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六日的夜晚,原本屬於準噶爾部鞏留大營主帳,如今已被多鐸的軍隊所占據,成為了他的行軍大營。在這寬敞的營帳中央,十幾名夥頭兵正忙碌地烤製著剛剛宰殺的幾頭羊。
這些羊被整隻地架在炭火上,緩緩地旋轉著,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氣,讓人垂涎欲滴。金黃色的外皮在火光的映照下,宛如夢幻中的鍍金光輝,美不勝收。帳中的將官們端坐在席後,目不轉睛地盯著那幾隻烤全羊,滿心期待著這道美味佳肴。
戰後總結一直是明軍的優良傳統,今天自然也不例外。畢竟,這場戰役中有太多值得總結的地方。比如,他們從未遇見過的新式武器以及這些武器的運用方式和方法。麵對同樣善於使用火器的敵軍,己方的戰術打法又該如何調整呢?
雖然今天張勇已經親自為他們示範了一次,但那畢竟隻是遠距離的觀察,而且戰鬥結束得如此之快,很多細節都還來不及仔細研究。所以,這場總結會顯得尤為重要。
眾將領們一邊吃著美味的烤全羊,一邊豎起耳朵聆聽著趙良棟、孫有光、趙光瑞對此次遇見的準噶爾部的看法,以及如何應對的措施。
三人說完之後,由張勇做了總結。
四人口中所說的關鍵問題有以下幾點。
首先便是對方的熱兵器,其次是戰馬,最後便是他們的火器戰術。
熱兵器方麵,大明帝國之前的所有敵人,除那些歐羅巴國家之外的絕大多數都是以冷兵器為主,偶有熱兵器,其裝備比例都是極少數的,哪怕同為歐羅巴國家的沙俄也不例外。這個國家在遠東基本上就沒有布置任何軍隊,要麼是以囚徒、賭徒、探險家組成的探險隊,要麼就是哥薩克雇傭軍。
任誰也沒想到,衛拉特蒙古之一的準噶爾,近年來發展如此之快,居然出現了一支熱兵器百分百覆蓋的軍隊。窺一斑而知全貌,這個部落的首領絕對是一個野心家。
沒有一個合格的軍工體係,要想武裝一支人數多達數千的現代化軍隊,那是癡心妄想。
通過大營中間緊挨著汗帳的兵器鍛造局,高聳的煉鐵房,以及製造槍管的模具,還有被俘虜的白色人種的工匠,可以得出結論。
準噶爾人會製作火槍,甚至是火炮。
僅僅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帝國軍情局工作方麵的失職,以及連串勝利帶來的膨脹後果。
這個膨脹不單單隻是前線官、兵,連帝國中樞以及帝國皇帝都已經無限膨脹到自認為已經天下無敵了。
此乃兵家之大忌。
還有就是戰馬,大營馬槽中那一匹匹尚未被帶走的高大威猛的戰馬,從俘虜的準噶爾人口中得知,這種戰馬來自遙遠的阿拉伯世界,那裡有個超級大國——奧斯曼帝國,控製了亞歐大陸的交通樞紐。
這個國家同樣是極度善戰和敢戰的國家,其精銳的騎兵、步兵都是非常能打的,否則那些吃癟的歐羅巴國家也不至於死命的發展航海技術,從而得以繞開奧斯曼於亞洲的部落交易他們迫切需要的香料等作物。
這種戰馬叫做阿拉伯馬,成年阿拉伯馬一般體高在1.4至1.5米之間,體重約為400至500公斤。它們的頭形輕俊,前額寬廣,背腰短而有力,體型結構勻稱優美。四肢細長,肢勢端正,肌腱發達,蹄質堅韌。毛色主要為棗紅、灰色和栗色,純種阿拉伯馬的被毛柔軟如絲,沒有花毛、斑毛或駁毛,皮膚總是黑色的。
它們的優點是超凡耐力:阿拉伯馬骨骼結構獨特少一節脊椎和一根肋骨),胸圍深、鼻孔大,使其在長途奔跑中消耗更少資源。這種生理特征使其成為耐力賽的統治者,曾穿越沙漠傳播文明。
高智商與溫順性格:與人類長期共處培養了其聰慧、樂於取悅主人的特性,但同時保有警覺性,其觀賞性和實用性都是極佳的一種優良馬種。
當然,任何食物都有兩麵性。
它的缺點同樣明顯。
昂貴價格:純種阿拉伯馬購買價格昂貴,血統管理嚴格導致繁殖成本高。
精細飼養需求:需優質飼料、良好馬廄及專業照料,否則易出現健康問題。
最關鍵的是,其極為不耐寒。
因為他們的出生地是炎熱的阿拉伯地區,這就造就了他抗熱性極佳,以及在沙漠地區如履平地般的優點。
所以,當它們來到嚴寒的天山之後,便很難適應這裡寒冷的氣候,還極易生病。
因此,哪怕是準噶爾部落,也隻是配備了上萬匹這種阿拉伯馬,根本無法形成規模化。
而從俘虜的白人口中得知,他們是奧斯曼帝國的工匠,因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被派來天山,為準噶爾人鍛造火炮和火槍。
在他們的國度,早在兩百年前,他們有一位造炮大師名叫烏爾班的,便生產出一一件“恐怖而非凡的怪獸”烏爾班大炮。
該炮長達5米多,重17噸,炮筒厚達20厘米,口徑則高達760毫米,足以容納一位成人,所用花崗岩炮彈重達680公斤,是一門威力巨大的火器。
而且,奧斯曼帝國出現火器之後,就一直對各種火藥、武器進行改進,好讓這些武器能更符合軍隊打仗的需求。
就拿火槍來說,土耳其人不光對槍管和火藥量進行了改進,槍彈啊、彈匣這些附件也沒落下,這麼一來,火槍的精度和裝填速度都大大提高了。
土耳其人在火炮和加農炮的發展方麵,提高了這倆玩意兒的精度和可靠性,使得它們在戰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多鐸等人驚訝的發現,己方居然俘虜了對各類火器如數家珍的牛人。特彆是那位五十餘歲的工匠艾哈邁德,居然身兼了火藥、火炮、火槍製造的全能工匠。
多鐸甚至還在懷疑,這麼全能的工匠為什麼會被送到如此遙遠的準噶爾草原。
最後,從聊天中得知,之所以艾哈邁德會來到遙遠的準噶爾草原,原來是因為他在國內得罪了貴族,一時之間無地方逃的他,正好碰到了來自準噶爾的商隊,在簡單的一番自我介紹之後,他順利的搭上了商隊的馬車,一路被送到了伊犁河穀。
如他這般不得誌的工匠,整個準噶爾部落有著近百人。
多鐸頓時陷入了沉思。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