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晉楚爭戰鄭遭殃_話說史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話說史記 > 第222章 晉楚爭戰鄭遭殃

第222章 晉楚爭戰鄭遭殃(1 / 1)

晉靈公暴虐無道,謀殺相國被反殺。晉國人不同情靈公,卻擁護相國趙盾。趙盾派人將襄公的弟弟黑臀,從周朝京城接回,立為國君,就是晉成公。

成公是晉文公的小兒子,他的母親是周王室的公主。成公歸晉後,先祭拜祖宗然後即位。成公元年封趙盾為公族大夫。這一年又討伐鄭國。

鄭國聽聞晉國來伐,國君急忙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大夫子良進言:“晉強鄭弱,如今晉新君即位便興兵來犯,定是要立威。我等不如暫降,待其退兵,再尋他策。”

國君權衡再三,無奈之下隻得依言,派子良前往晉軍大營求和。子良見到趙盾,獻上厚禮,言辭懇切地表達鄭國願臣服於晉。趙盾與成公商議,考慮到此次伐鄭目的已達到,便同意鄭國歸附。

成公班師回朝。此後,成公更加倚重趙盾,趙盾也儘心輔佐成公,晉國在他們的治理下國力漸盛。然而,周邊諸國見晉國強盛,皆心懷忌憚,暗中聯合,企圖尋找機會削弱晉國,一場新的風雲變幻即將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展開。

鄭國本來是依附楚國的,在晉國強大的軍事壓力下,隻好背叛楚國,歸順晉國。楚國見鄭國背叛自己而歸順晉國,大怒決定討伐鄭國。楚國國君一聲令下,楚國大軍浩浩蕩蕩向鄭國進發。

鄭國國君得知楚國來伐,驚恐萬狀,再次召集群臣商議。大夫子良焦急道:“楚國兵強馬壯,我國難以抵擋,如今隻能再向晉國求救。”

鄭國君依言,火速派出使者前往晉國。晉成公接到鄭國求救信,與趙盾商議對策。趙盾道:“若不救鄭,恐寒了其他小國之心,日後晉國難以服眾。”

成公點頭,隨即下令出兵救鄭。晉國大軍開拔,直奔鄭國。與此同時,楚國軍隊已兵臨鄭國城下,開始攻城。鄭國軍民拚死抵抗,等待晉軍救援。就在鄭國即將支撐不住時,晉軍趕到。

晉楚兩國軍隊對峙,一場大戰一觸即發。雙方將領都深知此戰的重要性,氣氛緊張到了極點。鄭國見晉國的援軍已到,便打開城門,率軍攻打楚軍晉軍從外往裡攻,兩頭夾擊,楚軍大敗。

晉楚兩國,因為鄭國爭戰不斷。經此一役,楚國雖敗,但並不甘心就此罷休,楚國國君暗自謀劃著複仇之策。而晉國這邊,雖取得勝利,卻也損耗不小。成公與趙盾深知楚國不會善罷甘休,便開始加強國內軍備,同時與周邊友好小國鞏固聯盟。

不久後,楚國聯合了幾個受晉國威脅的小國,再次組成聯軍,向晉國挑釁。晉成公果斷下令迎戰,趙盾親自掛帥出征。此次戰場選在了一片廣袤的平原,雙方排兵布陣,軍旗獵獵作響。

戰鬥打響,晉軍憑借著精良的武器和訓練有素的士兵,一開始占據上風。然而,聯軍采用了車輪戰術,輪番進攻,讓晉軍漸漸有些疲於應對。就在局勢僵持不下時,趙盾發現了聯軍後方的糧草營地防守薄弱,他當機立斷,派出一支精銳騎兵突襲。聯軍後方大亂,晉軍趁勢全麵出擊,聯軍潰敗而逃。楚國再次戰敗,不得不暫時收斂鋒芒,中原大地暫時恢複了短暫的和平。

晉成公與楚莊王是兩個大國的君主,誰也不服誰,為了爭奪霸權,雙方決定在扈邑與諸侯會盟。會盟當日,各國諸侯齊聚扈邑。晉成公與楚莊王分坐主位兩側,氣氛劍拔弩張。

晉成公率先發言,強調晉國的霸主地位,要求諸侯們唯晉馬首是瞻。楚莊王卻冷笑一聲,譏諷晉成公不過是仗著趙盾的輔佐才稍有成就。趙盾聞言,指出楚國屢次挑起爭端的不義之舉。盟會不歡而散。

這次會盟,陳國害怕楚國,沒有參加會盟。晉國派中行桓子攻打陳國。與此同時,楚國出兵攻打鄭國。晉軍為了救援鄭國,與楚軍交戰,楚軍大敗。這一年晉成公去世,他的兒子景公據繼位。

晉景公繼位後,繼續倚重趙盾等大臣。此時的晉國,雖在與楚的爭鬥中多次獲勝,但國內也積累了一些矛盾。趙盾深知,要讓晉國長治久安,不僅要應對外部威脅,更要解決內部隱患。他開始著手整頓吏治,打擊貪汙腐敗,減輕百姓賦稅,晉國百姓生活逐漸安穩。

楚國那邊,楚莊王並未因多次戰敗而氣餒,反而更加勵精圖治,廣納賢才,加強軍事訓練。他暗中觀察晉國的動向,等待再次出擊的時機。

鄭國處於晉楚兩大強國之間,左右為難。國君為求自保,一邊討好晉國,一邊又不敢得罪楚國。這種騎牆的態度,讓晉楚兩國都對鄭國心懷不滿。

晉景公三年,楚莊王包圍了鄭國,鄭國向晉國求援。晉國派荀林父率領中軍,士會率領上軍,趙朔率領下軍,郤克、欒書、先縠、韓厥等晉國有名望的將前往鄭國救援。晉軍到達黃河邊,所說楚國已經迫使鄭國投降了,鄭伯赤著上身與楚國結盟,楚國就撤回了。

荀林父見鄭國投降,楚軍已撤,就想班師回朝。先縠說:我們是來救援鄭國的,不到鄭國沒法向國君交待。荀林父無奈,隻得下令全軍跟進。楚莊王得知晉軍前來,一麵派使者與晉軍假意講和,麻痹晉軍;一麵暗中調兵遣將,準備給晉軍致命一擊。

晉軍內部對於是否與楚軍決戰意見不一,就在猶豫不決之時,楚軍突然發動攻擊。晉軍大敗,士兵們退到黃河岸邊,爭船渡河,手扶著船舷想登船,那些先登船的士兵怕船翻,拔出寶劍亂砍,不少手指被砍斷落在船裡。被砍掉手指的士兵落入黃河被水衝走了。

晉軍雖英勇抵抗,但因內部意見分歧,指揮不夠統一,漸漸處於下風。鄭國見晉軍不利,轉而投向楚國,在一旁落井下石。晉軍腹背受敵,傷亡慘重,荀林父隻得下令退兵。這一戰,楚莊王終於打敗了晉國,占據霸主之位。

喜歡話說史記請大家收藏:()話說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的每個世界主角都有病怎麼辦 日月雙輝 第五人格:各自安好 快穿: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輪回樂園:我就做個菜也算違規? 全網膜拜!反詐女王帶崽霸榜熱搜 約戰,選我當主角?大可不必! 七零嬌嬌嫁糙漢,洗白幼崽致富忙 僵屍:我是屍王 臨危受命,血戰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