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大吳商稅則例》載:"榷場抽稅須憑引由勘合,詳注茶品產地、采摘時日、斤兩數目,與稅單騎縫鈐印。若有司私改抽分、強按手印,許茶農持單直赴都察院,禦史台可拘提主官嚴鞫,按"蠹國害民"律論處,贓銀滿貫者立決。"
白發星星筋力衰,種田猶自伴孫兒。
官苗若不平平納,任是豐年也受饑。
永熙六年孟夏,廬山棲賢穀榷場的飛簷漏下碎金般的日光,青石板上的積水映著晃動的雲影,像極了老茶農王順昌眼中閃爍的淚光。謝淵扶著老人跨過半尺高的門檻時,感受到他瘦骨嶙峋的手腕在袖中顫抖,比那年在滁州扶著餓死的災民時,還要輕上幾分。
榷場正堂的"公明正大"匾額斜掛著,漆皮剝落處露出"便民"二字的殘筆,仿佛對眼前的景象發出無聲的諷刺。謝淵攙住王順昌欲跪的身軀,將他按在竹椅上,注意到老人掌心的半月形老繭深深陷入椅把——那是三十年采茶磨出的印記,此刻卻與稅單上的指印嚴絲合縫。
"老人家,看看這張稅單。"謝淵的聲音放得極輕,唯恐驚碎老人眼中好不容易聚起的光芒。王順昌渾濁的瞳孔驟然收縮,枯枝般的手指突然攥緊桌沿,指節泛白:"這手印......是春生的!"喉間泛起的哽咽像生鏽的茶篩,"去歲清明前,他們把他按在這印泥上,他剛從茶壟回來,指甲縫裡還嵌著新抽的茶芽......"
榷場大使陳用卿的算盤"啪"地摔在桌上,算珠滾落的聲音驚飛梁上燕雀:"禦史大人休聽刁民攀扯!"他肥碩的身軀擋住陽光,在稅單上投下陰影,"商稅往來自有成規,哪容得村野匹夫胡言?"
謝淵從袖中取出磁州窯茶盞,盞底尚沾著今晨采自五老峰的頭茬茶:"陳大人可知,今年頭茬茶清明後三日方開園?"清水注入盞中,他捏起稅單上的茶漬碎屑投入,茶湯瞬間泛出陳茶的暗褐,"三司仵作驗得清楚,這是去年霜降後采的老葉,如何能是清明前的新茶?"
王順昌突然劇烈咳嗽,瘦長的脊背弓成蝦米,半片茶餅從指縫間跌落。謝淵拾起時,發現餅麵壓著與稅單相同的印記——那是官印模具留下的凹痕,邊緣毛糙的撕扯痕跡,與宗人府玉牒上被篡改的記錄如出一轍。
"春生被帶走那晚......"王順昌擦去嘴角的黑血,顫抖著擼起袖口,青紫色的勒痕在陽光下觸目驚心,"他們說按個手印就放人,卻用浸過鹽水的麻繩......"老人渾濁的眼睛望向謝淵,忽然抓住他的手腕,"大人,茶農的手是采茶的,不是按血印的啊......"
陳用卿的麵色凝重,袖中算盤珠子響成一片:"禦史大人切勿被表象迷惑,此等刁民慣會......"
"慣會什麼?"謝淵突然拍案,獬豸佩撞擊桌沿發出清越的響聲,"慣會記住兒子被刑訊的每道傷痕?慣會用去年的陳茶漬偽造今年的稅單?"他將茶餅拍在陳用卿麵前,"此餅用的是廬山雲霧茶,壓製模具正是你榷場的官印,需要卑職請布政使司來驗印嗎?"
王順昌忽然從懷裡掏出片褪色的布帛,茶汁寫成的字跡在汗漬中若隱若現:"永熙五年三月初七,寧王莊田強占十八堡茶田......"謝淵的指尖在布帛上停頓——這行字的暈染痕跡,與茶棚焦頁、界石血沁形成完整的證據鏈。
"《大吳商稅則例》第二十七條載:"謝淵翻開《大吳會典》,商稅卷的紙頁間夾著片乾枯的茶芽,"強按手印、偽造稅單,按"蠹國害民"律,主官杖一百,流放三千裡;若涉及宗室莊田舞弊,罪加三等。"他的目光掃過陳用卿煞白的臉,"何況你這稅單上的雙重印信、火漆摻假,哪一條不是斬立決的罪名?"
陳用卿"撲通"跪倒,肥碩的身軀在青石板上砸出悶響:"大人饒命!小人身受寧王脅迫......每月十五,莊頭帶著蓋好印的空白稅單......"
王順昌卻盯著稅單上的印記,忽然喃喃自語:"春生他娘臨終前說,茶樹被砍了還能再種,可人心被刻了印......"老人布滿老繭的手指劃過桌麵,像在撫摸兒子的臉頰,"就再也洗不乾淨了......"
謝淵的胸口像被茶梗梗住,想起界石旁被碾爛的茶苗——它們的根須還連著故土,卻再無抽芽之日。他忽然明白,老茶農顫抖的不是雙手,而是被層層火漆封印的、對官製最後的信任。
片尾
暮色給榷場的梁柱鍍上暗紅,王順昌的咳嗽聲漸低,像片凋零的老葉墜入塵埃。謝淵望著老人袖口的靛青染漬——那是搬運冒名官糧時沾上的,與惠民倉、廬州府衙的官吏們相同的顏色,此刻卻像道傷疤,刻在大明官製的袍服上。
"大人,三司文書。"暗衛的聲音驚醒了沉思,謝淵接過黃綾,"茶漬係陳年舊葉印泥摻艾草碎屑"等字跡刺入眼簾,忽然想起泰昌帝臨終前的話:"當禦史的,要能從火漆印裡看見百姓的血。"
離開時,山風送來《采茶調》的變調,混著遠處茶農的嗚咽:"火漆紅,官印深,十抽其七斷歸程......"歌聲掠過榷場匾額,驚起幾隻寒鴉。謝淵摸著袖中王順昌的布帛,茶汁寫成的字跡已滲入肌理,像道永遠無法愈合的傷口。
他知道,前方是宗人府的玉牒、布政使司的勘合符、寧王的莊田手劄,這些本應守護百姓的官製條文,此刻卻織成密網。但老茶農掌心的半月痕、袖口的勒痕、指縫的血痕,讓他的腰杆挺得更直——禦史的使命,不正是用律法之劍,劈開這層層疊疊的火漆印信,讓陽光照進被強占的茶田,照進百姓的心頭?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