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明說在這裡,還特意拍了拍身旁的錢博斯肩膀,大笑起來。
會議室裡眾人,也是跟著大笑起來。
錢博斯知道張啟明是在為他站台,立馬起身表態道:“董事長,各位董事,有大家的支持,我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
“好,我相信你不會讓我們失望,坐下吧!”張啟明對錢博斯態度,滿意的點了點頭。
轉頭看一下會議室眾人,臉色變得鄭重起來“我們既然決定進入綜合零售行,那就要知道該從哪裡入手!
收購零售公司,也不能亂收購。
否則隻會成為負擔。
零售行業發展到如今,模式已經有了很大變化。
像希爾斯百貨和ap雜貨店這樣的老舊模式,彆看他們現在市場規模大,隻是占據了比我們早進入零售行業幾十年而已。
他們這種模式已經完全落伍。
未來是屬於像我們國美、沃爾瑪這類新零售天下。
我們要收購的零售公司,就需要具備這種潛質的公司。
而這些公司,現在大多數還處在區域性階段,規模並不大。
我相信隻要有大家的配合,他們一定最終都會加入我們國美零售的懷抱。”
卡洛斯問道:“董事長,您剛才也說過沃爾瑪很難收購。
莫非你真正想收購的是pricecub和st人家公司嗎?”
張啟明點了點頭,說道:“沒錯,我就是打算收購pricecub和st這兩家公司。
這兩家公司會員倉儲式的發展模式,有彆於其他零售超市。
針對的客戶群體,都是一些企業和中高收入人群。
這兩家公司也非常聰明,特意避開和沃爾瑪直接競爭。
同品質產品,在價格優勢上,比沃爾瑪還要低。
在看到這兩家公司的經營模式後,我想到了一個更完美的發展模式。
在我看來這兩家公司合並,才是最完美的會員倉儲式模式。”
張啟明在想到開超市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開市客。
在張啟明的記憶中,開市客st)是由pricecub、st這兩家公司,在90年代才會合並成立。
張啟明發動旗下商業情報,特意調查開兩家公司情況。
發現pricecub和st還是兩家獨立公司,並且很多業務重合,是彼此最大的競爭對手。
兩家公司前者在1980年上市,後者在1985年上市。
pricecub成立時間最早,在70年代中期就成立。
1985年已進入楓葉國市場,全球門店32家。
去年營收約70億美元,由於采用的是會員製模式,淨利潤率隻有約3。
淨利潤約為2.6億美元。
市值32億美元左右。
st成立時間比較晚,是在1983年成立。
幾年下來,門店數量發展到25,主要布局在米國西北部。
st去年營收約22億美元,淨利潤0.9億美元,市值約為13.5億美元左右。
兩家公司的利潤率都差不多。
張啟明收集的調查報告,pricecub現任董事長索爾,持有30股份,且年事已高。
大部分時間,都是由他兒子羅伯特代為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