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好日子三轉一響帶哢嚓_王二哥歪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王二哥歪傳 > 第229章 好日子三轉一響帶哢嚓

第229章 好日子三轉一響帶哢嚓(1 / 1)

“說起共產主義,大家感覺好是好,就是目標遠大,實現起來恐怕有點遙遠,現實生活中大部分普通人的理想和追求沒有那麼遠,隻要求有一個家,較好的生活質量就行了,比如當時辦喜事結婚的‘三轉一響帶哢嚓’就是這樣。”王二哥說。

“但這個標準也太高,對於很多當時的人也達不到。”王幺爸說。

“就是。”王二哥說,“‘三轉一響帶哢嚓’,三轉就是自行車、手表、縫紉機轉,一響是收音機響,一哢嚓是照相機哢嚓。”

“對!”王幺爸說。

“自行車呢,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咱們中國可以說是自行車大國,它是人們出行最方便的交通工具。那時的人們對自行車情有獨鐘,充滿了向往和熱愛。尤其是年輕人,都渴望擁有一輛自己的自行車。當時的自行車有三大品牌特受人們的喜歡,一是上海產的‘鳳凰’牌,二是天津產的‘飛鴿’牌,三是上海產的‘永久’牌。這三個品牌自行車有兩種型號,一種28型,一種是26型。男青年喜歡28型,女青年喜歡26型。顏色上一般都是黑色,女式26型也隻有紅色。在當時,像這樣的緊俏商品一般情況下不單要錢,每輛車大約150多塊,而且還要《購票證》。這證是由單位或廠裡發的。有了證還得起五更排隊,說不定排了好幾次也買不上,因為太緊俏了。最後買上一輛稱心如意的自行車,就像心肝寶貝一樣。有的人買到車後,既興奮又高興,於是又買了不少的彩色玻璃絲,把車把、大梁都用玻璃絲纏繞起來,騎起來真是又好看又拉風,簡直牛氣衝天,連漂亮的女娃兒都要多看幾眼!沒事的時候就專心至致地擦自行車,把車擦得鋥光瓦亮,非常乾淨、美觀、漂亮。”

“而今的自行車各式各樣都有,早已不是以前那種高大、笨重的模樣了!”王幺爸說。

“對。”王二哥繼續說,“手表呢,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算是高級奢侈品,是人們追求向往的目標。如果誰能戴上一塊手表的話,那心裡簡直美滋滋高興慘了,走在街上容光煥發、滿麵春風。時不時地還抬起手來抹一抹頭發,或者假巴意思地看一看時間幾點了,其實是在顯擺,讓大夥看一看他有手表了!”

“所以說人家稱‘手杆一老——金手表’啊!”王幺爸笑著說。

“上個世紀上海手表廠出產的‘上海’牌手表,走時準確,樣式美觀,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上海表每塊價格120元。彆小看這120元,放現在不算啥子,可在當時那也算一筆很大的錢呀,當年一家人辛辛苦苦一年到頭喂一頭肥豬,130斤最低上號起碼)標準,出售給食品廠也隻賣得到幾十塊,120元相當於2頭豬的價值!而城裡剛入工廠的學徒工,一個月才掙18塊錢,幾年之後20多歲出了師轉正後,也才掙三四十塊錢,每月除了夥食費、牙膏牙刷洗漱等雜七雜八開支,要買一塊120元的手表你說難不難?如果想買怎麼辦,就得從牙縫裡摳、肚子上刮,勒緊褲腰帶,省吃儉用拚命攢錢,一年之後能夠買上一塊手表就很不錯了!”王二哥繼續說。

“確實那時候的手表太珍貴了,幾乎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人買不起!”王幺爸感慨地說。

“到了七十年代,上海手表廠推出了新產品,新款‘寶石花’牌手表,那手表真是漂亮,高字平盤,尤其是手表上的一朵寶石花,能和外國名表‘梅花’表相媲美,質量也非常好,一般要用很多年都不壞,甚至有的用了幾十年,用了一輩子都還在用。”

“那時的表,質量既過硬又過關,隻要有表,人人都非常愛惜!”王幺爸點頭說。

“那時除了上述國產表之外,外國名牌手表在北京等大城市也能買到,但價格太貴,一般比國產表貴一半以上,如瑞士等國生產的浪琴、雷達、梅花、天梭、歐米茄、大羅馬等手表,起碼都得二百多元,這個價位對於普遍老百姓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能買上一塊國產表就很不錯了。”王二哥說。

“這些名牌手表,我聽都沒聽說過更沒看到過,當然更不會去買,也買不起呀!”王幺爸感慨地說。

“我們再說說‘三轉’中的一轉縫紉機,過去買一件新衣服非常不容易,當時成件、成套的衣服很少很少,大家都是在供銷社或百貨公司直接買布料,然後請裁縫量體裁衣製作,給一點製作費。而且當時買布料要布票,你就是有錢沒有布票,恐怕也搞不到事。所以當時流傳這樣一種很廣的說法,‘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當時每家每戶娃兒大小都多嘛,一家一般都有四五姊妹,多的甚至七八個。所以做衣服都做得比較大套,穿起來不很合身,衣袖長了挽起來,褲兒腳腳長了也挽起來,大娃長大長高穿不得了二娃子接著穿,二娃子穿不得了三妹子接著穿,甚至可以穿到老四老五,也許你會問衣服舊了破了咋個辦?其實很簡單,舊了沒關係,破了補上巴巴後再穿,一件衣服穿到最後也許巴上重巴,但都還舍不得扔掉,有的繼續穿下去,實在穿不了,就將這巴上重巴的衣服剪下來用拷拷打‘殼子’鞋麵),乾了以後按鞋樣剪‘插底’,最後再做成布鞋,當時買雙黃膠鞋都要幾塊錢,對一般老百姓來說也太貴了,更彆說買皮鞋了,就隻有自己做布鞋穿,這種布鞋又厚重又結實,穿很多年都穿不壞,深愛農村老頭老婆婆的歡迎。”王二哥繼續說。

“當時人家太窮了,那時家家差不多都有針線筐,裡麵裝的都是打插底行針長針)、頂針、小針、麻繩等針頭線腦,小塊小塊的新舊雜布頭兒啥子的,用起來方便。那時的縫縫補補都是手工做,如果能有一台縫紉機那該多好呀,這是每個家庭婦女的夢想!”這時很久不說話的王幺娘開口說話了。

“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縫紉機也成了家庭追求的目標。一來可以縫縫補補,補出來的衣服平整、美觀,比手縫的針腳細密,穿著更舒服。二來有些心靈手巧的姑娘、小媳婦們能把舊衣服翻新,實在不滿意的衣褲可改成其它樣式,能把大改小、翻新花樣,一機多用,改變一大家子穿衣著裝的麵貌,大大提高了生活質量。三來縫紉機放在家裡也是件擺設,很氣派,大家進來一看都會‘嘖嘖’稱讚,說你家好富裕,還有縫紉機呢,就是說兒媳婦、嫁女兒都臉上很有光彩。”王二哥說。

喜歡王二哥歪傳請大家收藏:()王二哥歪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異界:發配北境,召喚諸天 穿成殘次品?全星際大佬嗜我成癮 係統遲到十八年,我躺平收錢 撩倒五個男主後,嬌美寡婦跑路了 文娛:這個明星很記仇 穿越者有點天賦不是很正常嗎? 唐廚阿蠻 四十九條末世規則 滿身SSS級天賦的我怎麼輸 Furry:伊敏【三部曲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