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343章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第343章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2 / 2)

當蔡時雨講到\"三德合一,方為循吏\",殿外突然傳來金吾衛的嗬斥聲。循經筵儀軌,非奏事官不得擅入,卻見玄夜衛千戶渾身血汙,背著奄奄一息的驛卒闖入,按儀軌這是死罪,卻因事急,德佑帝竟破例允其陳奏。

驛卒從懷中滾落蠟丸,周崇禮的臉瞬間慘白如紙。蔡時雨認得,這蠟丸用的是鎮刑司特有的龍涎香蠟,與去年河工案中的密信如出一轍。\"陛下,\"驛卒指著周崇禮,\"他命人在謝大人驗料時開閘放水,欲將其衝入黃河!\"

周崇禮的笏板\"當啷\"落地,上麵的\"循吏誤國\"四字被冷汗洇開,露出底下的鎮刑司暗紋。蔡時雨趁機展開《憲綱條例》新增條款,這是謝淵昨夜加急送來的:\"新訂"監司互劾法"第三款:凡官官相護、阻撓風憲官辦案者,三司可聯合緝拿。\"條款末頁,謝淵的小楷力透紙背:\"法之不行,皆因官官相護——此弊不除,河防難固。\"

經筵將散,德佑帝取山西煙炱墨朱批,此墨按《大吳墨經》所載,需取太行山鬆煙,合鹿膠、冰片製成,專供經筵朱批。\"謝淵三德,可頒各布政司學習。\"德佑帝特意在\"三德\"二字上重按,讓墨色滲入紙背,\"著吏部將謝淵事跡錄入《循吏傳》,以為百官楷模。\"

\"蔡卿,\"德佑帝忽然放下筆,\"謝淵鑄鐵犀,匠人為何要刻名於腹?\"

蔡時雨叩首,額頭觸到冰涼的金磚:\"回陛下,謝大人說,鐵犀若隻鎮河妖,終是死物;刻上匠人姓名,河神便知,這堤壩是活人築的,貪腐之妖,見了也要膽寒。\"他沒說的是,每尊鐵犀腹中,還藏著該段堤壩的物料賬冊,由匠人血書而成。

經筵畢,蔡時雨獨坐值房,按慣例需撰寫《經筵日講錄》。忽有黑影掠過窗前,他手按劍柄,卻見是玄夜衛暗樁送來密信——這違背經筵後禁衛森嚴的規製,可見事急。

密信隻有八個字:\"周崇禮笏板,刻貪腐圖。\"蔡時雨取出周崇禮在混亂中遺失的笏板,借驗經筵教具之名,用照微鏡細看,果然在笏板內側發現針尖刻字,標出十七處倉吏滅口地點,每處都對應著謝淵《河防圖》上的決口標記。

他忽然想起,謝淵曾在信中說:\"經筵講官,當為天下讀史人先。\"遂將笏板夾入《循吏傳》稿中,用紅筆在旁注:\"官官相護者,笏板藏奸;循吏為民者,史冊留名。\"

作為經筵講官,蔡時雨需將講稿呈內閣備查。他在副本中詳細注解\"三德\":

守法:非守條文之形,乃守太祖\"民為邦本\"之神。謝淵阻緹騎時,曾對鎮刑司說:\"你執的是刑杖,我護的是《會典》,刑杖錯打百姓,《會典》必糾刑官。\"

愛民:謝淵在徐州倉昏倒後,醒來第一句話是問倉吏:\"給災民的粥,可曾照新例摻了紅豆?\"他怕單純米粥不抗餓,特意改了賑粥配比。

革新:鐵犀鑄造時,謝淵堅持不用鎮河神咒,卻讓每個匠人在犀足刻下家鄉地名,他說:\"百姓的地名,比千卷神咒更能鎮河。\"

經筵次日,吏部奉旨查周崇禮,在其書房發現鎮刑司\"毀謝淵計劃\",內有\"三德破解之法\":

守法篇:指摘謝淵\"濫用風憲權\",需引《刑律》\"擅權罪\";

愛民篇:造謠\"災前三驗糧\"導致倉糧黴變,需買通倉吏作偽證;

革新篇:誣陷\"鐵犀鑄鐵謀逆\",因犀身紋路暗合讖緯。

德佑帝看著計劃,想起蔡時雨講的\"循吏必遭忌\",忽然問身旁太監:\"謝大人今日在何處?\"

\"回陛下,謝大人在通州倉驗糧,昨日剛從山東趕來,尚未歇腳。\"

皇帝沉默良久,在計劃封麵朱批:\"欲毀循吏者,必先毀其法、惑其民、亂其心——然法在典,民在心,亂不得。\"

片尾

《大吳經筵實錄》記載此日講筵,附蔡時雨《循吏三德疏》,山西煙炱墨寫的朱批仍鮮豔如血。考古者發現,該疏\"守法\"章頁角有淡淡血痕,經鑒定,與謝淵《憲綱條例》上的血批注為同一人——想來是蔡時雨抄錄時,特意沾取謝淵舊傷之血,以明心跡。

而周崇禮的象牙笏板,被收錄於《大吳官製罪證集》,笏板內側的貪腐地圖旁,刻著謝淵手書:\"笏板本朝儀,卻成貪腐器——戒之!戒之!\"這行字用的是鎮刑司緹騎的血,恰與笏板的象牙色形成刺目對比。

卷尾

太史公曰:觀經筵講謝淵三德,可知循吏之道,首在守正。守法者,守的是\"法為民生而立\"之正;愛民者,愛的是\"民為邦本\"之正;革新者,革的是\"有礙於民\"之弊。蔡時雨以經筵為戰場,借講章為兵器,在鎮刑司的暗箭中為循吏正名,此亦大吳士大夫之骨。鎮刑司雖能一時遮天,卻不知經筵講的是公理,記的是民心——循吏三德,終將如山西煙炱墨,雖經百年,仍在史冊上鮮明如血。


最新小说: 八零重生,逆襲老太腳踹倀鬼兒女 程石修仙錄 詭秘凋零我不朽,舊神逝而我永生 不負冬 穿越1930年係統爆兵亂世崛起 隱帝行 小嬌軟一紅眼,禁欲傅醫生拿命寵 掏空家產後,大小姐揣孕肚去隨軍 我在修真當反派 逆淵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