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班拱手道:“將軍放心,造船廠已招募了更多工匠,下月起每月可打造八艘戰船,半年內定能完成五十艘樓船、五十艘快船的目標。水軍訓練也會加強,尤其是登陸作戰與協同作戰的訓練,確保能與陸軍配合默契。”
廖化也說道:“陸軍這邊,我們已熟練掌握了突破解煩兵魚鱗陣的方法,接下來會加強山地作戰與水網地帶作戰的訓練,畢竟東吳多江河湖泊,山地也不少,提前適應地形,才能減少傷亡。”
薑維點頭道:“好!你們要儘快推進計劃,不可有絲毫懈怠。陳默,你繼續加強對東吳的偵察,尤其是陸抗的動向與東吳的糧草儲備情況,這些信息對我們製定南征計劃至關重要。”
“末將明白!”陳默應道。
夜色漸深,府衙內的燭火依舊明亮。薑維看著案上的《南征作戰計劃》,手指在地圖上從洛陽劃向荊州、建康,心中充滿了期待。他知道,南征東吳的道路必然充滿艱辛,但為了興複漢室、統一全國,他必須勇往直前,帶領將士們攻克一切難關,讓大漢的旗幟飄揚在東吳的每一寸土地上。
第四折聯羌固邊禦外敵
洛陽城以西三百裡,便是西羌部落的聚居地。自阿狼首領率西羌騎兵歸附蜀漢後,西羌與蜀漢便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係,西羌騎兵也成為蜀漢陸軍中的一支精銳力量。但近日,薑維接到探子回報,北方的鮮卑部落蠢蠢欲動,多次襲擾西羌邊境,掠奪牛羊與人口,西羌部落雖奮力抵抗,卻因兵力不足,損失慘重,阿狼首領的弟弟阿虎也在一次抵抗中受傷。
得知此事後,薑維立即召集諸葛瞻、廖化商議對策。“西羌是我們的盟友,若鮮卑攻占西羌,不僅會失去一支精銳騎兵,還會讓蜀漢的西北邊境暴露在鮮卑的威脅之下,南征東吳時也會後顧之憂。”薑維麵色凝重地說,“我意親自率軍前往西羌,協助阿狼首領抵禦鮮卑,同時鞏固與西羌的聯盟,確保西北邊境的安全。”
諸葛瞻點頭讚同:“將軍所言極是。西羌的穩定對蜀漢至關重要,必須儘快出兵援助。不過,如今南征東吳的準備工作正處於關鍵時期,將軍若離開洛陽,練兵造船的事宜恐會受到影響。”
“此事我已有安排。”薑維說道,“我離開期間,練兵事宜由廖將軍負責,造船事宜由吳都督負責,吏治與民生則由諸葛大人與張緝、陳泰等人負責,你們各司其職,定能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我率領五千騎兵前往西羌,速去速回,不會耽誤南征的準備工作。”
廖化拱手道:“將軍放心,末將定能管好練兵事宜,絕不讓訓練進度落後。”
諸葛瞻也說道:“吏治與民生方麵,我會與張緝、陳泰等人密切配合,確保新政順利推行,為將軍穩定後方。”
商議既定,薑維即刻挑選了五千精銳騎兵,其中包括兩千西羌騎兵,由阿狼首領的副將率領,一同前往西羌。次日清晨,薑維率領騎兵隊從洛陽出發,向西疾馳而去。
西羌部落的聚居地位於祁連山腳下,這裡水草豐美,是西羌人的家園。但此時,邊境地帶卻一片狼藉,村莊被燒毀,牛羊被掠奪,受傷的西羌人躺在帳篷裡,臉上滿是痛苦與憤怒。阿狼首領正率領剩餘的西羌騎兵在邊境巡邏,見薑維率領騎兵隊到來,連忙上前迎接。
“薑將軍,您可來了!鮮卑人太可惡了,短短半個月,就襲擾了我們五個部落,掠奪了上萬頭牛羊,還殺了我們不少族人,我弟弟阿虎也被他們砍傷了,現在還躺在帳篷裡昏迷不醒。”阿狼首領眼眶通紅,聲音中充滿了悲憤。
薑維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阿狼首領,你先彆急,我這次帶來了五千騎兵,還有不少藥材與糧食,一定能幫你們擊退鮮卑人,奪回被掠奪的牛羊與人口。你先帶我去看看阿虎,再詳細說說鮮卑人的情況。”
阿狼首領點點頭,帶著薑維來到一座帳篷前。帳篷內,阿虎躺在床上,胸口纏著厚厚的紗布,臉色蒼白,氣息微弱。隨軍的軍醫立即上前為阿虎檢查傷口,隨後說道:“將軍,阿虎首領的傷口雖深,但未傷及要害,隻是失血過多,我這就為他敷上止血療傷的藥材,再給他喝些補氣血的湯藥,不出半月,便能醒來。”
薑維鬆了口氣,對阿狼首領說:“你放心,阿虎會沒事的。現在你跟我說說鮮卑人的情況,他們有多少人?首領是誰?主要在哪些地方活動?”
阿狼首領答道:“這次襲擾我們的是鮮卑拓跋部,首領叫拓跋力微,為人凶殘狡詐,手下有三萬騎兵,主要在我們西羌與鮮卑交界的陰山一帶活動。他們行蹤不定,每次襲擾後便迅速撤離,我們很難找到他們的主力。”
薑維沉思片刻,說道:“拓跋力微有三萬騎兵,我們隻有五千騎兵,硬拚肯定不行。不過,他們遠道而來,糧草補給必然困難,而且他們不熟悉西羌的地形,我們可以利用地形優勢,設下埋伏,誘敵深入,再一舉殲滅他們的主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阿狼首領眼前一亮:“將軍有何妙計?我聽您的!”
“你先派人去陰山一帶散布消息,就說西羌部落因屢遭襲擾,兵力空虛,牛羊都集中在陽川穀,引誘拓跋力微前來掠奪。”薑維指著地圖上的陽川穀,“陽川穀兩側是高山,中間隻有一條狹窄的通道,我們可以在穀內埋下伏兵,待拓跋力微的騎兵進入穀中,再封鎖穀口,從兩側山上發起攻擊,定能將他們一網打儘。”
阿狼首領連連點頭:“此計甚妙!陽川穀是我們西羌的地盤,我們熟悉那裡的地形,埋伏兵、設陷阱都方便,拓跋力微肯定想不到我們會在那裡設伏。”
隨後,阿狼首領立即派人去陰山一帶散布消息,同時組織西羌部落的青壯,與薑維帶來的騎兵一同前往陽川穀設伏。他們在穀內挖掘陷阱,埋下尖刺,在兩側山上布置弓弩手,還準備了大量的滾石與火把,隻待拓跋力微上鉤。
三日後,探子回報,拓跋力微果然率領兩萬騎兵向陽川穀進發,看樣子是相信了消息,前來掠奪牛羊。薑維與阿狼首領立即率軍進入埋伏地點,等待敵軍到來。
正午時分,拓跋力微的騎兵隊浩浩蕩蕩地進入了陽川穀。他們看到穀內果然有不少牛羊,還有一些西羌人“驚慌失措”地逃跑,以為西羌兵力空虛,放鬆了警惕,加速向穀內推進。
待兩萬騎兵全部進入穀中,薑維一聲令下:“動手!”
兩側山上頓時響起震天的呐喊聲,弓弩手們紛紛射箭,箭矢如雨點般射向敵軍;滾石與火把從山上滾落,砸向敵軍騎兵,不少士兵被砸中,馬匹受驚,四處亂竄;穀口的士兵則迅速封鎖通道,防止敵軍逃跑。
拓跋力微見狀,大驚失色,知道中了埋伏,連忙下令撤軍。但此時穀內混亂不堪,騎兵們相互衝撞,根本無法有序撤離。薑維與阿狼首領率領騎兵從兩側山上衝下,與敵軍展開激戰。
西羌騎兵熟悉地形,作戰勇猛;蜀漢騎兵訓練有素,配合默契。拓跋力微的騎兵雖人數眾多,但在埋伏與夾擊之下,很快便潰不成軍。拓跋力微見大勢已去,率領少數親信拚死突圍,卻被阿狼首領攔住。
“拓跋力微,你屢次襲擾我們西羌,今日便是你的死期!”阿狼首領怒吼一聲,揮舞著彎刀向拓跋力微衝去。兩人交戰十幾個回合,拓跋力微漸漸體力不支,被阿狼首領一刀砍中肩膀,跌落馬下,被蜀漢士兵生擒活捉。
殘餘的鮮卑騎兵見首領被俘,紛紛放下武器投降。陽川穀之戰,蜀漢與西羌聯軍大獲全勝,殲滅鮮卑騎兵五千餘人,俘虜一萬餘人,繳獲戰馬兩萬餘匹,牛羊三萬餘頭,不僅為西羌報了仇,還奪回了之前被掠奪的財產。
戰後,薑維將俘虜的鮮卑士兵交給阿狼首領處置,阿狼首領本想將他們全部處死,卻被薑維攔住。“阿狼首領,殺了他們固然能解恨,但卻會讓鮮卑其他部落與我們結下更深的仇恨,日後恐會不斷襲擾邊境。不如將他們釋放,讓他們回去告訴其他鮮卑部落,蜀漢與西羌聯盟,不好惹,若再敢來犯,定讓他們有來無回。同時,我們還可以與鮮卑一些友好的部落建立聯係,互通有無,共同抵禦拓跋部的殘餘勢力,這樣才能長久地保障西北邊境的安全。”
阿狼首領恍然大悟:“將軍考慮得長遠,是我太過衝動了。就按將軍說的做,釋放俘虜,與友好的鮮卑部落建立聯係。”
隨後,阿狼首領釋放了被俘的鮮卑士兵,還送給他們一些糧食與藥品,讓他們帶回部落。這些士兵回去後,將陽川穀之戰的經過與薑維的仁慈傳遍了鮮卑各部落,不少部落都對蜀漢產生了好感,紛紛派使者前來西羌,與蜀漢和西羌建立友好關係。
解決了鮮卑的威脅後,薑維又與阿狼首領商議,在西羌與鮮卑交界的地帶修建了十座堡壘,派駐士兵駐守,同時開通了西羌與蜀漢的貿易通道,讓西羌的牛羊、皮毛等特產運往蜀漢,蜀漢則向西羌提供糧食、布匹、鐵器等物資,雙方互利共贏,聯盟更加牢固。
半個月後,阿虎終於醒來,得知薑維幫西羌擊退了鮮卑,還鞏固了與蜀漢的聯盟,激動地對薑維說:“薑將軍,您不僅是蜀漢的英雄,也是我們西羌的恩人!日後西羌騎兵定會永遠追隨您,為興複漢室、統一全國效力!”
薑維笑著說:“我們是盟友,互相幫助是應該的。如今西北邊境已穩,我也該回洛陽了,南征東吳的準備工作還在等著我。”
阿狼首領與阿虎率領西羌部落的族人,一直將薑維送到西羌邊境。離彆時,阿狼首領緊緊握著薑維的手:“薑將軍,一路保重!若有需要,隻需派人送信,西羌騎兵即刻便到!”
薑維點點頭,率領騎兵隊轉身向洛陽疾馳而去。他知道,解決了西北邊境的隱患,鞏固了與西羌的聯盟,蜀漢便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全力準備南征東吳,興複漢室的大業,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五折新政初成待南征
深秋的洛陽,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經過近一年的推行,薑維主導的新政已在全國範圍內初見成效:賦稅改革讓百姓負擔大減,農戶們辛勤耕作,秋收時糧倉滿溢;吏治整頓讓官場風氣煥然一新,官員們廉潔奉公,百姓怨聲漸息;練兵造船進展順利,陸軍勇猛善戰,水軍初具規模;西北邊境穩固,與西羌的聯盟日益緊密,再無外患之憂。
這日,洛陽皇宮德陽殿內,劉禪召集文武百官,舉行朝會,商議南征東吳之事。殿內氣氛莊重,文武百官分列兩側,目光都集中在劉禪與站在殿前的薑維身上。
劉禪看著殿下文武百官,緩緩說道:“自定都洛陽以來,在薑維將軍與諸位大臣的輔佐下,新政推行順利,百姓安居樂業,軍隊日益精銳,西北邊境穩固,如今正是南征東吳、統一全國的大好時機。今日召集諸位,便是要商議南征的具體事宜,不知諸位有何看法?”
戶部尚書張緝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經過近一年的勸農與賦稅改革,全國糧食豐收,府庫中儲存的糧草已足夠支撐十萬大軍三年之用,南征的糧草供應不成問題。”
工部尚書馬鈞也說道:“陛下,造船廠已打造樓船五十艘、快船五十艘,水軍規模達到三萬人,且訓練有素,具備了在長江作戰的能力。同時,我們還改良了攻城器械,新打造的投石機射程更遠、威力更大,能為陸軍攻城提供有力支持。”
禦史大夫諸葛瞻補充道:“陛下,如今吏治清明,地方官皆能儘心儘責,全國局勢穩定,即便大軍南征,後方也不會出現動蕩。而且,我們已派人聯絡了東吳內部對孫權不滿的將領,其中東吳車騎將軍朱績已暗中表示,若我軍南下,他願作為內應,協助我軍攻克江陵。”
劉禪聞言,心中大喜,看向薑維:“薑維,糧草充足,軍隊精銳,後方穩固,還有內應相助,南征之事,你看何時可以啟程?”
薑維上前一步,手持早已擬好的《南征方略》,躬身奏道:“陛下,如今萬事俱備,南征時機已至。臣建議分三路進軍,水陸並進,一舉突破東吳防線。”
他展開方略,指尖落在地圖上,聲音清晰有力:“第一路,由臣親率三萬陸軍,從荊州北上,直取江陵——朱績已願為內應,屆時可裡應外合,快速攻克這座東吳重鎮;第二路,由吳班都督率領三萬水軍,乘坐樓船與快船,從武昌順流而下,牽製東吳水軍主力,確保陸軍側翼安全;第三路,由廖化將軍率領兩萬陸軍,從廬江出兵,進攻皖城,分散東吳兵力,為中路大軍減輕壓力。三路大軍約定日期,同時發起進攻,讓東吳首尾不能相顧。”
殿內百官聞言,紛紛點頭讚同。驃騎將軍廖化出列拱手:“末將願率軍出征,定不辱使命,攻克皖城,為南征大軍開路!”吳班也起身應道:“水軍已整裝待發,隻需陛下一聲令下,便可即刻啟程,與東吳水軍一決高下!”
劉禪看著眾將士氣高昂,心中愈發堅定,正欲下令,卻見光祿大夫譙周緩步出列,神色凝重地說:“陛下,南征之事不可操之過急。東吳經營長江數十年,水軍實力雄厚,且陸抗、丁奉等名將尚在,若我軍貿然進攻,恐遭重創。不如再休養生息一年,待國力更盛,再圖南征不遲。”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安靜下來。不少老臣雖認同南征,但也擔心東吳的實力,紛紛看向薑維,等待他的回應。
薑維從容上前,對譙周道:“譙大夫所言,並非無道理,但臣有三點理由,認為此時南征最為適宜。其一,如今新政初成,百姓歸心,士氣正盛,若拖延一年,將士銳氣恐會消磨;其二,朱績願為內應,此乃千載難逢之機,若消息泄露,東吳定會嚴加防範,再難有此良機;其三,曹魏殘餘勢力已除,西北邊境穩固,我軍無後顧之憂,可全力南下,而東吳內部卻因孫權晚年多疑,君臣離心,正是虛弱之時。此時進攻,方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
諸葛瞻也上前附和:“薑將軍所言極是。臣近日接到探子回報,孫權因擔心朱績兵權過重,已暗中派人監視他,若再拖延,朱績恐有性命之憂,屆時我們將失去重要內應。而且,我軍糧草充足,軍隊精銳,足以應對東吳的挑戰。”
譙周聞言,沉默片刻,拱手道:“將軍考慮周全,臣知錯了,願支持南征大計。”
劉禪見百官意見統一,當即拍案道:“好!便依薑維之計,擇定三日後,三路大軍同時啟程,南征東吳!”
朝會結束後,薑維立即前往各營,督促將士們做好出征準備。洛陽城外的軍營內,士兵們忙著收拾行裝、檢查武器,西羌騎兵們擦拭著彎刀與弓箭,水軍將士們則在洛水岸邊檢修戰船,整個軍營一片繁忙,卻秩序井然。
這日傍晚,薑維來到銅駝街,想再看看這座他親手安定的城池。街上燈火通明,商販們吆喝著叫賣,百姓們提著剛買的貨物,臉上滿是笑容。他走到之前那家饅頭鋪前,店主見是他,連忙遞上兩個熱乎的饅頭:“薑將軍,聽說您要率軍南征東吳了?您放心去打仗,我們在洛陽好好種地,為大軍提供糧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旁邊的百姓們也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說:“薑將軍,一定要打贏東吳,統一全國啊!”“我們等著您凱旋的消息!”“將軍多保重,我們會為您祈禱的!”
薑維接過饅頭,心中暖流湧動,他向百姓們拱手道:“多謝諸位鄉親!我薑維定不負陛下囑托,不負百姓期望,早日平定東吳,統一全國,讓天下百姓都能安居樂業!”
回到府衙,薑維將《南征方略》再次仔細核對一遍,確認沒有遺漏後,又提筆給遠在西羌的阿狼首領寫了一封信,告知他南征的消息,若西北邊境有異動,可隨時率軍支援。
夜深了,府衙內的燭火依舊明亮。薑維站在窗前,望著窗外的月光,心中思緒萬千。從天水歸漢,到跟隨諸葛亮北伐,再到如今率領大軍南征東吳,他走過了無數風雨,心中的“興複漢室”之誌從未動搖。如今,距離這個目標越來越近,他知道,前方的道路必然充滿艱險,但他已做好了準備,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都會帶領將士們勇往直前。
三日後,洛陽城外的校場上,十萬大軍列陣整齊,甲胄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劉禪親自前來為大軍送行,他走到薑維麵前,將一把鑲嵌著寶石的長劍遞給薑維:“薑維,這把‘鎮國劍’賜予你,祝你率軍南征,旗開得勝,早日平定東吳,統一全國!”
薑維接過長劍,單膝跪地:“臣薑維,定不負陛下重托,不破東吳,誓不還朝!”
隨後,劉禪登上高台,高聲道:“將士們!今日你們率軍南征,肩負著興複漢室、統一全國的重任!朕在洛陽等候你們凱旋,待你們歸來,朕定論功行賞,與你們共享太平!”
十萬將士齊聲呐喊:“不破東吳,誓不還朝!”聲音震耳欲聾,響徹雲霄。
呐喊聲中,薑維翻身上馬,手持鎮國劍,下令道:“三路大軍,出發!”
隨著一聲令下,三萬陸軍在薑維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地向荊州方向進發;吳班率領的水軍則從洛水出發,駛向武昌;廖化率領的陸軍也向廬江方向開拔。十萬大軍分三路南下,旌旗招展,氣勢恢宏,宛如一條巨龍,向著東吳的方向挺進。
劉禪站在高台上,望著大軍遠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期待。諸葛瞻走到他身邊,輕聲道:“陛下,薑將軍智勇雙全,將士們士氣高昂,南征定能成功。我們隻需在洛陽做好後方保障,等待他們凱旋便可。”
劉禪點點頭,目光堅定地說:“是啊,有薑維在,朕放心。待大軍平定東吳,統一全國,朕便可以告慰列祖列宗,完成先帝與諸葛亮丞相的遺願了!”
洛陽城內,百姓們湧上街頭,揮舞著旗幟,為大軍送行,直到大軍的身影消失在遠方。洛水岸邊,千帆競渡,載著水軍將士,向著長江駛去。南征東吳的序幕,正式拉開,興複漢室的大業,也迎來了最關鍵的時刻。
薑維騎在戰馬上,望著前方的道路,手中的鎮國劍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他知道,一場場惡戰即將到來,但他心中沒有絲毫畏懼,隻有堅定的信念——平定東吳,統一全國,讓大漢的旗幟,飄揚在天下的每一個角落。
喜歡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請大家收藏:()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