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並非鐵板一塊的南京官場_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第181章 並非鐵板一塊的南京官場

第181章 並非鐵板一塊的南京官場(1 / 1)

顧秉謙對案件進行複審後發現,其結果竟然和初審毫無二致,完全就是同一個套路,那股熟悉的感覺撲麵而來。像他這樣經驗豐富之人,對此自然是完全不信的。要知道,這幾個案犯皆為大字不識一個的普通老百姓而已,但他們所提供的所有供詞,卻是驚人地相似。若用後世的話來形容,那簡直就連標點符號都毫無差彆。這種看似並非破綻的破綻,實則才是最大的破綻所在啊!聽起來雖然有些拗口,但事實的確如此。

然而,即便深知其中必有貓膩,可在眾目睽睽之下,顧秉謙也不敢肆意動用酷刑逼供。沉思片刻之後,他下令讓隨行的錦衣衛將這一乾人犯重新收押至欽差行轅之中。不僅如此,他還特意囑咐錦衣衛,未經他本人允許,任何人都不得與案犯有所接觸。就這樣,第一天的審理在看似轟轟烈烈、實則草草收場的情況下落下帷幕。

待到審訊結束之後,參與此次會審的各級文武官員紛紛返回各自所屬的衙門。而率先行動起來召開小型會議的,則是來自南京的文官群體。

南京戶部尚書汪應蛟、南京吏部尚書孫瑋、南京刑部尚書沈應文、南京工部左侍郎丁賓、南京光祿寺卿李成名、南京鴻臚寺卿宋繼登、兩淮禦史徐縉芳以及幾位各部侍郎、郎中,聽政的六部主事,他們聚攏在資政大夫、南京左都禦史何熊祥的周圍,開始交頭接耳地討論起來。

儘管南京同樣設有一套完整的六部班子,可眾所周知,這幫人要麼就是從朝中退下來來南京養老的官員,要麼就是初涉官場,來南京實習的新兵蛋子。雖然如此,但南京六部職責重大,可以說管轄著大明南部諸省的賦稅、兵事、工程等工作。與北京六部職銜一樣,誰也管不了誰。

南京戶部肩負著南直隸、浙江、江西以及湖廣等四省征稅的重大責任,要知道這四省可是占據了整個大明王朝足足三分之二的賦稅!如此重要的地位使得南京戶部的工作顯得至關重要且意義非凡。

無獨有偶,這四省不僅在經濟方麵舉足輕重,其教育水平亦是出類拔萃。這裡培養出來的學子們個個才華橫溢、學富五車,無論是在朝堂之上還是地方官場之中,都能看到眾多出身於這四個省份的官員身影。他們憑借自身卓越的才能與學識,在仕途上一路高歌猛進,形成了一個極為龐大且頗具影響力的仕林群體。

最為要命的,則是東林黨出身的大部分學子、官員都是出自這四個省份。

正是由於這樣深厚的底蘊和強大的實力背景,給予了這四省士紳家族無與倫比的底氣。多年以來,那些前來此地為官的外地人常常會因為當地士紳家族之間錯綜複雜的官場關係網而感到束手束腳。對於這些家族所犯下的種種過錯,往往隻能選擇視而不見或者從輕發落,采取一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久而久之,這種縱容讓這些家族變得愈發肆無忌憚、肆意妄為起來。其所作所為引發的民怨沸騰簡直難以用言語來形容,所犯下的罪行可謂是擢發難數、罄竹難書!

率先開口的乃是德高望重的老臣何熊祥,隻見他麵色凝重地環視眾人一圈後,緩緩說道:“諸位同僚想必都已注意到,那顧閣臣甫一到此便雷厲風行地著手審理起錦衣衛之死的案件來。此事關係重大,究竟我等應當如何應對呢?是全力予以配合,協助其查明真相;還是聽之任之,任由事態進一步發展、惡化下去?還請諸君各抒己見,共同商議一個妥善之策啊!”

話音未落,南京戶部尚書汪應蛟已是滿臉焦急之色,迫不及待地高聲回應道:“何總憲此言差矣!您難道不明白嗎?咱們南京的官員們向來自成體係,彼此間可謂同氣連枝。眼下這樁事情若處理不當,恐怕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會受到牽連,誰也休想獨善其身呐!”

說到此處,汪應蛟不禁長歎一聲,心中暗自叫苦不迭。畢竟這稅銀未能如數收繳上來,首當其衝擔責之人便是他這位戶部尚書。加上茅元儀來江南,除了稅銀一事以外,還帶有重開商稅、海關稅等讓江南士紳痛恨不已的任務,作為江南出身的官員,本身他的家族就在做生意,而且也並非隻有他一人如此,在坐的無一例外,都是暗地裡在反對朝廷重征商稅的。

正因如此,汪應蛟迫暗中聯合了大部分南京的官僚勢力,對考成法在南方地區的推行采取堅決抵製的態度,以及處處掣肘茅元儀的工作。如此行事雖有悖於朝廷律令,但是事關家族大業,也是無可奈何之舉。

兩淮禦史徐縉芳雙眼圓睜,眼珠子裡閃爍著凶狠的光芒,猶如餓狼一般,他向前邁出一步,雙手抱拳,語氣激昂地提議道:“諸位大人,依下官之見,僅僅局限於某一個地方出現反對聲音,朝廷定然不會放在心上。然而,如果我們能讓烽火連天、狼煙四起,使得全國各地皆爆發抗稅事件,那北方那邊必然會應接不暇,難以招架。到那時,他們恐怕就隻能揪出幾個替罪羊來安撫平民百姓心中熊熊燃燒的怒火了啊!”

話音未落,一旁的何熊祥不禁眉頭緊皺,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他狠狠地瞪了一眼徐縉芳,滿臉不悅地斥責道:“本官一直以來都堅決反對用這種方式去威脅朝廷!徐大人您也是飽讀聖賢詩書之人,怎麼能夠如此輕率魯莽呢?此等言論,切莫再提起!”

麵對何熊祥的指責,徐縉芳趕忙彎下腰來,連連作揖賠禮道歉,但從他臉上的神情來看,顯然並未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心中暗自思忖著:我這樣做有何不妥之處?唯有采取極端手段,將事情鬨得越大越好,才有可能壓製住朝廷那些苛刻的政令。想當年萬曆年間,南北兩地的官員們齊心協力,不正是通過這般激烈的抗爭手段,成功地將皇帝派下來的那些貪婪無度的稅監給徹底鏟除了嗎?既然這辦法行之有效,又何須顧慮太多呢?

而南京吏部尚書孫瑋、光祿寺卿李成名、鴻臚寺卿宋繼登三人都非江南人士,且積欠之務都與他們無關,所以他們穩坐釣魚台,看猴戲一樣的看著汪、徐兩位同僚的表演。刑部尚書沈應文、工部左侍郎丁賓兩人老謀深算,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坐在那裡並沒有多說什麼,隻是兩人時不時的以眼神交流,交換著內心的想法。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洪荒:三清聽我心聲後不拜鴻鈞了 九零:說好絕嗣大佬,怎麼一胎三寶 假冒和親公主,我又爭又搶冠寵六宮! 廢土采集種田日常[囤糧] 紅替嫁,白結親,偏執老公他死而複生了 偷染月光 顧總彆慌,太太隻是不回頭了 傅總彆陪白月光了,太太要離婚! 用好孕係統種田,我帶飛祖國! 全民熱戀:影後她被總裁放肆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