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通最終還是接下了吳三桂派人送來的請帖。大紅鎏金的帖子,言辭懇切,說是為了彌補昨日怠慢之過,特在平西伯府中備下薄宴,為唐總兵接風洗塵。
“鴻門宴啊……”唐通看著請帖,冷笑一聲。高第昨夜冒死傳遞出來的消息,早已讓他明白了吳三桂的狼子野心和山海關的真實處境。這所謂的“接風宴”,十有八九便是夏國相獻上的那條“除唐”毒計!
去,還是不去?
不去,便是公然撕破臉,吳三桂必有後手。去,則無異於身入虎穴,生死難料。
思慮再三,唐通最終還是決定——去!他不能示弱!而且,他也想親眼看看,這吳三桂到底想玩什麼花樣!當然,他絕不會毫無準備。他精心挑選了數十名武藝高強、絕對忠心的京營親兵隨行,並暗中囑咐他們,一旦有變,無需顧忌自己,務必奮力殺出,將山海關的真相帶回京師!
傍晚時分,平西伯府邸門前車水馬龍,張燈結彩,一派熱鬨景象。府邸的奢華程度,遠超唐通的想象,飛簷鬥拱,雕梁畫棟,其規製甚至隱隱有僭越之嫌,與京師皇宮中因連年戰亂而顯露出的些許蕭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吳三桂親自在府門前迎接,臉上堆滿了熱情洋溢的笑容,仿佛昨日城門前的刁難從未發生過。“唐賢弟!愚兄可把你盼來了!快快請進!今日定要與賢弟不醉不歸!”他親熱地拉著唐通的手,向府內走去。
唐通心中警惕萬分,臉上卻也掛著客氣的笑容,與吳三桂虛與委蛇。
進入正廳,分賓主落座。吳三桂並未急於開宴,反而屏退了左右,忽然滿臉真誠地對唐通說道:“唐賢弟,你我一見如故!同為大明柱石,鎮守邊關,抵禦外侮,實乃天定的緣分!愚兄癡長幾歲,心中對賢弟敬佩不已!不如……你我今日就在此,效仿古之桃園,焚香結義,約為異姓兄弟!今後禍福與共,生死相依!賢弟以為如何?”
又來這套!唐通心中暗罵,知道這是吳三桂試圖用江湖義氣來麻痹自己、或是試探自己底線的慣用伎倆。他麵上卻露出“受寵若驚”的表情,連忙起身拱手:“平西伯如此厚愛,唐通何德何能?!然將軍既有此美意,下官敢不從命?!願與將軍約為兄弟,今後定當同心同德,共保邊疆,為陛下效死!”
於是,兩人便在這各懷鬼胎的情況下,煞有介事地舉行了一個簡單的結拜儀式,互稱“兄長”、“賢弟”,場麵一度顯得“親熱”無比。
結拜儀式過後,酒宴正式開始。山珍海味,水陸俱陳,佳釀醇厚,歌舞助興,場麵極其奢華熱烈。吳三桂頻頻舉杯,與唐通這位新認的“賢弟”開懷暢飲,言談甚歡。
然而,唐通心中卻始終繃緊著一根弦。他時刻留意著周圍的環境,留意著吳三桂和他那些心腹將領的眼神。當一名侍女端著一個精致的玉壺,要為他斟滿一杯特殊的“琥珀釀”時,唐通敏銳地察覺到,旁邊幾名吳軍將領的眼神似乎閃爍了一下。
他端起酒杯,放到鼻尖聞了聞,隨即放下,笑道:“兄長此酒雖好,但愚弟今日軍務在身,不勝酒力,恐辜負了兄長美意。這杯……還是……”
吳三桂見狀,哈哈大笑起來:“賢弟莫非疑心這酒中有詐?哈哈哈!賢弟多慮了!你我既已結為兄弟,愚兄豈會做那等下作之事?!來!為表誠意,愚兄先乾為敬!”說罷,他將自己杯中之酒一飲而儘,並將杯底朝向唐通,以示杯中無餘。
唐通看著吳三桂坦然自若的神情,心中疑慮稍減,但警惕未消。他端起酒杯,也一飲而儘,隨即回敬道:“是小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兄長海量!”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宴席的氣氛愈發熱烈。吳三桂頻頻勸酒,唐通帶來的那些親兵,被安排在偏廳,也被吳軍的將士們熱情地“招待”著,很快便有不少人喝得酩酊大醉,東倒西歪。而反觀吳三桂麾下的那些將士,雖然也在飲酒說笑,但眼神清明,坐姿端正,顯然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這種明顯的差異,讓唐通的心再次沉了下去。
就在此時,唐通注意到,坐在吳三桂下手的一名親信將領,看似無意地將手按在了腰間的刀柄之上,同時目光隱晦地看向了吳三桂,似乎在等待著某種信號!
殺機!
唐通心中警鈴大作!他不動聲色地將手移到了自己的佩劍旁,全身肌肉緊繃,做好了隨時暴起反擊的準備!
然而,就在那名將領即將有所動作的刹那,主位上的吳三桂,卻極其隱蔽地、輕輕地搖了搖頭,並用眼神製止了他!
那名將領臉上露出了明顯的錯愕和不解,但還是緩緩地將手從刀柄上移開。席間的其他幾名似乎也知情的吳軍將領,同樣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這極其細微的、幾乎不為人察覺的眼神交流和動作變化,卻被一直高度警惕的唐通,敏銳地捕捉到了!他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吳三桂……竟然在最後關頭,放棄了動手的打算?!為什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宴席最終在一種表麵和諧、實則暗流洶湧的詭異氣氛中結束了。唐通故作醉意,在吳三桂“依依不舍”的送彆下,帶著他那些酩酊大醉的親兵,回到了自己的臨時駐地。
而平西伯府邸的書房內,吳三桂屏退了左右,隻留下心腹謀士夏國相。
“主公,”夏國相的臉色有些難看,“方才席間,為何……為何阻止卑職等人動手?那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吳三桂沒有回答,隻是走到窗前,望著窗外漆黑的夜空,神情複雜。
夏國相繼續稟報道:“主公,我們安插在唐通營中的眼線回報,唐通的人並未閒著!他們今日在關內四處活動,不僅與高第的舊部暗中接觸,更是在軍中大肆宣揚京師的‘兩大捷報’,以及陛下對有功將士的重賞和優撫政策!言語之間,頗有拉攏人心、分化我軍之意!此人……留不得啊!”
吳三桂依舊沉默不語,隻是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袖中那封來自關外的密信。良久,他才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一絲難以捉摸的意味:“夏先生……你說,這大明的氣數,真的……就儘了嗎?”
他想起了唐通帶來的那三百萬兩餉銀,想起了崇禎皇帝那一係列看似瘋狂、卻又似乎卓有成效的改革,想起了那份足以讓天下軍戶為之瘋狂的優撫詔令,又想起了關外那位同樣雄才大略、卻也同樣麵臨困境的多爾袞……
殺掉唐通,徹底倒向大清?還是……再等等?再看看?
這個決定,實在太過艱難。一步踏錯,便是萬劫不複!吳三桂發現,自己這位在亂世中苦心經營多年的梟雄,此刻,竟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與兩難之中。他最終沒有解釋為何放過唐通,隻是揮了揮手:“此事……容我再想想。你先下去吧。”
夏國相看著主公那猶豫不決的背影,心中也充滿了憂慮。他知道,留給他們做選擇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喜歡啟明1644請大家收藏:()啟明164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