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無聲的對抗_不第河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不第河山 > 第440章 無聲的對抗

第440章 無聲的對抗(1 / 2)

皇城司值房內,燭火將趙明燭的身影拉得細長,投在滿是卷宗的牆壁上。他指尖輕撫著那方冰冷的文衡之印,印麵上“文衡之印”四個篆字在燭光下泛著幽光。

“清流社雖已瓦解,然其根係之深,遠超你我想象。”趙明燭沉聲道,目光掃過案上那厚厚一疊供詞與證據。

陳硯秋頷首,指尖點著關係網圖中幾處尚未連線的節點:“這些空缺之處,恐怕才是真正的要害。被我們揪出的,或許隻是棄子。”

薛冰蟾正在仔細檢查文衡之印的機關結構,忽然輕咦一聲:“這印鈕之下似有夾層。”她取來細如發絲的工具,小心操作片刻,印鈕竟悄然滑開,露出內裡一卷薄如蟬翼的絹紙。

絹紙上密密麻麻寫滿人名,每個名字旁皆標注著官職與代號,最後一行墨跡尤新:“文曲先生——待定”。

“待定?”趙明燭蹙眉,“文曲先生之位竟懸空?”

陳硯秋凝視那名冊:“或許正因前任文曲先生突然失勢,清流社內部才陷入混亂,讓我們有機可乘。”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急促腳步聲。親信推門而入,麵色凝重:“大人,剛收到消息,禦史台突然上書彈劾皇城司濫用職權、羅織罪名,要求停止調查。”

趙明燭冷笑:“果然來了。都有誰署名?”

“為首的竟是剛升任樞密副使的楊大人。”親信遞上抄錄的奏章副本,“還有三位禦史、兩位給事中聯署。”

陳硯秋迅速在關係網圖中找到這幾人的名字:“有趣。這幾位大人都與清流社無直接關聯,卻都在近年科舉中受益。”

“好一招以攻為守。”趙明燭眼中寒光一閃,“他們不敢直接為清流社辯護,便攻擊查案之人。”

次日朝會,氣氛凝重。趙明燭剛步入大殿,便感受到無數道目光射來,或同情,或譏諷,或擔憂。

果然,議題很快轉到皇城司調查之事。新任樞密副使楊大人率先發難:“趙大人辦案雷厲風行,然近日朝野議論紛紛,謂皇城司羅織罪名,屈打成招,恐非盛世所宜。”

一位禦史立即附和:“清流社一案,牽連官員已達百餘,若再擴大,恐傷國本。且科舉舞弊之說,證據多係推斷,難服眾心。”

趙明燭從容出列:“臣辦案皆依證據,所有供詞畫押具在,物證俱全。若諸位大人存疑,可親自查驗。”

又一位給事中冷笑:“物證可偽造,供詞可逼取。聞皇城司大牢夜半常有慘呼,豈是仁政所為?”

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趙明燭心知這是有組織的反撲,若不及時壓製,調查恐將受阻。

正當此時,一個蒼老而威嚴的聲音響起:“老臣有本奏。”

眾人望去,竟是致仕多年的前宰相呂夷簡。他雖已無實權,但餘威猶在。

“老臣本不該預朝政,然科舉乃國之大典,不可不察。”呂夷簡緩緩道,“聞皇城司所獲物證中,有與境外往來密信。若真如此,則非止科舉舞弊,實關國體。老臣以為,當徹查到底。”

這番話頓時讓朝堂安靜下來。呂夷簡雖未直接支持趙明燭,但點出了此案關乎國家安全,頓時讓那些攻擊者不敢再輕易開口。

仁宗皇帝終於開口:“趙卿繼續查辦,但須謹守律法,不得濫刑。另著三司派員協同審理,以昭公允。”

退朝後,趙明燭立即麵聖,呈上最新發現的絹紙名冊與文衡之印。

仁宗仔細查驗後,麵色凝重:“文曲先生竟標注‘待定’...莫非清流社內部正在爭奪領袖之位?”

趙明燭道:“臣亦作此想。這正是徹底鏟除他們的良機。”

然而調查的阻力遠超預期。三司派來的“協同”官員處處掣肘,要求重審所有證據,拖延辦案進度;皇城司的辦案經費突然被戶部以“核實”為名暫停撥付;甚至有多名證人突然翻供,聲稱供詞係屈打成招。

“這是有組織的反撲。”陳硯秋分析道,“他們雖不敢明目張膽阻撓,卻在用各種方式拖延時間,等待風波平息。”

薛冰蟾則從技術角度提出建議:“既然他們拖延時間,我們便暗中加快進度。文衡之印的機關術極為精妙,我可嘗試反向推導其製作工藝,或能找到製作之人。”

趙明燭批準此議,同時加強了對關鍵證人的保護。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次日便傳來噩耗:關押在秘密地點的胡三爺竟中毒身亡,看守的兩人也昏迷不醒。

“用的是西域奇毒‘醉仙散’,入水即化,無色無味。”崔月隱檢驗後回報,“下毒者必是內部之人。”

趙明燭震怒之餘,更加警惕。他表麵上放慢調查節奏,暗地裡卻讓陳硯秋與薛冰蟾加快研究。

陳硯秋憑借超凡記憶,將清流社所有賬冊、密信的內容牢記於心,發現一個規律:所有重大決策都在每個月的望日十五日)做出,且多與相國寺有關。

“相國寺...”趙明燭沉吟,“莫非他們的集會地點就在寺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宗門噩夢:我的修為靠丟人 元武劍仙傳 區區藝考,你覺醒神話戰魂? 神翊暗殤之千回端木 DND:黃沙暴君的複仇 重生趕山:老婆小姨子全寵成寶 我在幕後發係統 名義:我才是最後的贏家 遊戲降臨:開局一把破木弓 鑒寶:雙穿大明,我在後宮當倒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