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是學堂,不如說是工匠作坊,裡麵擺放著各種奇奇怪怪的器具。
有的學子在擺弄杠杆滑輪組,試圖用最小力氣吊起沉重的石鎖。
有的則在用琉璃鏡片,觀察陽光聚焦點燃紙片。
甚至還有人圍著個複雜的水車模型,看著葉輪旋轉而發出陣陣驚呼。
“奇技淫巧!”魏征下意識冷哼一聲,但眼睛卻死死盯著轉動的葉輪,充滿困惑與不解。
“玄成兄,此言差矣。”
高士廉卻撚須道,“若能省人力、增效能,便是於國於民有利的實學。”
“戎事”區則熱鬨非凡。
箭場上不僅有練習靜止射靶的,還有騎馬奔馳中射擊移動目標。
格鬥場中,學子們兩兩對戰。練習的並非花架子,而是簡潔有效的擒拿格鬥技巧。
另一邊。
有一小隊學子在模擬戰場對抗,用包著布的棍棒和藤牌,演練著小隊突擊與防禦陣型。
李世民看得眼角直跳,領頭的‘先鋒營’,赫然是他寵愛的郇王。
“玉兒,這是怎麼回事??”
魏叔玉笑得很得意,“為將者,需知兵愛兵。讓象兒當先鋒,主要是讓他知道一點,掌兵者需慎重。”
李世民摸著美髯點點頭,混小子的解釋倒有幾分道理。
眼前練兵之法雖說有點“野”,但不得不承認它有著極強的實戰性。
他瞥了一眼魏叔玉,心想這小子難道真懂兵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後是“農桑”區。
一些學子們正小心翼翼,將收獲的胡蔥分類。
一部分留種,一部分準備嘗試用晾曬醃製之法,提高胡蔥的儲存時間。
暖房內。
幾位學子在記錄各種作物的生長情況,測量暖房內的溫度。
“咦......魏賢侄,他們手中拿著的琉璃棒有啥用?”
魏叔玉傲嬌的翹起嘴巴,“它叫溫度計,專門用來記錄溫度。”
有時候不得不佩服古人,魏叔玉隻是提個點子,他們竟真將想要的溫度計、凹透鏡、凸透鏡都給弄出來。
雖說是手搓的,但還是勉強能用。
如此一來,大唐提前八百多年,將溫度計給發明出來。
一圈轉下來,李世民和眾臣內心受到的衝擊,絲毫不亞於剛才看到畝產十五石的洋蔥。
長安學堂所教的,完全超出他們對“學問”二字的認知!
不再是單一的經史子集,而是包羅萬象、強調實踐、思辨和專門之學的複合體係。
最讓他們感到離譜,就是不少課程連夫子都沒有。反而讓學子們查找古書,或者自行摸索。
“玉兒,你……”李世民張了張嘴,卻發現不知該如何評價。
“父皇,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兒臣不過是將其發揚光大,與時俱進罷了。
禮樂書,文華區可學;射禦,戎事區可練;數,算經區可精。
此外格物致知,農桑富民,不亦是治國安邦之實學嗎?難道未來的朝廷棟梁,隻需會讀聖賢書即可?”
無人能答。
即便是有些古板的魏征,內心也不得不承認,長安學堂的教學有可取之處。
或許經義文章不如國子監的生員純熟,但其眼界、能力和務實精神,恐怕遠超常人。
日落西山,學堂下課。
學子們雖說疲憊,卻大多眼神明亮,三三兩兩討論著下午的課業。
李世民正準備起駕回宮,忽見一侍衛來急匆匆小跑過來。
喜歡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