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人太甚!魏叔玉小兒,是要掘我崔盧兩家的根啊。”一崔家旁係的中年文人咬牙切齒,他失去賴以收租的數百畝良田。
“分田於黔首?簡直是倒行逆施!那些泥腿子也配擁有土地?”一盧家子弟憤恨地捶打著桌麵。
“沒了田地,我們靠什麼維係家族?靠什麼供養子弟讀書科舉?這是要讓我們徹底淪為平民啊!”
“此仇不共戴天!魏叔玉,還有那李世民,他們不會有好下場。”
“哼,等著瞧吧。那些泥腿子沒我們指導,那些田遲早荒廢。到時候,看他們怎麼收場!”
“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暗中聯係其他幾家,絕不能讓他魏叔玉如此肆無忌憚!”
他們也隻敢在私下發泄。
麵對手握重兵、攜煌煌天威而來的魏叔玉,以及分得田地、心向朝廷的萬千百姓,他們的力量顯得微不足道。
左武衛的巡邏隊日夜在城鄉之間穿梭,任何試圖煽動鬨事、破壞分田的舉動,都會遭到無情的鎮壓。
魏叔玉站在範陽城頭,俯瞰著城外的萬頃良田。寒風拂過年輕卻堅毅的麵龐,帶來遠處百姓隱隱的歡呼聲。
鄭麗婉為他披上一件大氅:“駙馬爺,您此舉……可是將河北的世家徹底得罪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魏叔玉淡然一笑:
“得罪?不過是掃清些許障礙而已。麗婉姐你看這天下,真正的根基是什麼?
是那些高高在上、吸食民脂民膏的世家,還是這萬千勤懇勞作、渴望安寧的百姓?”
“他們??”
鄭麗婉心裡滿是疑惑,她不懂魏駙馬爺為何如此看重泥腿子。
他們可是大字都不識一個!!
“父皇欲成就千古帝業,東征高句麗,都需要後方穩定和充足的糧餉。
將這些田地分給百姓,他們便會真心擁戴朝廷,努力生產。百姓富足了,國家才能強盛。
這才是大唐萬世之基!至於那些世家的怨恨……”
魏叔玉嘴角勾起一抹冷意:“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螳臂當車者,唯有粉身碎骨而已。
他們若識時務,安心做他們的富家翁也就罷了。若還想興風作浪,北庭都護府,地方還大得很呐。”
看著魏叔玉自信而霸道的側臉,鄭麗婉眼中異彩連連。她的駙馬爺,不僅手段狠辣、謀略深遠,更有超脫時代局限的宏大視野。
數日後。
分田事宜基本塵埃落定。範陽、博陵兩地,乃至整個河北道,都因分世家田地而煥發出新的生機。
百姓們對朝廷、對皇帝、對魏叔玉感恩戴德,基層的統治基礎被前所未有地夯實。
魏叔玉見大局已定,這才下令班師回朝。
凱旋的隊伍依舊雄壯,但比起去時的肅殺,更多幾分沉甸甸的收獲與民心所向。
各地百姓自發聚集道路兩旁,簞食壺漿以謝恩情。
“魏青天一路順風!”
“駙馬爺公侯萬代!”
歡呼聲此起彼伏,一直將隊伍送出很遠。
聞聽魏叔玉在河北的所作所為,李世民先是愕然,隨即撫掌大笑。
他對房玄齡等人歎道:
“玉兒此舉,深得朕心。這才是真正為君分憂,為國固本。比單純抄回些金銀,意義重大十倍。”
魏叔玉的聲望借此一事,達到一個新的高峰。而他帶回崔盧兩家與高句麗往來的密信,更是讓李世民東征的決心,變得無比堅定。
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帝國的東北方向醞釀。
喜歡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