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丈,小侄的一點心意。”魏叔玉遞上禮單。
竇奉節接過禮單,臉上不禁有些動容。
上麵不僅列有足夠的糧食、藥材、衣物,還有大批邊疆急需的農具、種子,以及專門為碎葉惡劣氣候準備的特製帳篷。
最令人驚訝的是,魏叔玉還準備整整一馬車的書籍和文房四寶,並在禮單末尾注明:
【隨行匠人兩名,精通水利與建築,願助將軍建設新家園。】
圍觀的人群嘩然。眼前厚禮不僅價值不菲,更是考慮周全,可見準備之人的用心。
魏叔玉將竇奉節拉到一旁,“姑丈,碎葉雖是邊陲,卻是我大唐通往西方的要衝。那裡有廣袤的土地和無限可能,姑丈務必引起重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完取出兩封書信:“小侄給席君買、喬師望寫了信,他們看完後自然對姑丈有所照應。”
竇奉節眼眶微熱,他緊緊握住魏叔玉的手:
“玉兒,今日之情,奉節沒齒難忘。”
“姑丈不必如此。”
魏叔玉壓低聲音,“碎葉地區突厥、吐蕃勢力交錯,望姑丈多加小心。但危機中也蘊藏機遇,若有需要隨時來信。”
就在此時。
一直沉默的永嘉公主突然掀開車簾,走到魏叔玉麵前深深一禮:
“多謝玉哥兒,姑...姑姑...嗚嗚......”
她抬頭時,眼中已沒有往日的輕浮,取而代之是難得的莊重。或許這場遠行,對她而言也是一種救贖。
魏叔玉招招手,鄭麗婉送上一個精致的寶箱。
“姑姑,裡麵是些首飾與香水。以後不在長安,姑姑可不能在任性。
倘若姑丈欺負你,可以去...”
魏叔玉咬咬牙,湊到她耳邊低聲道:“可以去碎葉的胡玉樓,自然有人給叔玉傳信。”
永嘉紅著眼點頭,美眸裡滿是期盼,“玉哥兒,待夠十年就能回長安?”
“放心吧,叔玉答應過太上皇,自然不會騙姑姑。”
竇奉節語調難得柔和起來,“走吧,不要耽擱玉兒的時間。”
說完他翻身上馬,向魏叔玉和學子們拱手告彆。車隊緩緩啟動,向著西方前進。
勳貴們早已收起譏諷的表情,取而代之的是複雜和震驚。他們不明白,為何一個失勢的將軍,值得魏叔玉如此厚待。
“這魏叔玉,究竟打的什麼算盤?”
一勳貴低聲道:“或許,我們今日的笑聲,來得太早了些。”
灞橋邊,學子們依然肅立。
魏叔玉轉身對他們道:
“記住今日送行的場景。長安不隻有繁華與虛榮,還有責任與擔當。
竇將軍此去碎葉,是為我大唐守土安民。而你們將來也要用自己所學,為大唐帝國開疆拓土。”
學子們齊聲應是,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竇奉節與永嘉公主離開長安的消息,很快傳遍整個京城。魏叔玉慷慨送出去的禮物,成為勳貴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有人笑他傻,為一個失勢的將軍如此破費。
有人讚他義,不忘國家功臣。
也有人深思,魏叔玉的舉動,是否預示著朝廷對西域政策的轉變。
與勳貴們不同,長安百姓們,則議論著魏叔玉的豪氣。
以及極其順口的軍歌!!
“聽說了嗎,上萬貫一輛的四輪馬車,魏叔玉一次就送出去兩輛。”
“誰說不是呐!長安還有不少國公,家裡還沒有四輪馬車呐。”
“真的好奇怪啊,那玩意看起來挺簡單的,怎麼就仿造不出來呢?”
“誰敢仿造,那可是要掉腦袋的呐。”
“你們還有心情議論這,長安學堂馬上就招生啦,趕緊送混小子去碰碰運氣。”
“什麼,長安學堂招收平民學子嗎,那肯定要去碰運氣啊。”
魏叔玉剛帶著學子們回到長安學堂,就發現大門口被圍得水泄不通!
喜歡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