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杖叟歎曰):
“光緒三十一年,上海商人朱葆三辦輪船公司,道台袁樹勳令‘需與招商局合股’,實則為盛宣懷派係索股。此與漢‘鹽鐵官營’下,郡國守丞與鐵官合謀‘劣鐵充良’,皆為‘權力資本合流’。”
青衿生按史):
“《新唐書·食貨誌》載:‘劉晏主漕運,官吏祿厚則無貪。’然貞元之後,漕運使與監運禦史‘以損耗為名,每歲侵米十萬斛’。此證明‘高薪未必養廉’,關鍵在監督——如宋設‘磨勘司’核查賬冊,猶有吏員‘改簿籍以瞞上’。”
第四折群體心理:從“商民畏官”到“沉默的螺旋”
西席客論理):
“勒龐《烏合之眾》謂‘群體在權力麵前易盲從’。明隆慶年間,月港海商陳振川被誣‘通番’,同船三十六商無一人敢證,此與17世紀法國‘包稅人製度’下,馬賽商人不敢揭發稅務官舞弊,皆因‘恐懼傳染’。”
皤腹翁舉案):
“清乾隆二十二年‘一口通商’後,廣州行商潘有度被粵督李侍堯以‘接濟夷人’相脅,獻銀二十萬兩。同行業商伍秉鑒、盧觀恒皆‘緘口破財’,此乃‘旁觀者效應’——individuarationaityeadstoectiveirrationaity個體理性導致集體非理性)。”
藜杖叟憶舊):
“1927年,上海紗廠聯合會欲抗苛稅,然先有榮宗敬被淞滬警察廳‘以囤積棉紗’拘留,後有穆藕初紗廠‘消防違規’被封,最終聯合會瓦解。此與清光緒年間‘織布局聯名請願被斥’,皆因權力‘殺雞儆猴’。”
青衿生引典):
“《商君書·算地》雲:‘民弱國強,民強國弱。’秦商鞅‘重農抑商’,然市掾可‘以商肆不潔’罰沒;今之企業‘合規成本高企’,本質與秦‘市籍苛法’同——皆為權力通過製造‘違法風險’迫民屈服。”
第五折古今鏡鑒:從“權力製衡”到“製度防惡”
青衿生設問):
“視頻之論,道儘商民之困。然古今中外,可有破局之法?”
皤腹翁陳古):
“宋神宗行‘市易法’,設‘都市易務’平抑物價,令‘牙人不得高下其價’,此為‘以公權製私權’。明萬曆年間,東林黨人周起元奏請‘稅監不得越境征稅’,雖遭杖殺,然開‘輿論監督’之先河。”
西席客言西):
“1215年英國《大憲章》第12條:‘非經全國公意許可,不得征收貢金。’此與1787年美國憲法‘商業條款’限製州政府課稅權,皆為‘以法律限權’。18世紀法國重農學派魁奈謂‘自由放任乃商業之基’,然需製度護航。”
藜杖叟談近):
“1904年清廷頒《欽定大清商律》,設商部保護商標專利,雖未竟全功,然張謇辦大生紗廠時,曾借‘商律’訴縣吏‘苛征違例’獲勝。此證明‘有法可依’勝於‘無法可守’。”
青衿生總結):
“阿克頓勳爵言:‘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絕對腐敗。’欲破‘小官傾企’之局,需三策並行:一曰‘明法’,細化合規標準;二曰‘分權’,設獨立監督;三曰‘賦權’,許商會維權。如宋‘行會自治’、威尼斯‘商人法庭’,皆為商民自組織之智。”
終折雨歇論定
皤腹翁指《清明上河圖》舟橋):
“此圖中商肆林立,然細看城樓吏卒按劍,可知‘繁華之下,權力如影’。今之短視頻所言,非獨今時弊,實乃古今權力與資本博弈之縮影。”
西席客合卷):
“熊彼特《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謂‘創新需製度土壤’。若權力常以‘合規’為名絞殺企業,則市場如宋之‘交子’,雖盛極一時,終因官府濫印而衰。”
藜杖叟起身):
“清末鄭觀應《盛世危言》雲:‘商戰愈烈,法治愈需。’願今之治者,能鑒漢唐之苛、宋明之弊,以製度防‘微吏傾企’,則商道興而國祚長。”
四老相視良久,雨霽雲開,茶肆外舟楫往來,恰似古今商潮,在權力之河上,載沉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