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革製_啟明1644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43章 革製(1 / 1)

陳奇瑜從固關前線發回的明暗兩本奏疏,如同兩顆投入死水潭中的巨石,在京師朝堂之上,激起了遠比他預想中更為劇烈的震動。

明麵上的那封奏疏,詳述了固關大捷之後,官軍收複保定、真定二府,兵鋒直指太原的軍事進展,以及下一步的作戰計劃和糧餉需求。這份奏疏,按流程,先經通政司轉呈至東暖閣,由崇禎皇帝親自禦覽。崇禎在仔細閱讀並用朱筆圈點批注之後,才將其發往內閣,交由首輔魏藻德、次輔蔣德璟以及馮銓等閣臣“票擬”意見。

然而,如今的大明朝堂,早已不是幾年前那個可以由文官集團與皇帝“共治”天下的局麵了。自崇禎十七年、十八年以來,皇帝以雷霆手段,借“貪腐”、“通逆”等名義,通過“瓜蔓抄”的方式,對朝中官員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殘酷清洗。殺官幾乎成了常態,廠衛緹騎番役更是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餓狼,四處查根究底,順藤摸瓜,任何稍有牽連者,輕則罷官奪爵,重則抄家滅族!整個官場,早已是風聲鶴唳,人人自危。所謂的“內閣票擬”,如今更多的隻是一種象征性的流程,真正的決策權,早已牢牢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聖旨一旦從東暖閣發出,那便是板上釘釘的定案,無人再敢有異議。

在這種背景之下,內閣諸臣對於陳奇瑜奏疏中那些關於“軍事勝利”的描述,其實並無太大興趣。他們更關注的,是那份隻有皇帝和少數核心人物才能看到的“密奏”之中,可能隱藏的、足以再次引發朝堂震蕩的“政策風向”!

正如他們所料,陳奇瑜在那封密奏之中,除了彙報真實的戰況和對麾下將領的評價之外,更是用極其尖銳的言辭,痛陳了現行衛所製度的種種弊端,並大膽提出了徹底改革軍戶屯田祖製、甚至最終廢除衛所製度的驚人構想!

崇禎皇帝對這份密奏,自然是“龍顏大悅”,深以為然!他本就對那早已腐朽不堪、糜爛透頂的衛所製度極度不滿,視其為隻會靡費錢糧、卻毫無戰鬥力的害人之物!如今有了陳奇瑜這位五省總督、西北大營主帥的“仗義執言”,他便更有理由,將這項足以觸動整個帝國統治根基的重大改革,提上議事日程!

他知道,改革衛所,便必然要觸動軍戶的根本利益。而軍戶背後,又牽連著無數世襲罔替的軍將勳貴、兼並了大量軍屯田地的士紳地主、依靠衛所貿易和放貸牟利的商賈財閥、以及……在朝中為這些利益集團代言的各級官員!其影響之深遠,阻力之巨大,可想而知!

陳奇瑜也深知此中凶險。他之所以選擇以明暗兩份奏疏上報,便是希望能夠以一種相對穩妥的方式,逐步推進此事,也為自己留下一絲緩衝的餘地,防備來自各方的猛烈反撲。他意識到,自己恐怕已經被皇帝陛下,不自覺地推上了這場改革風暴的“急先鋒”的位置!

就在朝堂內外因為陳奇瑜的奏疏而暗流湧動、人心惶惶之際,紫禁城的後宮之中,卻也發生著一些微妙的變化。

自從兀良哈汗王烏爾邁之女哈達·托婭,被冊封為“柔妃”,並住進了原先頗為冷清的景陽宮後,此地竟一反常態,時常能見到皇帝的禦駕光臨。崇禎皇帝似乎對這位充滿了異域風情、性格也與中原女子迥異的草原明珠,表現出了非同尋常的興趣和……寵愛。這讓原本在後宮之中地位穩固的周皇後和袁貴妃等人,都感受到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壓力。這位新來的柔妃,顯然也頗有手段,正在不動聲色地影響著後宮的格局。

然而,無論後宮如何爭鬥,廠衛對所有人的監控,卻從未放鬆。崇禎皇帝早已下達嚴令:三廠一衛,全麵監控內外臣工、皇親國戚、乃至後宮嬪妃!任何敢於貪瀆國帑、結黨營私、甚至非議朝政者,一經查實,絕不姑息,皆以謀逆論處,株連九族!這種無處不在的、令人窒息的監控,也使得所有身處權力漩渦中的人,都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在仔細研讀了陳奇瑜的密奏,並與內閣核心成員進行了數次“閉門密議”之後,崇禎皇帝終於下定了決心,要借著此次“西北大捷”的東風,徹底整頓大明的財政與兵餉製度!

他再次召集百官,於皇極殿之上,頒下了一道措辭嚴厲的聖旨!

“朕近日批閱各處奏章,發現內外廷臣工,無論軍政民生,動輒便向朕伸手請帑!言必稱國庫空虛,內帑不足!難道爾等都忘了太祖高皇帝定下的祖製嗎?!凡軍旅征伐,所需糧餉軍需,本應由外廷兵部、戶部自行設法籌措!何時輪到爾等,將內帑視為自家錢袋,隨意支取?!”

他痛斥道:“想當年遼東經略,熊廷弼、袁應泰等封疆大吏,哪一個不是想方設法,自籌糧餉,苦心經營?!何曾像今日這般,一遇困難便隻知向朝廷哭窮?!遼東之所以糜爛至此,固然有建奴凶悍之因,亦不乏將帥貪墨、侵吞賞銀、兵餉層層盤剝、兵士有名無實之弊!此等教訓,爾等竟無半分警醒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傳朕旨意!”他的聲音如同冰冷的鐵石,不帶絲毫感情,“自今日起!凡內帑、國庫之銀兩動支,無論數目大小,無論用於何事,必須!由朕親自朱筆禦批,加蓋玉璽,方可支取!若有任何人,膽敢未經朕之允準,擅自挪用、或是虛報冒領者,一經查實,立斬!並……誅九族!!”

這道旨意,等於是將大明王朝最後的財政大權,也徹底收歸到了皇帝一人手中!

隨即,他又下達了第二道旨意:“為防災備戰,確保國家糧儲安全!朕命,於京師、南京、大同府、濟寧州四地,各增設一座皇家大倉!由戶部、工部共同督建,內廠、錦衣衛全程監察!所需錢糧,可從此次查抄逆產所得及各地清查之隱匿田賦中優先撥付!朕給你們時限——崇禎十八年年底之前,此四大糧倉,必須糧草充盈!若有延誤或中飽私囊者,朕……唯爾等是問!!”

這兩道充滿殺伐之氣的聖旨頒布之後,整個朝堂再次陷入了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明白,皇帝陛下,這是要動真格的了!他要用最直接、最強硬的手段,來整頓這個早已千瘡百孔的帝國!

改革軍戶屯田之製,設立皇家軍校培養新軍,重開廠衛清洗官場,嚴控財政杜絕貪腐,興建糧倉以備不虞……這一切,都是崇禎皇帝為了扭轉大明危局、試圖“逆天改命”而布下的深遠棋局!

而遠在固關前線的陳奇瑜,在接到皇帝的嘉獎令和後續的密旨之後,也終於徹底明白了自己在這盤大棋中所扮演的角色——他,就是那個負責衝鋒陷陣、為皇帝後續更深層次的改革掃清障礙的……急先鋒!

雖然他心中也充滿了警覺和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憂慮,但他知道,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已經走上了這條路,便隻能……硬著頭皮,繼續前行了!大明的命運,他個人的命運,都已與這位行事莫測、卻也展現出非凡魄力的年輕帝王,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

喜歡啟明1644請大家收藏:()啟明164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噓,祝娘子她又在和屍體對話了 玄學老祖歸來,全城瑟瑟發抖 盜墓之雪落人間 水滸之往事隨風 聽懂毛茸茸,我直播種地帶飛全村 穿越東齊,從匪窩殺奔廟堂 大楚武信君 三國:蜀漢軍師,長阪坡七進七出 暗刃如鋒 領主求生:從深海基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