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獲得:一場與時間的智慧博弈
《鹽鐵論》中“富在術數,不在勞身”的千年哲思,在現代商業叢林中依然回響。當埃隆·馬斯克將星艦發射成本降至“低於加油”,當馬雲帶領阿裡從電商巨頭轉型ai先鋒,這些商業領袖用行動詮釋著:真正的未來獲得,是以戰略為帆,以資源為槳,在時代浪潮中精準掌舵。
一、術數為舟:穿透時間迷霧的戰略錨點
1998年,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在車庫裡寫下“長期主義宣言”:“如果你做的每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來三年,和你同台競技的人就會很多;但如果你眼光放到七年,和你競爭的人就少了。”這一戰略定力讓亞馬遜從圖書電商蛻變為擁有as、prie會員、aexa等生態的商業帝國。貝索斯深諳“術數”精髓——不是計算今天能賺多少,而是計算未來能掌控多少。他將公司70的現金流投入雲計算等長期賽道,用二十年時間讓as成為全球雲計算市場的“隱形冠軍”,印證了《鹽鐵論》中“利在勢居,不在力耕”的智慧。
馬雲的戰略嗅覺同樣驚人。2017年阿裡啟動“nasa計劃”時,多數人不解為何要投入量子計算、機器學習等基礎研究。但當2025年阿裡雲ai產品收入連續五個季度三位數增長,當達摩院研發的量子芯片突破25個比特,人們才驚覺:真正的術數,是在技術奇點到來前埋下種子。馬雲在阿裡內部反複強調:“今天的投入不是為了明天盈利,而是為了後天的門票。”這種“以終為始”的戰略思維,讓阿裡在ai時代到來時占據先機。
二、無為而治:順應規律的資源煉金術
道家“無為而無不為”的哲學,在現代商業中演變為動態平衡的資源管理藝術。穀歌的“20時間政策”堪稱典範:工程師每周可自由支配20時間探索新項目,gai、googenes等爆款產品皆誕生於此。這種“不預設規則,順應創新規律”的管理智慧,讓穀歌在ai浪潮中依然保持技術領先。
zappos的“合弄製”管理更將“無為”推向極致。這家被亞馬遜收購的鞋類電商取消管理層,員工自主選擇“角色”並通過“徽章係統”積累技能。客服人員可以同時擔任“用戶體驗設計師”,物流專員能跨界參與營銷策略製定。這種打破組織邊界的資源重組,使zappos員工平均每人承擔7.4個角色,客戶滿意度提升30,印證了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的治理哲學。
三、破局之道:斬斷過去枷鎖的鋒利之刃
柯達的衰落是教科書級的反麵案例。這家發明數碼相機的企業,因害怕衝擊膠片業務而雪藏技術,最終在2012年申請破產。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張一鳴的“快速迭代”策略。字節跳動早期推廣今日頭條時,麵對應用商店的多次拒絕,他果斷調整推廣策略,通過“硬廣告+算法優化”打開市場。張一鳴常說:“你若總盯著後視鏡開車,就會錯過前方的高速公路。”這種決絕讓字節跳動在五年內成長為全球估值最高的獨角獸。
巴菲特的“時間稱重機”理論則從投資維度揭示破局關鍵。他要求伯克希爾的投資組合必須符合“持有十年”標準,這種過濾短期噪音的能力,讓他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逆勢抄底富國銀行,十年間獲利超190億美元。巴菲特在致股東信中寫道:“不要用後視鏡來導航未來,要用望遠鏡來尋找趨勢。”這與《鹽鐵論》中“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製”的思想異曲同工。
四、資源杠杆:激活自身基因的能量矩陣
雷軍的“鐵人三項”戰略是資源整合的經典範例。小米以手機為核心,通過“硬件+軟件+互聯網服務”的生態組合,將研發成本分攤到千萬級用戶群體。這種用規模效應撬動資源的模式,讓小米在成立八年後躋身世界500強。雷軍深諳“富在術數”的真諦:“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但前提是用自身資源構建風口下的穩固地基。
埃隆·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則重新定義資源利用。spacex研發可回收火箭時,傳統航天企業認為“燃料成本占發射成本90”,但馬斯克通過拆解火箭材料、製造流程等基礎要素,發現真正的成本瓶頸在製造工藝。他通過垂直整合供應鏈,將獵鷹9號的發射成本降至傳統火箭的120。這種打破行業共識的資源重構,讓spacex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火箭回收的商業公司。
五、終極悖論:在可控與失控間尋找平衡
沃爾瑪的“未來戰略”揭示著資源管理的深層邏輯。這家全球零售巨頭在中國11個城市設立本地辦公室,通過“一對一”服務扶持跨境賣家,表麵看是資源投入,實則是用本地化能力構建全球供應鏈的護城河。沃爾瑪的“無為”在於不強行乾預賣家運營,“無不為”在於通過數據中台和物流網絡賦能,使其在2025年q4中國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16。
這種辯證思維在天與養老的“無為算法”中體現得淋漓儘致。該公司研發的毫米波雷達監測係統,通過分析老人活動的“點雲圖”預測跌倒風險,其核心是不預設規則,讓數據自然湧現規律。當窗簾飄動導致誤報時,算法自動區分“自然乾擾”與“真實風險”,誤報率降至0.1。這種“看似無為,實則精準有為”的技術路徑,讓天與養老的智慧床位服務覆蓋全國26個省份。
站在ai與量子計算交織的時代路口,未來獲得的本質是將過去的經驗轉化為未來的燃料,將自身的資源轉化為時代的杠杆。正如喬布斯在斯坦福演講中引用的《全球概覽》箴言:“stayish”——唯有永遠對未知保持饑渴,對規律保持敬畏,才能在時間長河中打撈到真正的寶藏。這或許就是“富在術數不在勞身,無所謂無所不為”的終極奧義:以戰略穿透時間,以資源重構空間,在未來的坐標係中精準定位自己的價值坐標。
喜歡雜論對話請大家收藏:()雜論對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