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天的緊張磋商和精心布置,朱由校終於下定決心,下達了一係列重要命令。
首先,他指示軍情局派遣一批近年來在中亞地區招募的精英特工前往南歐烏克蘭地區。這些特工將肩負重任,巧妙地挑起當地各個勢力之間的矛盾。他們的目標是哥薩克人、克裡米亞突厥人、波蘭立陶宛聯邦、沙俄以及奧斯曼帝國等勢力。這些國家之間本就存在著錯綜複雜的矛盾和利益衝突,隻需稍稍煽動,便可讓這個火藥桶再次爆炸。一旦衝突爆發,各方必將陷入混戰,自顧不暇,從而有效地牽製住沙俄人的精力。
最為關鍵的是,朱由校並不希望他們因為自己的到來而走上聯合抵抗大明帝國的道路,如此一來,他要想成功的拿下沙俄,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其次,朱由校命令派出另一批哥薩克人前往頓河哥薩克人活躍的區域以及沙俄全國各地。這些哥薩克人將充當煽動者的角色,鼓動當地的農奴起來反抗沙俄的暴政。無論是現在的沙俄還是哥薩克酋長國,其政體都依然停留在過時的農奴製度階段。在這種製度下,百姓和牧民毫無私產可言,他們的一切都歸奴隸主所有。相比之下,大明所代表的先進製度和理念無疑是這些被壓迫者的福音,能夠給予他們自由和尊嚴,大明是來引領他們的民族走向獨立富強的真正領導者。
來自後世的朱由校心裡非常清楚,如果真的把沙俄人打疼,恐怕會引發沙皇的強烈反彈,甚至可能會出現全民皆兵的情況。到那時,就算大明能夠成功占領俄國,也會被此起彼伏的起義所牽製,這對於他在這裡的統治來說,絕對不是一個理想的局麵。
所以,朱由校經過深思熟慮後認為,隻有讓沙俄內部發生暴亂,然後大明再以神兵天降的姿態出現,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這樣一來,大明帝國不僅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消滅這個龐然大物,還能避免陷入無休止的戰亂之中。
為了實現這個計劃,朱由校決定兵分兩路。其中一路由多爾袞率領,直接撲向卡馬河沿岸的彼爾姆地區;另一路由他親自率領,直搗烏法。一旦這兩座城堡被成功奪取,大明的帝國大軍就會像兩顆釘子一樣,深深地嵌入俄國的腹地,讓沙皇日夜難眠、寢食難安。
在烏法方向,朱由校親自掛帥,率領著一支龐大的軍隊。這支軍隊由近衛第1師朱議汴部、第2師戚誠可部、113師張勇部、114師嶽文魁部、131師曹變蛟部、164師戚升可部、165師吳三桂部、124師博爾濟吉特·碩壘部等八個師組成,總兵力達到了驚人的十二萬人。
多鐸和盧象升被任命為副帥,他們將負責在戰場上的臨陣指揮。這兩位將領都是經驗豐富、智勇雙全之人,他們的存在無疑為這支大軍增添了更多的信心和實力。
與此同時,在彼爾姆方向,多爾袞也親自率領著一支強大的軍隊。這支軍隊由115、116、117、118、121、122、123、125等八個師組成,總兵力同樣不可小覷。濟爾哈朗被任命為副帥,他將協助多爾袞指揮作戰。
此外,阿濟格、趙良棟、孫有光、趙光瑞等人將作為全軍的預備隊,他們隨時準備馳援烏法和彼爾姆這兩條戰線,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
時間來到了天啟三十三年1653年)九月初一,這一天對於兩支大軍來說都具有特殊的意義。在這個重要的日子裡,朱由校和多爾袞都在緊鑼密鼓地部署著各自的作戰計劃,一場激烈的戰爭即將爆發。
九月初三,陽光明媚,秋高氣爽。在烏法方向,明軍的113師、114師、131師和164師這四支精銳部隊,如同一股鋼鐵洪流,輪流充當全軍的先鋒,一路高歌猛進,勢不可擋。
他們以雷霆萬鈞之勢,輕而易舉地攻破了十支俄軍的頑強阻攔,如入無人之境,率先抵達烏法城外十裡之地。
九月初五,朱由校率領著多鐸、盧象升等八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抵達烏法城外。他站在高處,手舉望遠鏡,凝視著城外那延綿不絕的壕溝,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冷笑。
一旁的多鐸和盧象升也同樣手持望遠鏡,觀察著城外的情況。多鐸心中暗自慶幸,如果不是戰前近衛師展現了令人瞠目結舌的火力壓製,他恐怕還會為如何以最小的代價突破敵人的壕溝防線而絞儘腦汁。
“議汴、誠可,你們二人誰願意為大軍的開路先鋒?”朱由校麵帶微笑,看著朱議汴和戚誠可,緩緩說道。
朱議汴和戚誠可對視一眼,彼此心領神會,異口同聲地高聲請戰:“末將願為大軍先鋒,替陛下奪下這座小城!”他們的聲音在空曠的原野上回蕩,充滿了決心和勇氣。
朱由校龍顏大悅,近衛師雖然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可畢竟成軍以來從未打過這種大兵團作戰。他們能夠以區區三萬兵力,麵對十多萬敵人而求戰心切,作為兩軍主帥,無疑是合格的。
“既然如此,傳朕旨意,明日七點,第1師攻東門,第2師攻西門,113師和114師負責圍堵南門和北門,朕要甕中捉鱉,哪個方向跑掉一個敵人,你們提頭來見。”朱由校赫然下令。
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上戰場,開頭炮必須要打響。他要接過祖宗“大明戰神”的旗號,徹底將這四個字由貶義詞變成褒義詞。
而烏法,就是他萬裡長征的第一步。
隨後,四支接到指令的大軍迅速從大軍中脫離而出,奔赴他們的主戰場。
而城中的菲多特·阿列克謝耶夫·波波夫侯爵,在接到大明帝國大軍抵達城外的消息,第一時間便來到城牆上,舉起望遠鏡。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他一跳。他感覺自己有些老眼昏花了,他居然看到了代表大明帝國至高無上的金黃色龍旗在城外高高飄揚。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