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推入壕溝掩埋,不足者末將已命俘虜開挖深坑,明日可全部收拾妥善!”
“甚好,我軍受傷將士務必全力醫治,戰死之兒郎細心收殮,本督要親送一程!”
“末將領命!”
......
次日午後。
空氣中的石灰和艾葉,掩蓋了不少血腥味。
犧牲將士驗明正身登記完畢,被擦得乾乾淨淨換上衣服,於大帳兩三裡外集體火化。
昨夜是遼東軍史無前例的最低戰損比,獲勝欣喜的同時,活著的人也為戰死同袍倍感惋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大早從錦州城請來數名道士,誦經超度亡魂,給了兒郎們一個該有的體麵。
“向犧牲將士,敬禮!”
“敬禮!”
“......”
執行官傳達著指令,侯恂與方正化一身戎裝,數十高級武將在烈日下莊嚴肅穆。
今日除值守與陣前兵卒外,近兩萬將士列著整齊的隊伍,向犧牲同袍告彆。
“送英烈上路!鳴槍!”
“砰砰砰......”
七十二名火銃兵點燃老式火繩槍,對著天空來了一番有模有樣的“催魂炮。”
將士們雙目凝重,有的還含著淚花,熊熊烈火彌漫起肉焦味,也沒讓他們感到任何不適。
彆人的今天,說不定就是自己的明天。
能得到這麼多上官和袍澤相送,骨灰還要進入烈士陵園,牌位永享朝廷香火,家人領取豐厚撫恤,已經足夠了。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將士血染疆場馬革裹屍何其悲壯。
然幾千年以來真正能被悉心收斂者甚少,至於身後殊榮,就更彆提了。
去年朝廷下旨,定出撫恤標準與應有待遇,侯督憲到遼西整頓軍務,充分貫徹各項政令。
兒郎們知道了為誰而戰,家國情懷愈加深入,遼人守遼土不能再頹廢下去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讓他們漸漸看到希望。
“向烈士唱文公祭!”
接著,侯恂大聲朗誦祭文,每念一句,數十執星官傳唱一句。
祭文通俗易懂,句句慷慨直白扣人心弦。
將士們深受感染,覺得戰死都是一種莫大榮光。
軍機大臣、兵部尚書銜、薊遼總督,未來的內閣大學士親自唱誦,其規格可見一斑。
“將士們,未來大戰還將死傷更多兒郎,或許就有你們,為國赴死馬革裹屍,爾等怕不怕!”
祭文念完,侯恂高聲發問。
“殺,殺,殺!”
“殺,殺,殺......”
震耳欲聾的吼聲響徹天地,祖大壽、吳襄、朱梅連同一眾高官也都振臂高呼。
這是一場階段性祭奠儀式,也算大戰前一種思想動員。
那堅定的眼神與嘶吼,代表著視死如歸,軍心士氣無形中凝聚得更加緊密。
“那群南蠻子在做什麼?”
“回主子,應該是在焚燒悼念袍澤。”
聲響傳到了城牆上,皇太極視線有些模糊,問向範文程。
“戰場哪有不死人的,小題大做!”
皇太極本想說老子死那麼多包衣都沒表示啥,狗日的大不了千把人損傷就如此這般,讓他這一方情何以堪。
當然,這種話絕不可以說,太特麼失麵兒了,而且螻蟻的命不叫命,更何況那麼多漢人。
“和碩親王!”
“奴才在!”
“傳令馬光遠、石廷柱抓緊構建工事,不得讓蠻子再進一步,如有懈怠軍法從事!”
“嗻!”
“來人!”
“且慢!”
“主子......”
頓了頓,皇太極加了一句:
“城中糧食頗多,讓城外螻蟻吃飽吧!”
“主子......”
“休要多言,立即執行!”
“嗻!”
或許是明軍表現讓皇太極有所感悟,一群如餓死鬼一般的包衣,怎抵得住荷槍實彈。
侯恂今明兩日必會發起攻勢,第二道壕溝太重要了。
都是當炮灰的命,就讓那幫螻蟻多點力氣,為大清而戰吧。
喜歡重生大明1635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163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