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策論》——從桑弘羊鹽鐵到數字經濟的財富創造邏輯
人物表
蒼髯公:精研周漢財政,諳熟古代經濟政策
鶴氅生:深明西學源流,長於現代金融理論
青衫客:專治唐宋市易,博聞商業創新掌故
藜杖翁:遍曆近代商埠,曾觀實業救國實踐
場景
洛水之濱書齋,時值新正。四老圍坐火塘,案頭羅列《史記·平準書》與東印度公司檔案。青衫客展《宋會要輯稿》中“交子務”記載,諸老遂縱論“開源”之道。
第一折資源國有:古代財政的開源智慧
蒼髯公撫《鹽鐵論》):
“漢元狩年間,桑弘羊言:‘山海之利,廣澤之畜,天下之藏也。’於是置鹽鐵官,籠天下鹽鐵之利。此策非獨增國庫,亦抑豪強。《漢書·食貨誌》載,元封元年,一歲得鹽鐵錢二百餘萬緡。”
青衫客展簡):
“唐劉晏主漕運,以‘因民所急而稅之,則國用足’為策。改‘官運官銷’為‘官收商運商銷’,鹽利歲增十倍。觀《新唐書》載,大曆末,鹽利占國庫之半,此乃‘官商分利’之開源術。”
鶴氅生指西書):
“魁奈《經濟表》謂‘土地為財富之母’。然漢桑弘羊、唐劉晏之策,實乃‘以資源壟斷開源’,與17世紀法國柯爾貝爾‘重商主義’——國家控製外貿、壟斷殖民地資源,異曲同工。”
藜杖翁歎曰):
“清末張之洞辦漢陽鐵廠,初欲‘官辦開源’,然靡費五百萬兩而鐵不成器。後改‘官督商辦’,盛宣懷接辦後招商股,終成東亞巨廠。此證明‘開源需分官商之界’。”
第二折金融創新:貨幣工具的財富裂變
青衫客舉交子拓片):
“宋天聖元年,益州交子務始印官交子,以三年為一界,界發一百二十五萬六千三百四十緡。此乃世界最早紙幣,《宋史·食貨誌》載,交子流通後,蜀地商稅歲增三成,此為‘金融開源’之肇始。”
蒼髯公補曰):
“元世祖頒行中統鈔,以絲為本位,令‘諸路賦稅並聽收受’。《元史·食貨誌》載,至元二十九年,鈔法通行,國庫歲入增十倍。然順帝時濫印至‘鬥米值鈔數十貫’,此為‘開源過度’之鑒。”
鶴氅生展荷蘭東印度公司股票):
“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發行世界首支可轉讓股票,募資650萬荷蘭盾。此與宋‘交子’皆為‘信用創造財富’——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謂‘創新是新組合’,金融創新實為開源之利器。”
藜杖翁憶述):
“光緒二十九年,盛宣懷奏設中國通商銀行,首辦‘官商合股’。招股時商股百萬兩,官股五十萬兩,此與明‘開中製’——商人輸糧邊塞換鹽引,皆為‘以金融紐帶開源’。”
第三折技術革新:生產力突破的開源密碼
鶴氅生指《國富論》):
“亞當·斯密言:‘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改進,皆源於分工。’18世紀英國紡織機革新,使棉布產量十年增百倍,此與宋‘水轉大紡車’一日紡百斤,皆為‘技術開源’之典範。”
青衫客展《夢溪筆談》):
“沈括記宋代‘隙積術’‘會圓術’,推動冶金、建築進步。熙寧年間,徐州鐵官用‘膽水浸銅法’,歲得銅百萬斤,較舊法增五成。此乃‘科技賦能開源’。”
蒼髯公陳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