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雙雄隕落
華夏曆620年,秋,洛陽城外。
暮色四合,洛水泛著血色粼光。李世民勒馬高崗,遠眺洛陽城頭飄搖的“鄭”字大旗。這座曆經東漢、曹魏、北魏的千古雄城,如今被唐軍的連營鐵壁圍得水泄不通。秋風掠過玄甲軍的旌旗,發出裂帛般的聲響。
“殿下,王世充又派使者來了。”副將丘行恭低聲道,“仍是求和,願割讓洛陽以西所有州縣。”
李世民唇角微揚,眼中卻無半分笑意:“三個月前,他在洛水對岸與我隔河叫陣時,可不是這般嘴臉。”他猛地攥緊馬鞭,“告訴他,要降便開城門跪迎,否則——”
話音未落,洛陽北門突然傳來一陣騷動。眾人循聲望去,隻見數十名衣衫襤褸的百姓被鄭軍驅趕到城牆邊緣,哭嚎聲隨風飄來。
“王世充瘋了!”程咬金怒目圓睜,“竟拿百姓當肉盾!”
李世民眸色驟冷,突然奪過身旁親衛的鐵胎弓,挽弓如滿月。箭矢破空而去,精準射斷城頭懸吊百姓的繩索。在鄭軍驚慌的呼喊聲中,他寒聲下令:“傳令三軍,繼續圍城!凡有百姓逃出,一律放行接應。至於王世充……”他轉頭看向沙盤上插滿唐軍小旗的洛陽模型,“我要讓他親眼看著自己的江山土崩瓦解!”
洛陽城內,鄭王府。
燭火搖曳,映照著王世充鐵青的臉。他手中軍報已被捏成齏粉,碎屑從指縫簌簌落下。
“鄧州降了……管州降了……連滎陽楊慶這個老匹夫也敢叛朕!”他暴怒掀翻案幾,青銅酒樽砸在柱上,濺起一片猩紅,“朕待他們恩重如山,他們竟敢……”
殿下群臣噤若寒蟬。內史令長孫安世硬著頭皮上前:“陛下,如今唯有向河北竇建德求援,或可……”
“竇建德?”王世充冷笑,“他巴不得朕死!”
長孫安世壓低聲音:“可眼下,除了夏王,天下還有誰能與李世民一戰?”
殿內死寂,唯聞更漏滴答。良久,王世充頹然坐回龍椅,嗓音沙啞:“去吧……帶上傳國玉璽的拓本,告訴竇建德,若肯出兵,朕願與他共分天下!”
河北,洺州,夏王宮。
竇建德展開王世充的求救信,嗤笑一聲:“當年朕邀他共擊李唐,他笑朕癡心妄想。如今窮途末路,倒想起‘唇亡齒寒’了?”
謀士劉彬撚須道:“大王,唐軍圍洛陽三月,師老兵疲。我們若此時南下,既可坐收漁利,又能賺個‘救鄭’的美名。”
竇建德眯眼望向南方,忽而拍案:“傳令!起兵十萬,三日後南下虎牢關!”他抓起案上羊皮地圖,指尖重重按在洛陽與虎牢之間,“李世民既要洛陽,朕便送他一場圍城打援!”
虎牢關外
李世民望著斥候送來的軍報,眸中精光暴漲:“竇建德果然來了!”
帳內諸將嘩然。徐世積沉聲道:“我軍圍城日久,若再分兵迎擊竇建德,恐王世充趁機突圍。”
“不。”李世民突然抓起炭筆,在羊皮地圖上劃出一道弧線,“李靖繼續圍困洛陽,其餘將士隨我北上虎牢!”他筆鋒一頓,狠狠戳在虎牢關外三十裡的汜水河畔,“我要在這裡,讓竇建德的十萬大軍灰飛煙滅!”
汜水東岸,風雪怒號。
竇建德望著對岸唐軍營寨,眉頭緊鎖。探馬剛剛稟報:李世民竟隻帶三千玄甲軍先行抵達!
“大王,此乃天賜良機!”大將王琬激動道,“李世民驕兵冒進,我軍當即刻渡河擊之!”
竇建德尚未答話,忽聽對岸鼓聲震天。但見一騎白馬踏破風雪而來,馬上之人銀甲紅袍,正是李世民!
“竇建德!”李世民單槍匹馬立於河岸,聲如雷霆,“你本河北豪傑,何苦與王世充這等弑君篡位之徒為伍?若肯歸降,我以項上人頭擔保,許你國公之位!”
竇建德放聲大笑:“李世民!你兄弟不過是趁亂竊取關中的鼠輩,也配招降朕?”
話音未落,李世民突然彎弓搭箭——
“嗖!”
白羽箭貫穿百步,竟將夏軍帥旗繩索一箭射斷!繡著“夏”字的旌旗轟然墜落,十萬大軍一片嘩然!
“殺——!”
唐軍陣中驟然響起震天喊殺聲。玄甲鐵騎如黑色洪流衝過汜水,更可怕的是,夏軍側翼竟同時揚起唐軍旌旗——原來李世民早令徐世積率輕騎繞至敵後!
血戰持續到日落。當竇建德被五花大綁押到李世民麵前時,他的鐵甲已被鮮血浸透。
“竇公,可還有話說?”李世民居高臨下問道。
竇建德仰天慘笑:“早知你善用奇兵……隻恨未在七年前漳南起兵時,先滅了你李唐!”
洛陽城頭,絕望終局。
王世充望著北方漸近的唐軍隊伍,瞳孔驟縮——被押在隊伍最前的,赫然是蓬頭垢麵的竇建德!
“天亡我也……”他顫抖著摘下冠冕,玉珠墜地迸裂。當夜,洛陽城門轟然洞開,鄭國君臣素服出降。
李世民策馬入城時,朝陽正刺破雲層。他望著殿前跪伏的王世充,輕聲道:“當年楊廣在此奢靡亡國,今日你二人又在此俯首……可知為何?”
不待回答,他已縱馬掠過,唯有冷語飄在風中:
“因為這天下,終究要歸於民心。”
華夏曆621年,唐軍一戰擒雙王,天下震動。
此刻,長安太極殿內的銅壺滴漏,正指向天下一統的刻度。
喜歡探唐:書荒自己寫,與眾共賞之請大家收藏:()探唐:書荒自己寫,與眾共賞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