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愛卿!”
“臣在!”
“開始你的稟報吧。”
“臣遵旨!”
從財政預算扯到維護帝王權威,此事告一段落,該聽聽今年相關計劃了。
有資金投向某一個領域,代表朝廷對該領域存在傾斜與看重,財政預算主導著政策走向。
奏本隻有那麼大點,隻是一個彙總性陳述,具體內容都在細則文書當中。
畢自嚴說了一大堆,全是實實在在的金額數據,也對細則裡一些內容進行透露。
奏本中提到,今年軍費開支撥出800萬兩予軍機處。
至於要乾什麼沒有說,兵事隻能限於軍機處、內閣和兵部,崇禎可不想朝廷兵事人儘皆知。
通過這一年局限於小範圍,用兵效率提高了一大截,大小文官凡事都想去插一手的日子,永遠也不會有了。
從另一個層麵而言,兵事屬於機密,無關臣子與天下人,隻需要知道戰事結果即可。
計劃中提到一個新東西,從今年起,各省收取之稅銀預留兩成至五成在地方。
地方財政係統要於夏收前規範起來,戶部將以在當地進行人口和土地清理的人員為基礎,組建新的地方戶司。
地方戶司改稱財政司,暫時隻延伸到縣一級。
今年向工部撥銀600萬兩,主要用於水利設施和道路建設,各省份額都在細則之中體現。
撥予禮部400萬兩,興建各省大學及規整各府縣社學。
其中社學確定為六年製,分成小學和中學兩級,小學四年製,中學兩年製。
這些錢預示著將有一大堆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讓更多人擁有受教育機會。
當然,新學科目才確定沒多久,尚大量欠缺相關教師,科學院正在做培訓師資這件事。
大明科學院部分人員,招納進院的社會各界人士,很多都將到各地學府任教。
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新學教師都屬於香餑餑。
1800萬兩財政資金就這樣安排了,今年財稅預算總共2200萬兩。
剩餘的400萬分彆撥向農業、畜牧業、商業、礦業等各個領域,總之皇帝和重臣能夠想到的,全都安排上了資金。
畢自嚴一通闡述,臣子們知曉了一個七七八八。
所謂國家國家,國和家都要麵麵俱到,什麼治國如烹小鮮,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當中部分臣子以往沒少對朝政指手畫腳,可真正全方位分析與權衡的又有幾人呢,多半屬於沒事瞎逼逼的主。
大明從來沒有一次性投入過這麼多錢,還是有錢好啊。
畢自嚴這份預算計劃務實且到位,覆蓋麵甚廣,或許也能讓那些尚未徹底走出保守之人,多多少少改變一點認知吧。
將奏本呈給天子,畢自嚴回班,朝會繼續。
讓臣子們消化一陣後,崇禎望向文震孟。
“文先生!”
“臣在!”
文震孟出班拱手。
他自接手南直隸拆分一事,風風火火將兩省一府崗位編製落實,比天子早半個月回到京師。
“朕想知道截至目前,我大明在冊官吏總人數幾何?”
“回陛下,我朝在冊文官二萬七千八百餘,吏員七萬三千二百餘!”
文震孟不假思索,幾乎脫口而出。
“嗯,”崇禎微微點頭。
“孫先生!”
“臣在!”
“關於大明官吏法案一事,進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