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關前線,五省總督陳奇瑜正調兵遣將,準備與再次東征的李自成大順軍主力決一死戰;而在後方的保定府、真定府一帶,崇禎皇帝禦駕親臨,也並未有片刻停歇。他一邊嚴厲整肅地方吏治,打擊那些趁亂發國難財的貪官汙吏和劣紳地主,一邊也在積極物色和提拔真正能為國效力的忠勇將才,以期穩固這京畿南部的最後屏障。
在眾多地方軍將之中,高陽總兵官侯天錫及其從子、雜號總兵侯采,這對侯氏家族的將門之後,很快便進入了崇禎皇帝的視野。
侯氏一門,在真定、保定乃至整個北直隸地區,都算得上是聲名顯赫的武將世家。侯天錫的父親,便是大明赫赫有名的武將候良柱。候良柱公不僅曾官至四川總兵、五軍都督府左都督,更在崇禎二年,作為朝廷剿滅西南奢崇明、安邦彥叛亂的主將之一,身先士卒,屢建奇功,為國平叛,在軍中及地方都享有極高的聲望。
隻可惜,天妒英才。崇禎十年,李自成、張獻忠等流寇坐大,大舉進攻四川。候良柱奉旨死守川北重鎮廣元。當時,他麾下官兵不過萬餘,而圍城的賊軍則號稱十餘萬,兵力懸殊!候良柱率部浴血奮戰,堅守數月,最終因寡不敵眾,糧儘援絕而城破。在最後的巷戰之中,他身中八十餘刀,依舊屹立不倒,力斬數名賊將,直至流儘最後一滴血,也未曾後退半步!李自成感其忠勇,曾遣人勸降,亦被他嚴詞拒絕,最終壯烈殉國!
父親候良柱為國戰死之後,年方弱冠的侯天錫悲痛欲絕。他沒有沉溺於悲傷,而是立刻拜見了當時的兵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楊嗣昌,泣血請戰,誓言要繼承父誌,為父報仇,為國雪恥!
楊嗣昌感其孝勇,準其所請。侯天錫當即便散儘家財,招募父親舊部及地方忠勇之士,組成了一支數千人的“討賊義軍”。在此後數年與流寇的戰鬥中,他身先士卒,衝鋒陷陣,雖然也曾數次兵敗,但屢敗屢戰,表現異常英勇,也立下了不少小功。憑借著這些戰功和父輩的餘蔭,他逐步從都督僉事,升任至廣大參將。
直到崇禎十八年,陳奇瑜總督五省軍務,奉旨收複失地。侯天錫率部歸附,隨陳奇瑜轉戰真定、保定等地,竟是四戰四捷,功績顯著!也因此,被破格擢升為高陽總兵官。
而他的從子侯采,更是自崇禎二年起,便跟隨其叔父候良柱在西南邊陲征戰,曆經大小數十戰,戰功累累。從最初的守備,一步步升遷至都司、遊擊、副總兵,最終也憑借軍功,獲封地方雜號總兵,並加授了五軍都督府右都督的榮銜。
可以說,侯氏一門,三代將才,忠勇報國,父死子繼,其事跡感人至深,也讓崇禎皇帝對他們,更多了幾分期許。
這一日,在保定府的行宮之內,崇禎皇帝正式召見了侯天錫與侯采二人。
這是他們叔侄二人,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麵見天顏。當他們走進那戒備森嚴、卻又顯得有些簡樸的行宮大殿,看到禦座之上那位雖然年輕、卻已曆經風霜、目光深邃的年輕帝王時,兩人都是心神激蕩,難以自已!他們連忙按照禮製,跪倒在地,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臣侯天錫,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二位侯愛卿,平身,賜座。”崇禎皇帝的聲音溫和,卻也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他甚至親自走下禦座,虛扶了二人一把,示意內侍搬來錦墩。
待二人惶恐落座之後,崇禎皇帝便直接宣布了對他們的正式任命:“朕已決意,擢升侯采為定興總兵,即刻赴任,駐防保定府北部門戶定興縣!擢升侯天錫為真定總兵,駐防真定府!爾等二人,即刻起,便分彆總統保定、真定兩府所有軍務!務必給朕整頓兵馬,操練士卒,清剿境內流寇散匪,確保地方安寧!聽候朕之後續調遣!”
“臣……遵旨!謝陛下天恩!”侯天錫與侯采二人聞言大喜,連忙再次跪倒謝恩!
然而,更讓他們感到意外和感動的,還在後麵。
隻聽崇禎皇帝繼續說道:“朕知道,二位愛卿之父兄候良柱將軍,乃是我大明朝的忠勇之將,為國捐軀,功在社稷!然則,當年……朕因誤信東林黨人之讒言,未能明辨是非,竟一度追奪了候老將軍的官職爵位,使其忠魂蒙塵!此乃……朕之過也!朕……有愧於候老將軍!”
說到此處,崇禎皇帝竟也眼圈微紅,聲音帶著幾分哽咽。他當即下旨:“傳朕旨意!即刻恢複故四川總兵、左都督候良柱之一切官職爵位!並追諡其為‘忠肅’!加贈太子太保銜!其牌位,入祀京師忠烈祠最高一等!永享祭祀!以彰其忠烈!以慰其英魂!”
聽到皇帝陛下竟然當眾承認“過失”,並下旨為自己的父親平反昭雪,恢複所有榮譽,侯天錫與侯采二人,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與感激,當場便已是淚流滿麵,泣不成聲!他們知道,皇帝此舉,不僅僅是對他們父親的肯定,更是對他們整個侯氏家族的莫大恩寵和信任!
崇禎看著底下這兩個感激涕零的將門之後,心中也是頗為欣慰和放心。他知道,在原本的曆史上,侯天錫後來似乎也曾因局勢所迫而短暫投降過流寇,但那更多的是在明末那種絕望的大環境下的無奈之舉。如今,有自己這個穿越者在,有大明中興的希望在,他相信,侯天錫定然會選擇與乃父一樣,為國儘忠!
至於侯采……崇禎的目光從他身上掃過,心中卻也存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戒懼。他記得,在原本的曆史上,這位侯采,似乎……最終是歸順了清廷。雖然具體原因不詳,但這個“汙點”,卻讓他不得不對侯采多留一個心眼。不過,眼下正是用人之際,國事艱難,他也隻能暫時任用其才,後續再嚴加觀察和……控製。
“一門三代將星,忠勇報國,父死子繼,感人至深啊!”崇禎在心中暗自感歎。
而侯天錫與侯采二人,在經曆了這番皇恩浩蕩之後,更是對崇禎皇帝感激涕零,誓死效忠!他們再次跪倒在地,聲音因激動而沙啞:“陛下天恩浩蕩!臣等……唯有肝腦塗地,誓死保境安民!剿滅流寇!驅逐建奴!以報陛下知遇之恩!萬死不辭!!”
崇禎滿意地點了點頭。他知道,自己……又多了兩位可以倚仗的忠勇之將了。
喜歡啟明1644請大家收藏:()啟明164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