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汗榮登大寶!”
“......”
濟爾哈朗跪了,碩托、阿濟格、多鐸、阿巴泰、杜度、希福、剛林等一眾旗主和大金貴族先後下跪勸進。
黃台吉暗自得意不已,臉上卻全是為難,仿佛在做某種艱難的決定。
這些表現都在情理之中,代善懂,濟爾哈朗也懂,包括十多歲的多鐸也明白。
黃台吉自繼位起就拉攏或打壓兄弟,四大貝勒共座接受朝賀之事,早都成為曆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阿敏被他整得慘,放出來後於宣府之戰又被明國囚禁。
莽古爾泰永平一戰棄城逃跑,被定罪悖逆,關了四五年不明不白死在獄中。
四大貝勒就剩代善和黃台吉了,代善已經垂垂老矣,早都不想參與爭鬥,他鬥累了。
其它兄弟裡最勇猛聰慧的多爾袞,至今仍禁足於府中思過,未恢複任何地位。
“哎......”
黃台吉重重歎出一口濁氣,十餘息功夫後很勉強地說道:
“既然如此,那本汗便順應民心吧!”
“奴才給萬歲爺請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範文程率先高呼,今日這事本身就是一場表演,黃台吉早就跟他密議過多次。
就連國號年號都初步確定了,就等待一個最後契機,心頭不由如釋重負。
接著,所有自稱臣的自稱奴才的,一個不漏山呼萬歲。
“眾卿平身!”
“謝主隆恩!”
一張胖臉終於露出淺笑,看得出黃台吉精神愈加抖擻。
緩了緩,望向範文程:
“範先生!”
“奴才在!”
“由你文館擇出良辰吉日,朕要告慰天地宗祖,一係列禮儀流程由你全權督辦!”
“奴才遵旨!”
......
數日後,四月十一日。
盛京舉行隆重禮儀,黃台吉登基稱帝,改國號大金為大清。
清在蒙語滿語中均有“善戰”與“至高”之意,符合滿蒙一體既有思維。
同時大明的“明”屬火,“清”屬水,水克火,暗合中原王朝“五德終始”理論。
“黃台吉”三字改為“皇太極”,通過漢字重構權威,標誌從部落走向皇權。
改年號“天聰”為“崇德”,四月初十以前使用老年號,十一日起啟用新年號。
追尊努爾哈赤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武皇帝”,廟號太祖。
全麵仿明製設六部,改文館為內三院。
封範文程為內秘書院大學士,首席文臣;希福、剛林分任內國史院、內弘院大學士。
錢謙益、寧完我、鮑承先、高鴻中等漢臣,分彆獲得各院學士或六部侍郎、主事等職。
八旗當中,原屬豪格的正藍旗歸皇帝親掌。
封阿濟格為多羅武英郡王,協管鑲黃旗,封阿巴泰為多羅饒餘貝勒,協管正藍旗。
皇太極擁有兩黃、正藍三旗,妥妥位高權重。
封代善為禮親王,二兒子碩托封貝勒執掌正紅旗,標誌著代善徹底退居幕後。
多爾袞封為和碩睿親王,執掌正白旗,準他戴罪立功。
封多鐸為和碩豫親王,掌鑲白旗;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掌鑲藍旗。
兄長褚英之子杜度封為多羅安平貝勒,執掌鑲紅旗。
設立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一眾蒙古王公和明國叛將,都得到了相應地位。
一番大刀闊斧邯鄲學步,皇太極的大金變成了大清,形成與明國對等的集權機構。
中樞仿照儒家文化給設立了,然而在皇太極眼裡,十餘萬滿人自高一等,蒙古人乃兄弟,群體更多的漢人便是奴隸。
什麼係統性稅製、吏治等僅為概念性框架,想怎麼就怎麼,一切以滿人利益為首要。
漢人是用來利用的,是為建州女真當牛馬的,漢人很聰明,但也容易利誘瓦解。
既要用漢人,也要嚴加打壓,更需要密切防範!
朱由檢,你就等著吧,老子也當皇帝了!
任你表現得再強勢,你們漢人始終不夠團結,老子不怕你!
頭上套著那鍋蓋一般的疏冕,皇太極望著下麵一大片臣子,渾身充滿了鬥誌。
喜歡重生大明1635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163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