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曆六年的春雨來得比往年更纏綿些。陸鴻漸蹲在成都府轉運司後院的石階上,指尖輕輕刮擦著新到的銀鞘表麵。作為茶商陸氏的少東家,他本不該出現在這官衙重地,但父親與轉運使周綸的私交,讓他得以旁觀這場賑災銀兩的交接儀式。
"每錠足色五十兩,共兩千錠。"押運官的聲音混著雨聲傳來,"請大人驗看。"
陸鴻漸的拇指突然在某個銀錠的邊角處停住。常年經手茶馬貿易練就的敏銳觸覺,讓他察覺到這錠官銀的重量有細微差異——比標準製式輕了約莫三錢。他借著俯身整理靴襪的動作,迅速用隨身攜帶的茶刀在銀錠底部劃了一道。刀刃傳來的震顫讓他瞳孔微縮:銀殼之下竟是中空的。
"陸賢侄對官銀也有興趣?"周綸不知何時已站在他身後,圓領袍的下擺還滴著雨水。這位轉運使麵上帶著和煦的笑,右手卻緊緊按在陸鴻漸肩上。
"家父常說,見銀如見國運。"陸鴻漸不動聲色地收起茶刀,"隻是這銀錠成色,似乎比崇文院頒布的新製..."
周綸突然大笑:"賢侄好眼力!這批銀兩確實摻了黔州朱砂礦的伴生銀。"他俯身拾起那錠被劃過的官銀,寬袖拂過處,刀痕竟消失無蹤,"賑災銀要經手胥吏無數,不加些防偽標記怎麼行?"
雨幕中,陸鴻漸瞥見銀錠側麵閃過一道奇特的紋路。那是種他隻在西夏使臣隨身佩刀上見過的陰刻技法——用特製工具在金屬表麵刻出肉眼難辨的細紋,需用鬆煙墨拓印方能顯現。
戌時三刻,陸氏商號後院的地窖裡,陸鴻漸將拓印好的銀紋鋪在青石板上。鬆煙墨是特意從吐蕃商人處購得的上品,在桐油燈下泛著詭異的藍光。當他把宣紙輕輕揭起時,密密麻麻的西夏文字如蟻群般浮現,最上方赫然是"貞觀壬午科策問題"八個漢字。
"果然..."他指尖發顫地撫過那些文字。三日前在青城山腳茶馬市,那個醉酒墜河的西夏商人臨死前吐露的隻言片語,此刻全都對上了。銀鞘中空處藏的不僅是試題,更是用西夏軍事密碼編寫的邊防情報。
窗外突然傳來瓦片碎裂的輕響。陸鴻漸迅速將拓片塞入正在烘焙的茶餅中,轉身時卻見父親立在陰影裡,手中捧著本泛黃的賬冊。
"永康軍茶馬司,景佑三年四月..."老茶商的聲音比地窖的寒氣更冷,"收鬆煙墨二百斤,付交子八百貫——經手人周綸。"
賬冊翻到某頁突然停住。陸鴻漸看見父親枯瘦的指節正壓在一幅古怪的銀鞘圖樣上,旁邊注著"熔模摻朱砂銀,每錠減重三錢"。
"當年範仲淹大人巡察川蜀,曾問過這批墨的去向。"老人突然劇烈咳嗽起來,帕子上沾著茶末般的血漬,"如今銀鞘再現,怕是要用十萬生民的賑災銀,給西夏狼主送份大禮..."
子時的更鼓剛過,陸鴻漸已潛至轉運司後衙。他學著父親年輕時傳授的茶馬道秘技,用浸過馬奶酒的皮繩套住簷角,狸貓般翻上屋頂。正待掀瓦,卻聽見下方傳來周綸與陌生人的對話。
"墨池會的題引,向來是童試三十貫、鄉試三百貫。"那聲音帶著古怪的卷舌音,"這次銀鞘裡的策問,可是梁太後親自擬的。"
瓦縫間,陸鴻漸看見周綸正將一枚銅雀狀的硯台推給對麵。那西夏人接過後竟擰開雀首,從硯膛中取出血紅色的印泥。
"三日後鎖院,按老規矩在銀鞘接縫處用此泥鈐印。"周綸的官靴碾過地上一張廢棄的試卷,陸鴻漸分明看見抬頭上寫著"慶曆六年成都府鄉試"。
當西夏人離去時,一片青瓦不慎被陸鴻漸的袖箭碰落。他倉皇躍下屋簷的瞬間,後頸突然觸到冰涼的金屬——是周綸之子周世安平日佩戴的鎏金筆洗,此刻正抵在他命門上。
"陸兄夜訪,可是為了家父的銀鞘?"年輕的舉人笑得溫文爾雅,左手卻從袖中抖出根銀鏈,鏈端係著把刻有"墨池"篆文的鑰匙,"不如看看真正的試題庫?"
轉運司西廂的假山突然移開,露出條幽深的地道。石壁上密密麻麻掛著的,竟是自景佑年以來川蜀各州府的鄉試真題。陸鴻漸的視線被最裡側的鐵櫃吸引——那裡陳放著十餘個與今日所見完全相同的銀鞘,每個都貼著不同年號的封條。
"慶曆二年,我們用銀鞘把秦鳳路的駐軍圖送給了元昊。"周世安的聲音在地窖裡回蕩,"今年梁太後要的,是成都府所有寒門舉子的名單。"
陸鴻漸的指尖觸到了腰間茶刀。就在他準備拚死一搏時,地道深處突然傳來紙張燃燒的焦味。周世安臉色驟變,疾步衝向鐵櫃,而陸鴻漸趁機將拓印的試題塞入了一塊正在熔鑄的銀錠模子。
五更時分,陸鴻漸跌跌撞撞地闖進趙明燭下榻的驛館。這位奉旨巡察科舉的皇族官員正在研讀《番漢合時掌中珠》,案頭擺著從西夏細作處繳獲的密碼本。
"銀鞘..."陸鴻漸嘔出口鮮血,從懷中掏出半塊未完全熔化的銀錠殘片,"試題...西夏文...茶馬司..."
趙明燭的異色瞳在晨光中驟然收縮。他認出了銀錠邊緣那個鈐印——不是常見的"成都府庫"字樣,而是用西夏宮廷密藥調製的印泥蓋出的鳳凰紋,與三年前陳硯秋在江南貢院繳獲的舞弊憑證一模一樣。
驛館外突然響起急促的馬蹄聲。陸鴻漸掙紮著支起上身,透過窗欞看見周綸的親兵已包圍了院落。趙明燭迅速將銀錠殘片藏入《孫子兵法》的函套夾層,轉身時官袍下擺掃翻了硯台。
"去找陳..."陸鴻漸的話被破門聲打斷。最後映入他眼簾的,是趙明燭袖中滑出的青銅渾儀——那上麵用磁砂標注的星位,正與銀錠殘片上的刮痕詭異地重合。
喜歡不第河山請大家收藏:()不第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