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完成了他的統一大業,大秦彰顯新氣象,集中表現在工程建築上。始皇帝認為鹹陽都城宮廷窄小,不能彰顯大國風範,決定在周朝的豐城與鎬城之間建立大秦都城。先在渭水南岸上林苑中,建前殿,因這個地方叫阿房,所以前殿命名為阿房宮。
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阿房宮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建成後上麵可容一萬人,高度可達五丈。四周建有天橋,跨過渭水,直通鹹陽。光在關中修建宮殿三百餘座,關中以外修宮殿四百餘座。石材取於驪山以北,木料從蜀地與荊地運回。在修建阿房宮的同時,在驪山修建的始皇帝陵墓也在加緊修建中。始皇帝從全國征調囚徒七十多萬人,為他修建阿房宮與驪山陵墓。
阿房宮的工程可以說是空前絕後,而驪山陵墓更是登峰造極,令後世帝王望塵莫及。始皇帝即位後,就開始了驪山陵墓建造工程。剛開始主要是選址,設計陵墓工程,施工人員也不是很多,工程進度很慢。始皇帝統一天下後,從全國各地征集來七十多萬囚徒。一部分囚徒去建造阿房宮,大部分囚徒留在驪山建造陵墓。
陵墓的工程浩大,鑿地三重泉水的深度,幾乎把驪山挖空了。冶煉銅水灌注填塞縫隙,使地下水不能湧進陵墓,再把外棺逐次放進去。把整個陵墓建造成一座大型宮殿,並設置了百官位次,與皇宮無二。把珍稀的器物,珍貴的寶物,裝點整座宮殿。除宮殿外,並設有園林,擺放有各種奇石,怪木,數也數不清。
陵墓中存放這麼多的寶物,為防止盜墓賊,工匠們設計了各種機關,控製的弓箭,安放在地宮的各個角落,如有人一旦進入地宮,就會自動發射,擊殺賊人。
地宮裡有用水銀灌注的百川,江河,大海,用機器傳遞灌注輸送,使之不停的流動。頂壁裝有天文圖像,下麵置有地理圖形。用娃娃魚的油脂做成火炬,很久也不會熄滅。浩大的地宮工程,始皇帝從即位便開始啟動,動用幾十萬的民工,一修就是幾十年,直到始皇帝死才算完成。
始皇帝從極廟開通道路,直達驪山,又修從鹹陽到驪山直道,兩邊築有夾牆的甬道,方便了始皇帝的出行,減少了一路顛簸之苦。為了巡視郡縣方便出行,始皇帝決定在全國範圍內修築道路。先修一條由九原直達雲陽的主乾道,在由主乾道與各郡縣相連,形成了全國範圍的公路網。
始皇帝要求,主乾道必須要筆直貫通。這一要求增加了修路的難度,遇到了高山,要把山峰削平了,遇到了河穀,要把河穀墊平了。由於工程浩大,幾乎每個家庭都要出一個民工,如敢違抗王命,便會受到刑罰。因始皇帝殘暴,老百姓敢怒不敢言,而心生怨恨。積怨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爆發惡性事件。
直道沒有修完,更重的工程又開始修築,這便是修長城。始皇帝在西北邊塞驅逐匈奴,從榆中沿黃河以東直至陰山,設置了三十四個縣,為了避免匈奴的侵擾,沿黃河修築長城做為要塞,來阻擋匈奴南侵。因秦始皇的工程太多,所有男丁都被派往修直道,阿房宮,驪山陵墓,長城,因民工不夠用,始皇帝派士兵到處抓人。先征發逃避徭役的犯人,倒插門贅婿,商販,執法不正的官吏,都被派去修長城。
始皇帝到東方巡視郡縣,到達陽武縣博浪沙這個地方,遭遇了刺客襲擊,雖然沒有擊中,但始皇帝受到了驚嚇。下令捉拿刺客,刺客奔跑如飛,沒有捉到,又命令大範圍搜捕,也沒有搜捕到,此次刺殺案不了了之。
始皇帝剛統一天下時,老百姓看始皇帝把天下武器全搜查出來,集中銷毀,以為今後天下太平,不會受戰爭之苦,好日子就要到了。沒想到秦始皇施行的是嚴刑峻法,還有沒完沒了的建築工程,家庭中的男人基本上都被派去修建各種工程,老百姓深受其害,恨死了秦始皇。正趕上有一塊隕石落在東郡,這是天外來物,有會刻字的先生便在隕石上刻了一行字:始皇帝死而土地分。
始皇帝知道後,派禦史去審查,沒有人承認。始皇帝下令把隕石周圍的人,全部捉捕殺死了,並毀了隕石。
始皇帝嚴刑峻法,動不動就殺人,已經激起民變,時常遭到刺殺,武士不離左右,來保護始皇帝的安全,大秦江山開始動搖。
喜歡話說史記請大家收藏:()話說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