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遼東騎軍首領,薑弼中將這次帶來了整編後的賀世賢之二十一師、麻承宗之二十二師、麻承訓之二十三師、侯世祿之二十四師。
二十一師與二十二師便是裝備有兩支火繩槍的槍騎兵,對於來犯之敵,兩師一左一右從大軍中衝出迎向了三千蒙古騎兵。
經過數年的征戰,賀世賢收起了自己的脾氣,但是逢戰必在前的戰鬥作風依然如故。作為二十一師的少將師長,他配備了四支火繩槍。換彈什麼的根本不存在,打光四把槍中的鉛彈之後,不管輸贏,他都會提刀衝鋒。
二十一師在左翼,二十二師在右翼他們計劃將蒙古人包圍在中間,好發揮火繩槍遠程攻擊的威力,於是他們采取了遊騎兵的戰鬥模式,繞著蒙古人就是不靠近。可蒙古人是誰?他們可是遊騎兵的祖宗,怎麼可能會乖乖的讓你形成包圍圈?
當他們的首領女真人圖爾格發現明軍的意圖之後,他也果斷的采取了同明軍一樣的戰鬥模式。
可很快圖爾格就發現了自己有些天真了,明軍火繩槍比蒙古人手中的弓箭射程遠,這個遠還不是遠一星半點,而是遠了將近一倍。
明軍騎兵在兩軍相距七十米時就已經開槍,到了五十米更是一打一個準。而蒙古人卻得靠近到三十米時才能製造殺傷,隻有到二十米時才能做到一箭致命。
這差距根本就無法逾越,明軍一輪齊射就帶走了數百條蒙古人命。圖爾格心急如焚地看著眼前的戰況,心中暗暗叫苦不迭。照這樣打下去,就算蒙古勇士們拚儘最後一滴血,恐怕也難以對這些可惡的明國人造成太大的殺傷。沉思片刻後,圖爾格咬咬牙,做出了一個令他悔恨終生的決定——發動決死衝鋒!
他揮舞著手中的彎刀,聲嘶力竭地呼喊著,激勵著麾下的蒙古騎兵們勇往直前,企圖用這種悍不畏死的氣勢來衝破明軍火繩槍編織成的死亡之網,以減少傷亡。然而,這個決策卻恰好落入了明國人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
當兩千餘名蒙古騎兵如潮水般洶湧而至,逼近到距離明軍僅有五十米的時候,早已嚴陣以待的明軍士兵毫不猶豫地扣動了扳機。隻聽得一陣密集而清脆的槍聲響起,第二輪齊射如疾風驟雨一般潑灑向了衝過來的蒙古鐵騎。刹那間,硝煙彌漫,彈丸橫飛,許多蒙古騎兵慘叫著從馬背上跌落下來。
圖爾格正身先士卒地衝鋒在前,突然感到右臂傳來一陣劇痛和胸口一疼。他低頭一看,隻見一枚子彈已經深深地嵌入了自己的手臂之中,鮮血瞬間染紅了整條右臂,而胸口處一顆鉛彈深深的陷入了鎧甲中,如果不是作為高級將領的他身披兩層鎧甲,說不得這顆鉛彈已經將他帶走了。圖爾格驚恐萬分,臉色變得煞白。他從未想過,自己竟然會在這場戰鬥中受傷。眼見形勢不妙,他顧不得多想,連忙調轉馬頭,狼狽不堪地向著後方逃竄而去。
這一仗對於圖爾格來說,簡直就像是一場噩夢。他的腦海中充滿了無數個疑問和困惑:為什麼明國人手中的火繩槍不止一把?難道他們還有更多的秘密武器尚未使用?想到這裡,圖爾格不寒而栗。他實在不敢再繼續冒險賭博下去了,因為一旦猜錯,等待他的很可能就是全軍覆沒的悲慘結局。
隨著圖爾格這位首領帶頭逃跑,那些僥幸存活下來的蒙古士兵們頓時失去了主心骨,士氣瞬間崩潰。他們紛紛效仿圖爾格,驚慌失措地掉轉馬頭,四散奔逃。一時間,戰場上隻剩下一片混亂和狼藉。
二十一師和二十二師騎兵們眼見敵人要跑路,他們將火槍往馬背上的槍套裡一塞,雙腿用力一夾馬腹,靈性的戰馬頓時將奔跑速度提高了不少。
雙方就此在撫安堡周邊開展了追逐戰,在後方觀戰的薑弼中將看傻了,蒙古人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虛弱了?虧他還帶了四萬騎兵過來,這不是大炮轟蚊子,多此一舉嗎?
得!既然如此簡單就勝利了,廢話就不多說了,追擊吧。
如果這時候能在高空俯視大地,就能看到四支明朝騎兵呈品字形追逐著一千多蒙古人,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左右兩支明軍騎兵還有空在馬上穩穩的裝填彈藥。
逃跑在前的圖爾格對於明軍的追擊並不感到吃驚,但是讓他震驚的是,這夥明軍仿佛吃定了他似的,雙方前後追逐了快二十裡地了,戰馬都已經換了一輪,可他們就是沒有減速。感覺不把他們這夥人全部吃掉,誓不罷休的樣子。
他哪裡清楚明軍將兵的心思!
在出征之前,熊廷弼曾在校場上用他那洪亮且充滿力量的聲音大聲喊道:“兄弟們!跟著本爵,打回開原老家去!”這短短的十六個字,猶如一道驚雷在空中炸響,又似一把火炬瞬間點燃了在場每一個人的熱血。
要知道,對於在場的遼東本地漢人來說,這十六個字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它更代表著一種深深的渴望和期盼。遙想當年,他們的先輩們輕易的丟掉了開原和鐵嶺等重要城池。更為嚴重的是,隨著這些城池的淪陷,大明軍人的榮譽也一並蒙塵。
然而,作為後輩的他們並沒有忘記這段曆史,心中始終燃燒著一團火焰——那就是奪回失去的城池,重拾昔日的榮耀!正因如此,當熊廷弼喊出這句口號時,才會引起如此強烈的共鳴。
此時此刻,士兵們群情激昂,他們緊緊握著手中的武器,眼神中透露出堅毅和果敢。每個人都深知此次出征任務艱巨,但他們毫無畏懼,因為他們有著不成功則成仁的決心!
在出發前夕,這些即將奔赴戰場的戰士們相互交流著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其中,最常提及的便是相約於戰後相聚在功德林。或許在外人看來,這種約定有些奇怪,但隻有他們自己清楚,這是一種信念、一份視死如歸的精神!
那麼,為何遼東地區的軍人會擁有如此強烈的戰鬥意識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在此之前,那些已經淪為兵痞的遼東將士早已被送入京城接受改造。能留在遼東的,都是那些心懷榮譽感、視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熱血男兒。正是這樣一群人彙聚在一起,才能夠組建成一支真正具有強大戰鬥力和高度榮譽感的國防軍隊!
軍人榮譽,對於後金部落中長大的圖爾格來說是根本無法理解的東西,這也是他之所以失敗的原因。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