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采納了李斯的謀略,派大批說客帶著金玉珍寶去各國遊說賢臣良將。多送寶物錢財去收買他們,如不能收買的,就派刺客殺了他們,離間諸侯國的君臣關係。李斯的這一輪操作,削弱了諸侯國的軍政能力。隨後秦始皇派大將王翦為主將,桓??為副將率領秦軍攻打趙國的鄴邑,沒有攻打下來。隻奪取了九座附城邑。接著去攻打閼與橑揚,當奪取了鄴,安陽後。因連續作戰,軍士疲憊,不得不休整,便令桓??統領全軍駐守鄴城。
正好在這時,韓國人鄭國以修築渠道為名,來到秦國做間諜。其實韓國人鄭國為秦修築水渠,對秦國的農業發展是有好處的,隻要有了水,農業生產就有了保障。而鄭國的真實目的是要消耗秦國的經濟,修水渠是個燒錢的活,把錢用在修水渠上,就沒有錢去討伐各國了。可不久鄭國就被發現了,秦國的王族和大臣都向秦王勸諫說:其他諸侯國來侍奉秦王的人,都是為他們的國君來離間秦國君臣的,請求大王把客卿一律驅逐,不要叫他們來禍禍秦國了。李斯也在被驅逐之列。
李斯聽到了官員議論驅逐客卿,就上書給秦王,大意是:秦要驅逐客卿是大錯特錯的決定。秦國能有今天的強大,是得益於客卿的幫助下完成的。當年秦穆公重用西戎的由餘,從楚國贖回百裡奚,又從宋國請來蹇叔,他們都不是秦人,卻輔佐秦穆公西戎稱霸。
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人民因此殷實興盛,國家因此富足強大。百姓願意為國家效力,打敗了楚國,魏國,奪取了千裡沃野,至今政治安定國家強盛。
秦惠王用張儀的謀略,奪取了三川地區,向西吞並了巴蜀,向北占領了上郡,向南攻占漢中,囊括九夷,向東占據了險要的成皋,並進一步瓦解了六國的合縱聯盟,使四方諸侯歸順秦國。
秦昭王重用了範雎,解除了太後,穰侯特權,驅逐了秦權貴回自己的封地,使秦昭王的王權得以實至名歸。並主張遠交近攻,逐步蠶食諸侯國的土地。假如這四位君主拒絕客卿而不重用他們,秦國是不可能有今天的如此強大,客卿有哪一點對不起秦國呢?
秦國的出產是很有限的,可大王所享受的一切,哪一樣不是各諸侯國所奉獻的。美玉,珍珠,和氏璧,夜明珠,千裡馬,犀角,象牙,夜光璧。就連大王後宮美女,不都是各國進獻給大王的嗎?
秦國的音樂醜陋不堪,敲打著瓦壇,瓦罐,彈著秦箏,演奏者不時拍著大腿,嗚嗚叫喊,這才是秦國的正宗音樂。而大王拋棄了秦國正宗音樂,去欣賞其他國家的音樂。看來大王所看重的是其他諸侯國的美女,音樂,珍珠,寶玉。所輕視的是天下人才,這樣怎麼可以統一天下,征服諸侯。
秦王看了李斯的奏書,便廢除了《逐客令》恢複了李斯的官職,采納並實施李斯的策略,加速了兼並六國的速度。李斯的官職升為廷尉。李斯勸諫秦王說:應該先攻取韓國,以此來震懾其他國家。
秦大兵壓境,韓王很是擔心,便與韓非謀劃如何削弱秦國。韓非子說:要使韓國強盛,首先要修明法製,使治理國家有法可依。任用賢能之士,使國家法度得以實施。
韓王沒有采納他的主張,韓非子見韓國國勢漸漸衰弱,而韓王又不采納自己的主張,感到很無助,就寫下了《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著作。有人把韓非子的書傳到秦國,秦王看了《孤憤》《五蠹》等書,慨歎說:哎呀,我要是能見到此人,就死而無憾了!
李斯說:這些書是我的同學韓非寫的,現在韓國,韓王並沒有重用韓非子。
秦王問李斯:韓非子的才能如何?
李斯回答:在我之上。
秦王立即攻打韓國,並告訴韓王:把韓非子送來秦就撤兵。
韓王見情勢危急,便把韓非子送於秦王。秦國果然撤兵了。
秦王很喜歡韓非子,準備重用他。李斯嫉妒韓非子,在秦王麵前詆毀他說:韓非子是韓國的王族成員,他一定會幫助韓國,而有害於秦國,這是人之常情。將來放他回去,就給秦埋下了禍患啊。不如給他加個罪名,依法處死他。
秦王認為有道理,就下令把韓非子關押起來,李斯派人給韓非子送去毒酒,讓他自殺。韓非子想見秦王申訴,秦王不見,韓非子隻好喝下毒酒自殺了。
喜歡話說史記請大家收藏:()話說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