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餘祭在位十七年去世,遵照先王遺囑,傳位於弟弟餘昧。餘昧在位四年,沒有什麼作為,便去世了。餘昧想傳位於弟弟季劄,季劄為了避讓君位逃離了吳國。
國不可一日無君,吳國大夫商議,立誰為君比較合適。有大夫提議說:“先王有遺囑,哥哥死後由弟弟繼位,一定要傳位給季劄。可是季劄逃走了,吳王餘昧就是兄弟中最後當國君的人,現在吳王死了,他的兒子應該是最合適的人選。”
於是餘昧的兒子公子僚,被擁立為吳王,就是吳王僚。
前吳王諸樊的兒子公子光,對大夫們擁立公子僚為國君很有意見。公子光一直認為:父親兄弟四人依次相傳,現在應該傳給季劄,但季劄不想當國君逃走了。我父親是最先被立為王的,季劄不願接受王位,那便應該傳給我。”
公子光明著要在朝中樹立威望,暗中卻在招賢納士,準備刺殺吳王僚。
公子光為了在朝中建立威望,請求吳王僚率兵伐楚,公子光對王僚說:“當年楚靈王無故率兵攻打吳地朱方,殺死了吳國貴客慶封,事情發生十多年了,楚國一直沒有道歉,應該討伐。”
吳王僚同意了公子光的建議,吳王僚二年,令公子光率兵討伐楚國。公子光領命後,精心籌備,率領吳軍浩浩蕩蕩地向楚國進發。一路上,他治軍嚴謹,與士兵同甘共苦,贏得了將士們的擁戴。
楚軍知道吳軍前來攻城,便主動出戰,吳軍大敗,並把先王的戰船也給弄丟了。公子光害怕了,怕因此獲罪。公子光親率精銳繞到楚軍後方,突然發動攻擊。楚軍腹背受敵,頓時大亂。公子光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吳軍士氣大振,一舉擊敗了楚軍,奪回了先王的戰船。
此役,吳軍繳獲了大量的輜重糧草,還斬殺了多名楚國將領。消息傳回吳國,舉國歡騰。吳王僚大喜,對公子光的能力更加認可,在朝堂上對他大肆嘉獎。公子光一戰成名,為吳國人所稱道。
吳王僚八年,公子光提議討伐陳國蔡國,理由是當年楚靈王聯合諸侯攻打朱方城時,陳國、蔡國出兵最多,事後也沒有向吳國謝罪,必須討伐。吳王僚同意了,便令公子光率兵討伐陳、蔡。公子光再次領命出征,他深知這又是一次樹立威望的好機會。
行軍途中,他仔細分析陳國和蔡國的局勢,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到達陳、蔡邊境後,公子光並沒有急於進攻,而是先派出使者去勸降。陳、蔡兩國國君以為吳軍不過是虛張聲勢,拒絕了勸降。公子光見勸降不成,便下令發動攻擊。
他指揮若定,吳軍攻勢如潮,很快就突破了陳、蔡聯軍的防線。陳、蔡兩國沒想到吳軍如此勇猛,頓時陣腳大亂。公子光乘勝追擊,一路勢如破竹,陳國和蔡國軍隊節節敗退。經過幾場激烈的戰鬥,陳、蔡兩國被迫求和,答應向吳國割地賠款,並向吳國謝罪。
當初楚國邊城卑梁氏少女與吳國邊城女子爭搶桑葉,打了起來,因兩國相鄰,邊界劃分不清,兩夥女人都說對方搶采本國桑葉,不肯相讓,便撕打起來。楚邊城卑梁氏,把這件事告報給邊邑長官。
楚邊邑長官性格比較莽撞,帶著軍隊把吳國邊邑給滅了,引起了兩國紛爭。吳王很生氣,詔令公子光率兵討伐楚國。公子光領命後,迅速集結軍隊,準備再次出征楚國。這一次,他深知楚國實力不容小覷,於是更加謹慎地謀劃戰略。他一麵派遣細作深入楚國境內,刺探軍情;一麵與吳國的謀士們反複商討作戰方案。
在出征途中,公子光意外得知楚國為應對此次戰爭,聯合了周邊幾個小國一同對抗吳國。麵對這一突發情況,公子光並未慌亂。他當機立斷,調整戰術,決定先分化瓦解楚國與小國的聯盟。
公子光派人暗中聯絡那些小國,向他們曉以利害,承諾隻要他們退出聯盟,吳國不僅不會為難他們,還會給予一定的好處。部分小國經不住誘惑,果然動搖了與楚國的聯盟。
公子光趁楚國與盟友出現間隙之際,果斷發動攻擊。吳軍士氣高昂,奮勇殺敵,一舉突破楚國的防線。楚國軍隊大亂,節節敗退。公子光乘勝追擊,一路勢如破竹,攻取了楚國居巢、鐘離兩座縣城。此次戰役,公子光再次為吳國立下赫赫戰功,他的威望在吳國進一步提升。
公子光帶著勝利的消息班師回朝,吳王僚對他更加器重,賞賜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和土地。公子光表麵上感恩戴德,內心卻更加堅定了奪取王位的決心,他繼續暗中籌備著刺殺吳王僚的計劃。
吳王僚五年,楚國臣子伍子胥的父兄,遭奸臣陷害至死。伍子胥逃亡吳國,伍子胥先勸說吳王僚攻打楚國。公子光說:“子胥的父兄都是被楚王殺害的,他勸你伐楚是為了給父兄報仇,對吳國並無好處。”
伍子胥這時才明白,投靠王僚是不可能為父兄報仇雪恨的。聽說公子光有奪取王位的野心,便想借助他的力量為自己報仇。於是,伍子胥去拜見公子光,投向公子光門下。向他陳述了自己的遭遇和複仇的決心。
公子光聽後,覺得伍子胥是個人才,便將他收為門客。伍子胥為公子光出謀劃策,四處尋訪勇士。不久,伍子胥找到了一個名叫專諸的勇士,此人武藝高強,且重情重義。公子光見到專諸後,對他十分賞識,待他如上賓,還給予他豐厚的待遇。
專諸被公子光的誠意所打動,答應為他效命。公子光見時機逐漸成熟,便加快了刺殺吳王僚的計劃。他與伍子胥、專諸等人秘密商議,製定了詳細的行動方案,隻等一個合適的機會,便要發動致命一擊,奪取那至高無上的王位。
喜歡話說史記請大家收藏:()話說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