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厲公被囚禁六天後,欒書、中行偃殺死了他,用一輛車做陪葬草草淹埋,晉厲公的時代便結束了。
公子周的祖父是晉襄小兒子,沒能繼位,號稱桓叔,桓叔生下惠伯談,談生下公子周。公子周說:“祖父、父親都沒有繼位,在周朝避難,並客死在周。自以為已經遠離了權力中心,從沒敢想過回晉當國君。”
是智罃迎接公子周歸晉,晉大夫盟誓擁立公子周為國君,就是晉悼公。晉悼公說:我能成為晉君,是大夫們不忘文公、襄公的意願而施惠於我。也憑借祖宗和大夫們的威靈得以繼承晉國的祭祀,我一定會兢兢業業的做事,大夫們也應該協助我。
大夫們聽了晉悼公這番話,紛紛跪地叩首,表示願儘心輔佐。晉悼公上位後,果然如他所言,兢兢業業處理國事。他先是著手整頓朝綱,懲處了一批貪汙腐敗的官員,提拔賢能之士,朝堂風氣為之一新。
在軍事上,晉悼公重用名將魏絳,改革軍製,提升軍隊戰鬥力。同時,他積極開展外交活動,與周邊諸侯國修好,使得晉國在國際上的地位逐漸提升。
然而,國內仍有一些勢力對晉悼公心懷不滿,暗中勾結國外勢力,企圖發動叛亂。晉悼公得知消息後,並未驚慌失措,他秘密部署兵力,等待時機。終於,在叛亂即將爆發之際,晉悼公果斷出擊,將叛亂勢力一網打儘,穩定了國內局勢。
悼公不忘舊情,尉問當年跟隨文公逃亡的這些功臣的後人,關心他們的政治前途,生活狀況,對於他們的困境給予幫助。對孤寡老人,孤兒國家負責養起來。這些都是人民所希望的,悼公逐漸取得了晉國民心。
這年秋天,對於反複無常的鄭國,大夫提議應該討伐。晉悼公陷入沉思,鄭國反複無常確實可惡,但此時貿然討伐,若周邊國家趁機而動,晉國恐陷入困境。
他召集眾臣商議,魏絳進言:“主公,鄭國雖可恨,但當下國內初穩,不宜大動乾戈。可先派使者前往鄭國,以恩威並施之策,若其能誠心歸降,便可免去一場戰事;若其執迷不悟,再興兵討伐也不遲。”
晉悼公點頭稱善,遂派使者前往鄭國。使者見到鄭君後,道明晉悼公之意,若鄭國能停止反複無常之舉,與晉國修好,晉國既往不咎;若繼續與晉為敵,晉國必將全力征伐。鄭君權衡利弊,最終決定向晉國臣服,派使者隨晉使回晉,獻上厚禮,表達歸降之意。晉國沒費一兵一卒,就使鄭國歸降,晉悼公很是高興。
可沒過多久,晉國終於發現,鄭國歸降晉是假,隻是害怕晉國討伐,內心卻是傾向楚國。這使得晉悼公很是生氣,決定討伐鄭國,不打服鄭國決不罷休。晉悼公厲兵秣馬,命魏絳為主帥,率精銳之師浩浩蕩蕩殺向鄭國。
鄭國得知晉軍來犯,急忙向楚國求救。楚國國君本就不願看到晉國日益強大,當下便派大軍馳援鄭國。晉軍與鄭、楚聯軍在邊境相遇,一場大戰一觸即發。魏絳深知此次對手強大,他巧妙排兵布陣,先以小股部隊誘敵深入。
鄭、楚聯軍果然中計,追入晉軍埋伏圈。刹那間,晉軍萬箭齊發,喊殺聲震天。聯軍頓時陣腳大亂,死傷無數。然而,楚將十分勇猛,迅速穩住局勢,組織反擊。雙方陷入膠著,戰事異常慘烈。晉悼公親臨前線鼓舞士氣,晉軍士氣大振,越戰越勇。經過數日激戰,鄭、楚聯軍漸漸不支。最終,鄭國被迫再次求和,楚國也無奈撤兵。晉國大獲全勝,鄭國真的歸降了晉。
晉悼公用了一個魏絳,就使晉國強大起來,悼公認識到用人的重要性,在朝會上,鼓勵大臣推薦有用之才報效晉國,祁傒推薦解狐,悼公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為什麼要推薦仇人為官呢?”
祁傒回答道:“主公問的是誰可為官,並非問誰是我的仇人。解狐雖與我有私仇,但他確實有才能,能夠勝任官職,為晉國效力,我不能因私廢公。”
晉悼公聽後,點頭稱讚祁傒的公正無私,當下便決定任用解狐。然而,解狐在得知是祁傒推薦自己後,心中十分感動,可此時他卻身患重病,自知時日無多,便向晉悼公上書,推薦祁傒之子祁午接替自己。
晉悼公再次詢問祁傒的意見,祁傒說:“祁午確實有能力,主公可放心任用。”
晉悼公遂任命祁午為官。此事傳出,晉國上下皆稱讚祁傒“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在晉悼公的賢明領導與眾多賢才的輔佐下,晉國愈發強盛,成為諸侯中的霸主,周邊各國紛紛來朝。
晉悼公十一年,這時的晉國已經很強大了,悼公說:從我任用魏絳以來,九次會合諸侯,與戎、狄和解,這些都是魏子的功勞。為表彰魏絳的功勳,悼公送給魏絳一支樂隊。魏絳推辭再三,才接收過來。
晉國強大了,各諸侯國都歸附晉國,唯有秦國不表示友好。時常騷擾晉國邊境,就在這年秦國攻取了晉國的櫟邑。晉悼公很生氣,決定發兵討伐秦國。晉悼公迅速召集眾臣商議伐秦之策。魏絳諫言:“秦雖挑釁,但長途征伐,我軍恐有疲憊之險,可聯合諸侯一同出兵,壯大聲勢。”
晉悼公采納此計,即刻向各諸侯國發出邀請。各諸侯國因晉國強盛,且都曾受秦國侵擾,紛紛響應。
晉悼公親率晉軍,聯合諸侯之兵,浩浩蕩蕩殺向秦國。秦軍沒想到晉國會聯合諸侯來攻,頓時慌了陣腳。晉軍與諸侯聯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逼近秦國都城。秦君見狀趕緊組織秦軍抵抗,晉國派六卿統領諸侯們,討伐秦國誌在必得。
晉軍渡過涇河,秦軍被打的慘敗。把秦軍追過棫林才離開。經此一戰,晉國聲威大震,晉國的霸主地位更加穩固。就在這一年冬天,悼公去世,他的兒子平公彪繼位。
喜歡話說史記請大家收藏:()話說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