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陳寧王等謀逆案及後續事宜疏
臣謝淵,誠惶誠恐,五體投地,稽首再拜,昧死上奏:
破題
臣聞國之安如泰山,必賴奸佞儘除;朝之興若旭陽,全仗逆謀早察。今逢社稷之大變故,實不敢稍有隱諱,謹冒死奏於陛下禦前。永熙七年正月十五,風雲突變,寧王竟自縊於府邸之中,襄王亦被收押囚入詔獄,而宗正卿罪不可赦,落得滿門抄斬之下場。此等變故,如巨石投湖,波瀾驟起,牽連朝廷官員達數十人之多,朝野上下,無不為之震動,實乃關乎我朝興衰存亡之大事。
承題
於文華殿上,臣恭謹展開以十三節玉牒鏈精心拚成之輿圖。此輿圖非比尋常,每一節玉牒皆蘊含奇妙玄機,能於光影交錯間投射出與之對應的莊田虛影,仿若將天下莊田之貌儘展於眼前。當那明媚陽光透過晶瑩玉節,意想不到之事駭然呈現,廬山隱田之所在,竟清晰浮現出“謀逆”二字。臣隨即誠惶誠恐地呈上三司仵作曆經艱辛、詳查細究而成的聯合報告,其中所陳詳情,觸目驚心,令人發指。
起講
據三司仵作聯合報告所呈,“田冊火漆摻茶梗,玉牒鏈藏輿圖,三傑合謀二十載”。此“三傑”者,即寧王、襄王與宗正卿,三人利欲熏心,罔顧皇恩,狼狽為奸,暗中籌謀叛逆之舉,竟長達二十載之久。其陰謀手段之陰詭隱秘,令人防不勝防。田冊火漆之中,蓄意摻入茶梗,此乃為混淆視聽、隱匿謀逆蹤跡之狡黠伎倆;而玉牒鏈內暗藏輿圖,其用心昭然若揭,野心勃勃,妄圖憑借莊田之隱秘布局,為其謀逆大業奠定根基,達成那不可告人之狼子野心。
入題
然雖寧王自縊、襄王入獄、宗正卿伏誅,主謀似已受懲,然此案遠未終結。餘黨猶未肅清,如暗流潛藏於暗處,伺機而動;案子諸多關鍵亦未明晰,猶蒙一層迷霧,難以名狀。此等隱患,猶如芒刺在背,時刻刺痛國家之肌體;又如鯁骨在喉,阻礙國家之順暢運轉。若不加以徹底根除,必如星火複燃,成燎原之勢,危及國家之根本,動搖社稷之穩固根基。昔日前朝,不乏謀逆餘孽蟄伏待機,一朝發作,致使生靈塗炭,山河破碎,國無寧日之慘痛教訓。殷鑒不遠,吾輩豈可不察,豈可不慎!
起股
其一:謀逆之罪大惡極
寧王、襄王與宗正卿,皆出身皇族貴胄,位列朝廷顯要,本應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殫精竭慮為國儘忠,鞠躬儘瘁為民謀福。然其等卻利令智昏,喪心病狂,合謀二十載,妄圖顛覆朝政,行那大逆不道之舉。其行徑不僅辜負陛下天高地厚之信任,更將天下蒼生置於水深火熱之中,陷萬民於倒懸之苦。謀逆之罪,悖逆天理,人神共憤,其心之毒,其行之惡,實乃天地難容,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儘。此等惡行,如毒瘤般侵蝕國家之穩定,肆意擾亂朝綱,使得百姓人心惶惶,生活於恐懼陰霾之下,實乃罪大惡極,萬死難贖其辜。
其二:餘黨未清之隱患
雖主謀已遭懲處,看似塵埃落定,然餘黨未清,實乃國家心腹大患。這些餘孽,或隱匿於朝堂之高,憑借官職之便,暗中窺探時機;或蟄伏於民間之廣,蠱惑人心,煽動是非。若不加以全麵清查,他們極有可能暗自勾結串聯,繼續圖謀不軌,重燃逆焰。他們或造謠生事,煽動百姓,製造社會混亂,危及地方安寧;或結黨營私,妄圖顛覆現有政權,威脅陛下至高無上之權威,動搖國家之根本。餘黨一日未清,國家便一日如履薄冰,不得安寧。此乃當前最為緊迫之要務,猶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必須儘快予以解決,以絕後患。
中股
其一:案件未名之困惑
此案雖已揭露主謀部分罪行,然諸多關鍵細節仍撲朔迷離,猶如一團亂麻,難以理清頭緒,致使案子未得究竟,難以名狀。諸多疑點如重重迷霧,遮蔽真相之光,不僅影響對案件之全麵深入了解,更可能導致在清查餘黨過程中有所疏漏。若不能將案件徹查得水落石出,便無法做到除惡務儘,後患必將如影隨形,隨時可能爆發,危及國家長治久安。此等困惑,亟待陛下聖明燭照,指示方向,以解臣等之困厄。
其二:應對之迫切性
麵對餘黨未清、案子未名之嚴峻局麵,應對之迫切性已刻不容緩,猶如救火之刻,分秒必爭。若不及時采取果斷有力之行動,餘黨或將趁此時機,隱匿更深,甚至逃脫法網,致使線索逐漸湮滅,案件陷入僵局,再難偵破。必須即刻組織最為精乾之力量,深入調查,抽絲剝繭,務必將餘黨一網打儘,將案件真相大白於天下。唯有如此,方能安撫民心,穩固國本,使我朝重歸太平之境,恢複往日之繁榮昌盛。
後股
其一:清查餘黨之策
臣深思熟慮,建議陛下抽調朝廷之中最為精乾之禦史、刑部乾練官員以及各地素有威名、能力出眾之捕快,組成專門清查小組。清查工作當從與寧王、襄王、宗正卿關係密切之人入手,包括其親眷、幕僚、下屬以及一切與之有牽連者,皆需逐一排查,細致入微,順藤摸瓜,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同時,廣開言路,鼓勵百姓踴躍舉報,對於提供重要線索之人,給予豐厚賞賜,以激發民眾參與之熱情。清查過程務必做到全麵、細致、深入,如同梳篦毛發,不留任何死角,將餘黨徹底清查出來,使其無所遁形。
其二:徹查案件之法
針對案件未名之狀況,需重新梳理案件線索,對三司仵作報告進行深入剖析,反複研究其中每一個細節。同時,廣泛收集各方證據,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與案件相關之人、事、物。召集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包括精通輿圖之地理大家、擅長考據之史學鴻儒、熟知各類物件之能工巧匠等,對田冊、玉牒鏈等關鍵證物進行詳細分析,從各個角度探尋其中隱藏之信息,力求還原案件全貌。在徹查過程中,務必保持公正、嚴謹之態度,秉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不輕易放過任何一種可能性,務必將案件真相查明,使謀逆者之罪行無所遁形,以彰顯我朝律法之公正與威嚴。
束股
臣深知此事乾係重大,關乎國家之興衰榮辱,係於社稷之安危存亡。臣必當殫精竭慮,傾儘全力,協同朝廷各方力量,清查餘黨,徹查案件。願陛下聖明,洞察臣之忠心,支持臣等之行動,使國家早日消除隱患,重歸安寧祥和之境。臣不勝惶恐期盼之至。
臣謝淵,稽首頓首,再拜以奏。
永熙七年正月十六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