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一下,內閣首輔魏藻德、次輔蔣德璟,連同戶部尚書倪元璐、工部尚書馮銓等核心重臣,幾乎是連夜在紫禁城內的簽押房中緊急議事!
燈火通明之下,這些往日裡或許還會為派係利益、為個人私情而互相傾軋的閣臣部堂們,此刻卻都暫時放下了成見,一個個麵色凝重,絞儘腦汁地商議著如何才能完成皇帝陛下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陛下有旨,年底之前,四大糧倉必須充盈!”魏藻德聲音沙啞,眼中布滿血絲,“諸位大人,此事關乎國運,關乎陛下後續之大計,我等……唯有戮力同心,方能不負聖恩啊!”
戶部尚書倪元璐長歎一聲,臉上寫滿了愁苦:“首輔大人所言極是。隻是……這調糧、籌糧之事,談何容易啊!據各地州府呈報,今年秋收,因早前戰亂及部分地區天時不順,許多地方收成遠不及往年!百姓家中,亦無多少餘糧!此時若再強行征調,恐……恐激起民變啊!”
工部尚書馮銓也道:“糧倉營建,尚可日夜趕工。但漕運、陸路轉運,亦需大量人力物力。且如今地方局勢複雜,沿途關卡眾多,若無強力調度,隻怕……糧未到倉,便已損耗大半了!”
眾人議論紛紛,皆感此事棘手無比。
最終,經過一夜的反複商議和激烈爭論,內閣與戶部終於聯合製定出了一套初步的糧食調度方案:
其一,京師與南京兩大糧倉,因其地理位置優越,且周邊地區相對富庶穩定,當列為首批填滿之目標。待此二倉充盈之後,京師之糧,可向北支援大同;南京之糧,則可沿運河向北,支援濟寧。
其二,濟寧糧倉所需之糧,主要由新近平定、且已委任牟文綬總攬軍政的山東六府,分攤供給。此舉既可解決濟寧糧草,亦可借機考驗牟文綬等山東將領的忠誠與能力。
其三,最為困難的,便是地處塞外邊陲的大同糧倉。除了京師的少量支援外,戶部提議,可效仿舊例,重新開放與漠南蒙古諸部的互市,用大明的茶葉、絲綢、鐵器等,換取蒙古的馬匹、牛羊、以及……他們或許會有的部分餘糧。
這個“塞外互市”的提議,立刻得到了兵部尚書朱大典的積極響應。他出班奏道:“陛下,若要重開塞外互市,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恢複並增設我大明在邊境地區的衛所城鎮!以軍護商,以商養軍!想當年,我朝在九邊地區,互市繁盛,衛所林立,建奴何敢輕易叩關?隻可惜,後來因建奴勢大,朝廷無力兼顧,才不得不將許多邊境衛所裁撤內遷,致使邊防空虛。如今陛下天威重振,正該重拾祖宗舊製,再固北疆!”
工部尚書馮銓也適時補充道:“陛下,若要與塞外部族易貨,我朝之瓷器、絲綢、茶葉,皆為其夢寐以求之物。以此換取其馬匹、皮毛、乃至部分糧食,並非難事。大同缺糧之困,或可借此緩解。”
崇禎皇帝在東暖閣內,仔細聽取了內閣和各部呈上的這份“皇家糧倉戰略”部署方案,以及朱大典、馮銓等人的補充建議。
他深知這四處戰略糧倉的重要性:
京師,乃國之根本,天子腳下。糧草充足,方能保京畿百萬軍民生計,穩固文武百官之心,確保政治中樞萬無一失。
南京,則為江南要地,漕運樞紐,更是文人士子彙聚之所。在此設立大倉,不僅可以掌控江南財賦,更能有效防範和震懾那些可能心懷不滿的東林黨餘孽,確保東南半壁的穩定。
大同,地處九邊,是抵禦北方流寇和漠南蒙古諸部的邊防重鎮。新設立的西北大營,以及未來可能對李自成展開的戰略反攻,都極度依賴大同的物資補給。
至於濟寧……崇禎的目光在堪輿圖上那處位於運河中樞的城市上,停留了許久。此地,地理位置太過重要!它不僅是南北漕運的咽喉,控製著整個大明南北物資的流通,更是商賈雲集、財閥林立、甚至還有不少西洋人在此活動的繁華商貿之地!朝廷在此地的控製力,向來薄弱,幾乎是由那些富可敵國的商戶、財閥以及他們豢養的地方勢力所實際掌控!新任山東總兵牟文綬,也曾數次上疏,請求朝廷準其派兵進駐濟寧,以“整頓漕運、彈壓不法”,其真正意圖,自然是想將這塊肥肉,也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但崇禎考慮到濟寧局勢敏感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一直未曾明確批準。如今,借著設立皇家糧倉之機,將朝廷的力量,名正言順地深入到濟寧這個“法外之地”,其意義不言而喻!
然而,美好的藍圖,終究要麵對殘酷的現實。崇禎心中清楚,如今大明朝廷,財政早已瀕臨崩潰。他雖然通過抄家滅族,從那些貪官汙吏和不法商賈手中,搜刮了大量的金銀財寶,暫時充實了內帑和國庫。但官員的俸祿依舊低下,近期他雖下旨要“提高薪俸”,但具體如何實施,錢從何來,依舊是個巨大的難題,甚至可能反過來成為新的財政負擔。而官場的貪腐,也絕非幾次清洗就能根除,東廠的密報中,依舊記錄著大量官員陽奉陰違、中飽私囊的行徑。即便鏟除了所謂的“八大晉商”,朝廷想要完全接管並有效運作其龐大的商業網絡,滿足軍國需求,也絕非易事。
他看著底下那些表麵上信誓旦旦、實則各懷心思的閣臣部堂們,知道他們雖然也想完成皇命,卻又害怕因此而得罪那些在地方上盤根錯節的財閥金主和利益集團。他們提出的這個“調撥舊糧、普查收成、邊貿換糧”的折中策略,看似周全,實則……也充滿了變數和風險。
“唉……”崇禎在心中輕輕歎了口氣。他知道,自己或許……還是有些低估了推行這些改革的實際難度,也高估了這些官員的執行能力和……廉潔操守。但箭已在弦上,不得不發!
“準奏!”他提起朱筆,在奏疏上批下了這兩個字。“此事,便由內閣與戶部、兵部、工部會同辦理!朕給你們……最大的權限!也給你們……最嚴的督責!年底之前,朕要看到,四大糧倉,皆有儲糧!若有差池,朕……唯爾等是問!”
一場圍繞著糧食儲備和財政整頓的、關係到大明國運的攻堅戰,就此拉開了序幕。而崇禎皇帝,這位試圖“逆天改命”的穿越者,也在這場豪賭之中,再次押上了自己的全部籌碼。
喜歡啟明1644請大家收藏:()啟明164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