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錦衣衛將嚇得癱軟如泥、屎尿齊流的黨崇雅拖出東暖閣時,大殿內依舊是一片死寂。淩遲處死!僅僅是因為被新貴馮銓指控貪墨甚至證據尚未完全核實)!皇帝這份不經三法司、當堂定罪、且用上極刑的狠厲,讓所有官員都感到一股寒氣從腳底直衝天靈蓋!尤其是那些殘存的、與東林黨尚有牽連的官員,更是麵如土灰,噤若寒蟬,生怕下一個就輪到自己。
崇禎皇帝冷眼看著這一切,心中並無半分波瀾。他就是要用這種極致的恐懼,來徹底摧毀任何潛在的反抗意誌。然而,就在眾人以為黨崇雅必死無疑之時,崇禎卻又忽然開口了,聲音平靜得仿佛剛才下令淩遲的不是他一般:
“且慢!將黨崇雅……帶回來。”
此言一出,眾人又是一愣。連正準備“行刑”的錦衣衛都有些不知所措。很快,幾乎已經嚇丟了魂的黨崇雅,被重新拖回了殿內,癱跪在地上,渾身篩糠般抖個不停。
崇禎看著他,緩緩說道:“黨崇雅,朕念你過去或有些許微勞,方才一時震怒,言之過重。”
這話讓黨崇雅和所有人都懵了!一時震怒?言之過重?那可是淩遲啊!皇帝這是……要反悔?
崇禎沒有理會眾人的驚愕,繼續道:“朕近日接到密報,山東曲阜衍聖公府,也就是孔夫子的後裔之家,近年賬目不清,恐有侵吞祭田、隱匿稅賦之嫌。先前朕派去查訪的巡按禦史,竟在地方上不明不白地‘遇匪身亡’。此事,必有蹊蹺!朝廷體麵,聖人臉麵,皆不可辱!”
他將目光投向癱軟在地的黨崇雅:“黨崇雅,朕現在給你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朕命你,即刻起,任山東道巡按禦史!持朕節鉞,前往山東,給朕徹查曲阜孔府舞弊之事!查個水落石出!”
“另,”他的語氣加重,“山東總兵劉澤清,跋扈不馴,朕亦早有耳聞。朕再給你一道密旨,準你相機行事,就近監察其動向,若有不法,或是不遵號令,可密奏於朕!”
從淩遲極刑,到外放山東任巡按禦史,查辦聖人後裔,監視地方總兵……這冰火兩重天的轉變,讓黨崇雅徹底懵了!他甚至都忘了謝恩,隻是如同木偶般,被內侍攙扶了起來。但至少……暫時不用死了!雖然前路依舊是刀山火海,甚至比淩遲也好不了多少查孔府、監視劉澤清,都是極度危險的差事),但終究……是活下來了!
“臣……臣……領旨謝恩……”黨崇雅用蚊子般的聲音應道。
朝堂之上,目睹了這戲劇性一幕的官員們,更是如同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馮銓和魏藻德交換了一個眼神,隨即心照不宣地出班,對著幾乎站立不穩的黨崇雅,虛偽地拱手道:“恭喜黨大人!賀喜黨大人!得蒙聖恩,委此方麵重任,巡按山東,監察百官,定能不負陛下所托,為國儘忠!”
而那些與黨崇雅同屬東林一係的官員,則是徹底陷入了震驚與恐懼之中!皇帝這一手,實在是太……難以預測了!他到底想乾什麼?是真的要放過黨崇雅?還是想借孔家和劉澤清的手,除掉他?亦或是……以此來分化瓦解他們?他們完全看不透這位年輕帝王的心思了!這種未知的恐懼,比直接的殺戮,更讓他們感到不安。
崇禎看著底下百官那各異的神情,心中暗自冷笑。他就是要這種效果!就是要讓所有人都摸不清他的底牌,猜不透他的意圖!他就是要用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方式,來打壓東林黨,來掌控朝局!讓那些自以為是的“清流”們,永遠活在猜忌和恐懼之中,再也無法形成合力來對抗自己!
敲打了東林,立了威,崇禎又將話題轉向了實際的政務改革。
“再議一事!”他看向工部和兵部的官員,“我朝軍械製造,向由兵仗局、軍器司分管。然兩司並立,職能重疊,官員冗雜,互相推諉,耗費巨大,所造軍械卻往往粗劣不堪,遠遜於建奴!此弊端,必須革除!”
“朕意,即日起,合並兵仗局、軍器司,裁汰其中所有無用、低效之官員!另設‘工仗局’,歸於工部尚書馮銓統一管轄!此局,不僅要負責軍器監造、革新改良,更要廣納天下能工巧匠,收集、推廣各種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器械、工藝!朕要讓大明的工匠精神,重放光彩!”
他又特彆提到:“朕聽聞,江西有布衣宋應星,著有《天工開物》一書,詳述農工百藝,圖文並茂,實乃經世致用之奇書!此等大才,豈可埋沒於鄉野?!待其奉朕先前詔令抵京之後,馮愛卿務必以國士之禮相待,委以重任,讓其在工仗局中,一展所長!”他用這種方式,表達了對實用技術和專業人才的重視。
處理完工部之事,內閣大學士蔣德璟出班,呈上了一份來自遼東的緊急奏報。
“啟稟陛下,”蔣德璟麵色凝重,“遼東巡撫及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急奏:遼東今歲酷寒,軍民衣食、藥材等過冬物資極為匱乏,懇請朝廷速速撥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外,”蔣德璟頓了頓,似乎有些猶豫,“吳三桂總兵另有專疏……懇請陛下,念其麾下關寧鐵騎戍邊辛勞,亟需補充糧餉、更換裝備,懇請……懇請陛下即刻撥付軍餉……三百萬兩!”
三百萬兩?!
崇禎聽到這個數字,眉頭立刻擰成了一個川字!國庫剛剛因為發放大同、京營等處軍餉而有所緩解,還沒捂熱乎,吳三桂就獅子大開口,直接要三百萬兩?!他這是勤王,還是勒索?!
崇禎心中充滿了不滿和警惕。吳三桂手握關寧鐵騎這支大明最後的精銳野戰力量,鎮守著至關重要的山海關,其地位舉足輕重,不能不倚重。但此人野心勃勃,擁兵自重,其忠誠度也一直是個巨大的問號。此刻提出如此巨額的軍餉要求,其用意何在?是真的軍情緊急,還是……趁火打劫?
崇禎深知,當前的大明,內部局勢極其複雜,各種勢力盤根錯節。他必須小心翼翼地維持著平衡。對於吳三桂,他既需要利用其力量來抵禦關外的韃清,又必須時刻提防其可能的跋扈甚至叛變。
“遼東將士困苦,朕知之甚深。”崇禎沉吟片刻,緩緩開口,語氣聽不出喜怒,“過冬物資,著戶部、工部立刻籌措,務必儘快解送遼東。至於吳三桂所請軍餉……數目巨大,國庫一時難以措辦。著,戶部先撥付……五十萬兩,以解燃眉之急。後續……待朕查抄逆產、充實內帑之後,再行計議。”
他決定,先穩住吳三桂,滿足其部分要求,維持表麵的穩定關係。但暗地裡,他已經開始思考,該如何逐步削弱吳三桂的兵權,如何在遼東地區安插自己的力量,如何……為將來可能發生的變故,提前做好準備。
在這盤關乎大明存亡的棋局上,崇禎皇帝,正以他日漸嫻熟的權謀手段,小心翼翼地挪動著每一顆棋子,試圖在內憂外患的夾縫之中,為自己,也為這個風雨飄搖的王朝,博取那一線生機。
喜歡啟明1644請大家收藏:()啟明164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