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源流對話_雜論對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雜論對話 > 第197章 源流對話

第197章 源流對話(1 / 1)

人物:

老者:姓陶,名朱,號鴟夷子,年逾八旬,隱於陶山,曾三散家財,深諳治生之道。

弟子:名計然,少負奇才,周遊列國,慕老者之名,遠道而來求教。

一、開篇:源與流之喻

計然:弟子聞先生三致千金,又三散之,世人皆稱“陶朱公”。然今之天下,財貨日蹙,民生多艱,敢問開源節流之道,其要何在?

陶朱:指溪中流水)子見此水乎?源者,泉眼也;流者,溪澗也。泉竭則溪涸,堤潰則水泛。治國治家,亦猶是也。昔者大禹治水,疏川導滯,既浚其源,複固其堤,故能平水土而利天下。引《禹貢》)

計然:然開源與節流,孰先孰後?

陶朱:二者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不可偏廢。《商君書》雲:“治國者,必先富民。”富民之術,開源為上,節流次之。然無節流以守成,開源終為泡影;無開源以拓新,節流亦成無源之水。

二、開源篇:拓源之法

一)農工商並重

陶朱:昔者管仲相齊,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設輕重九府,使財貨流通如江河。引《管子》)吾嘗遊於齊,見其“相地而衰征”,按土地肥瘠征稅,百姓勤耕;又設“輕重”之術,調控物價,故倉廩實而國富。

計然:農桑為本,工商為末,此乃常理。然先生為何並重之?

陶朱:子不聞《鹽鐵論》雲:“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製。”古之聖王,未有廢工商而能富國者。試觀今日之市,布帛、五穀、珠玉、魚鹽,皆賴商賈轉輸。若無商道,農夫之粟困於畎畝,女工之布滯於機杼,何以成天下之利?

二)技藝生財

陶朱:魯人有善織屨者,欲徙於越。或曰:“越人跣行,屨無所用。”對曰:“不然。越人跣行,故足多皴裂,若教以織屨,兼售藥膏,可獲厚利。”引《韓非子》)此乃以技藝拓源之例也。

計然:然技藝之利,終有限矣。

陶朱:非也。昔者公輸子為木鳶,三日不下,觀者如堵,以此售藝,名動諸侯。引《墨子》)又有蜀地寡婦清,擅丹穴之利,得秦皇禮遇,此皆技藝生財之典範。

三)天時地利

陶朱:吾嘗居於陶,此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引《史記》)故能“候時轉物,逐什一之利”。又觀吳越之地,水網縱橫,可養魚、種稻、織綃,此乃地利之利。

計然:若遇天時不順,如旱澇蟲災,當如何?

陶朱:《越絕書》載,越王勾踐用計然之策:“旱則資舟,水則資車。”引《史記》)此乃預蓄以待天時也。又有李悝“平糴法”,豐年收糧,災年賑濟,使民無饑餒,此亦開源之術。

三、節流篇:守財之道

一)節用去奢

陶朱:昔者墨子見楚惠王,曰:“節儉則昌,淫佚則亡。”引《墨子》)吾嘗遊楚,見其宮殿壯麗,耗費巨萬,而百姓饑寒,此乃“竭澤而漁”也。反觀秦國,商鞅變法,“重農抑商,獎勵耕戰”,雖嚴苛,然國庫充實,終成霸業。引《商君書》)

計然:節儉固善,然過猶不及。

陶朱:子不聞《鹽鐵論》雲:“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製。”節儉非吝嗇,乃去其奢靡,存其必需。昔者晏嬰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而齊國大治。引《晏子春秋》)此乃節用之典範。

二)量入為出

陶朱:昔者範蠡居陶,“治產積居,與時逐而不責於人”。引《史記》)吾每歲計收入之數,分為三:一為衣食之需,一為經營之本,一為應急之備。如此,則雖遇凶年,亦無虞匱乏。

計然:若收入不敷支出,當如何?

陶朱:當減其不急之務。昔者趙簡子欲鑄大鐘,大夫竇犨諫曰:“鐘大則費財,財費則民怨。”簡子從之,遂罷鑄鐘。引《說苑》)此乃量入為出之例也。

三)杜絕浪費

陶朱:昔者管仲相齊,“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引《管子》)然若浪費無度,雖富必貧。吾嘗見某富商,日食萬錢,猶雲“無下箸處”,未及十年,家道中落。此乃奢侈敗家之鑒。

計然:然如何杜絕浪費?

陶朱:當立製度。昔者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陌”,使土地私有,百姓愛惜地力;又“統一度量衡”,使交易公平,減少損耗。引《史記》)此皆杜漸防微之術。

四、開源節流之辨

一)開源為進取,節流為守成

陶朱:開源如種樹,需深耕厚植,待其生長;節流如剪枝,需去其冗雜,保其精華。昔者晉文公複國,“通商寬農,懋穡勸分”,既拓財源,又節用度,故能稱霸中原。引《國語》)

計然:然二者如何平衡?

陶朱:《周易》雲:“損益盈虛,與時偕行。”引《易·損卦》)當視時勢而定。亂世需開源以圖存,治世需節流以養民。昔者漢高祖初定天下,“約法三章,輕徭薄賦”,此乃節流以休養生息;漢武帝時,“鹽鐵官營,均輸平準”,此乃開源以強國家。

二)開源節流與國富民生

陶朱:開源節流,非獨為富國,亦為利民。昔者李悝在魏,“儘地力之教”,使“地方百裡,提封九萬頃,除山澤邑居,參分去一,為田六百萬畝,治田勤謹,則畝益三鬥,不勤則損亦如之”。引《漢書》)此開源而利民也。又有隋文帝“開皇之治”,“躬節儉,平徭賦”,此節流而利民也。

計然:若遇暴君汙吏,開源節流反成苛政,當如何?

陶朱:此乃“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引《晏子春秋》)關鍵在人。昔者子產治鄭,“鑄刑書,製田賦”,既開源又節流,百姓歌之曰:“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田疇,子產殖之。”引《左傳》)此乃善用其道也。

五、結語:開源節流之要

陶朱:開源節流之道,其要在“適度”二字。過猶不及,物極必反。昔者吳王夫差,窮兵黷武,耗儘國力,終致亡國;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開源節流,終成霸業。引《史記》)

計然:先生之言,如撥雲見日。然弟子尚有一惑:當今之世,諸侯爭霸,民生凋敝,開源節流之道,可行乎?

陶朱:指遠處山林)子見那棵古鬆乎?其根深入黃泉,其枝直上雲霄,雖經風雨,猶自巋然。治國亦如種樹,根深則葉茂,源浚則流長。若能以開源為根,以節流為乾,何愁天下不治?

計然:善哉!弟子謹受教。


最新小说: 我一路人甲,怎麼都叫我無限大佬 十三太保重生之白虎轉世 夫人要和離?瘋批權臣親她紅溫 主母從幾十年後殺回來,全府瘋了 開局聖地道子,你讓我走廢材流? 這個日常係文字遊戲大有問題 七零漁村:靠趕海爆紅大院 慶雲浮 惡女訓狗無數!攀高枝!引雄競 凡人修仙:從認命娶妻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