛力!這對於此刻被文官集團尤其是東林黨)處處掣肘、深感權力被架空的他來說,無疑是一把足以打破現有政治格局的利器!
“用太祖的法,來治太祖的子孫官僚!”崇禎心中冷笑,“還有比這更具諷刺意味、也更具合法性的武器嗎?”他就是要用《大誥》這麵“祖製”大旗,來限製和打擊那些同樣喜歡拿“祖製”說事的東林黨,來剝奪他們對法律和道德的解釋權!《大誥》,既是法律工具,更是他用來重塑朝政、強化皇權、與整個文官集團進行政治鬥爭的強大象征!
“朕意已決!”在朝堂上,麵對底下官員們或明或暗的疑慮和潛在的反對,崇禎用不容置疑的語氣,做出了最終裁決。“即刻起,重刊《大誥》、《大誥續編》、《大誥三編》、《大誥武臣》,頒行天下!所有在職官員,家中必須供奉!所有軍民百姓,一體持有!三個月內,若有官員家中無《大誥》,或不能熟記者,一經查實,立刻革職!”
“同時,傳諭吏部、禮部!自明年科考起,《大誥》內容列為必考科目!所有舉人、進士,若不能通曉《大誥》精義,縱有經天緯地之才,亦不準錄用!”
“朕要讓這太祖皇帝留下的煌煌聖典,再次成為懸在所有官員頭頂的利劍!朕要讓天下百姓都知道,他們有權監督百官!朕要讓那些貪官汙吏明白,他們的好日子……到頭了!”
“朕知道,此舉必會引來非議,甚至動蕩。”他看著底下那些臉色各異的臣子,發出了最後的通牒,“但朕心意已決!若再有官員,膽敢陽奉陰違,或是曲解《大誥》,包庇同黨,繼續貪贓枉法者,休怪朕……效仿太祖,嚴懲不貸!”
聖旨一下,朝野震動!
立刻,宮中的經廠、京師的書局便開始奉旨,日夜趕工,大量刊印《大誥》及其續編、三編、武臣編。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這部充滿了洪武皇帝個人意誌和鐵血精神的古老法典,將再次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散布到大明王朝的每一個角落。
崇禎皇帝,正試圖用這種極端的方式,發動一場自上而下、並試圖引動自下而上的全民反腐運動,以此來打擊政敵,淨化官場,重塑皇權,並為他那風雨飄搖的王朝,爭取最後的一線生機。這無疑是一場豪賭,一場將整個帝國的命運都押上去的豪賭。其最終結果如何,無人能夠預料。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場由《大誥》複興所引發的政治風暴,必將深刻地改變大明王朝最後時刻的曆史走向。
喜歡啟明1644請大家收藏:()啟明164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