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一邊施針,一邊解釋:“此乃‘痛痹十三針’,通經絡、止疼痛。但大帥需切記,三日內不可沾冷水,不可動怒,更不可飲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飲酒?”李重進瞪大雙眼,“先生這是要某的命!”
“若想多活十年,便忍忍。”張仲景從藥囊中取出一團青黑色藥膏,“此為‘拔毒生肌膏’,以地榆、黃柏、血竭等十餘味藥材熬煉而成,可祛腐生新。”
藥膏敷在傷口上,清涼之感蔓延開來。李重進低頭看著張仲景專注的神情,忽然想起坊間傳聞:這醫者曾在長沙瘟疫中,以一人之力挽救數萬生靈。
“先生為何對某如此上心?”他忽然問道,“某不過一粗人,死不足惜。”
張仲景抬頭,目光如炬:“在貧道眼中,眾生平等。大帥乃國之棟梁,若有閃失,陛下失一臂助,百姓失一屏障。”
帳外忽然傳來馬蹄聲,柴榮的聲音隨之響起:“老黑傷勢如何?”
李重進剛要起身,被張仲景按住:“陛下勿驚,大帥需靜臥。”
柴榮走進帳中,見李重進腹部敷著藥膏,不禁皺眉:“老黑,你何時才能學會小心?”
李重進咧嘴一笑:“陛下放心,某這身子骨,再打十年仗也無妨!”
張仲景卻正色道:“陛下,大帥需靜養十五日,期間不可騎馬、不可負重。蜀地山路險峻,還望陛下另派良將督軍。”
柴榮沉吟片刻,點頭道:“便依先生所言。老黑,你且安心養傷,待痊愈後,朕還有更重要的差事交予你。”
李重進雖心有不甘,卻也知拗不過二人,隻得悶悶點頭。張仲景趁機取出一卷《養生篇》,遞予李重進:“大帥閒時可讀一讀,其中有‘導引術’圖解,可助你恢複元氣。”
李重進接過書卷,見上麵畫著各種稀奇古怪的姿勢,不禁啞然失笑:“先生莫不是讓某學婦人舞弄拳腳?”
“此乃華佗道長獨創的五禽戲,”張仲景解釋道,“仿虎、鹿、熊、猿、鳥之勢,可強筋健骨。當年貧道在南陽,常以此術療愈百姓頑疾。”
柴榮見狀,笑道:“老黑,你若學好了,日後戰場上耍上一套,定能嚇破敵膽!”
帳中響起一陣輕笑,李重進望著手中的書卷,忽然覺得這醫者的囉嗦,竟也透著幾分關切。他暗自打定主意,待傷愈後,定要好好研習這五禽戲,不為彆的,隻為不讓陛下和先生再為他操心。
是夜,醫帳外傳來更夫打更的聲音。李重進望著帳頂,聽著遠處傳來的鼾聲,忽然想起張仲景說的“傷病如猛虎”。他摸了摸腹部的藥膏,喃喃自語:“看來,某真的老了啊。。。”
卻不知,帳外的張仲景正與柴榮低聲交談:“陛下,李重進雖勇猛,但心性急躁,需有人時時提醒。蜀地之戰,宜用沉穩之將,如趙匡胤。。。”
柴榮點頭,目光望向夜空:“先生所言極是。十年開拓,朕身邊的老將們,也該歇歇了。”
醫帳內,李重進翻看著《養生篇》,在“熊戲”圖解前停住,忽然咧嘴一笑——待他傷愈,定要讓趙匡胤看看,這粗人耍起五禽戲來,是何等威風。
顯德十一年春,後蜀軍心難以為繼,君臣開城投降,柴榮率軍入成都。
百姓夾道歡迎,手中捧著香燭,感謝“大周救民於水火”。張仲景在隊伍中,見百姓麵有菜色,急忙命人分發“健脾散”,並設立粥棚。
是夜,柴榮在蜀王宮宴請群臣,望著殿上奢華的裝飾,不禁感慨:“孟昶若將此心用在治國上,何至於此?”
張仲景舉杯道:“願陛下以孟昶為戒,親賢臣,遠小人。”
柴榮一飲而儘:“先生放心,朕定當牢記。”他忽然指著殿外的明月,“待西南平定,朕要在這蜀地設立‘茶馬司’,讓中原的絲綢、茶葉,換得吐蕃的良馬、藥材。”
張仲景撫掌稱善:“此計若成,不僅能強兵,亦可富民。陛下之雄才大略,真乃千古罕見。”
宴會結束後,柴榮獨自登上城樓,望著蜀地的山川河流,喃喃自語:“十年開拓,已得大半。先生,剩下的十年,朕要讓這天下,再無戰亂。”
暗處,張仲景望著帝王的背影,心中感慨——他深知,柴榮的理想太過宏大,即便有十年光陰,也未必能全部實現。但此刻,他唯有竭儘全力,助這位明君走得更遠。
喜歡選英雄改變曆史?等等,我先逝逝請大家收藏:()選英雄改變曆史?等等,我先逝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