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雪壓關城甲未溫,凍戈猶抱戍邊魂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464章 雪壓關城甲未溫,凍戈猶抱戍邊魂

第464章 雪壓關城甲未溫,凍戈猶抱戍邊魂(1 / 1)

卷首

《大吳會典?邊軍迎駕儀》載:“親征大軍抵邊鎮,邊軍‘十裡外設哨,三十裡列隊迎駕’,需‘披甲執戈,雖凍餒不得卸甲’,主將‘率校官跪迎道左’,呈‘守邊文書’與‘軍餉虧空冊’。若‘邊軍衣甲殘破、糧秣短缺’,帝‘需當場查問,令監察官核賬’,查實‘上官克扣’者,‘立拘押問罪’。德佑年間邊軍‘月餉米二石、布二匹’,然‘鎮刑司舊部多任糧官,常以‘黴變、損耗’為由克扣,故邊軍‘冬無完甲’成常態。”

雪壓關城甲未溫,凍戈猶抱戍邊魂。

三十裡路迎鑾駕,千點霜痕印血痕。

帝見衣單垂淚久,臣持冊敝訴冤深。

莫言朔北風霜苦,自有丹心照紫宸。

德佑二十九年十二月初五,大同衛外的風雪終於小了些,鉛灰色的天空透著微弱的光。從宣府衛到大同衛的三十裡驛道上,積雪被馬蹄踏成冰碴,玄夜衛緹騎提前半個時辰勘查路線,卻在道旁的避風處發現了異樣——幾十個穿著單薄甲胄的士兵正蜷縮著烤火,甲胄上的鏽跡在火光中泛著冷光,手裡的長矛杆纏著布條,顯然是凍裂了又勉強捆紮的。

“是大同衛的邊軍哨騎。”沈煉勒住馬,對身旁的謝淵道,“按《邊軍製》,哨騎應著‘雙層棉甲’,他們這甲胄連裡襯都磨沒了,定是軍餉又被克扣了。”他翻身下馬,扶起一個凍得發抖的小兵,見他甲胄內側縫著乾草,“你們守了多久?糧餉多久沒發了?”

小兵的嘴唇凍得發紫,牙齒打顫:“守……守了三個月,糧餉隻發了一半,布帛全被糧官說‘黴變’扣了……”話未說完,遠處傳來中軍的號角聲,他猛地站直,抓起步槍,“陛下的鑾駕來了!”

三十裡驛道儘頭,大同衛的邊軍已列隊等候。沒有旌旗招展,沒有鼓樂齊鳴,隻有兩千多個身影在風雪中站成整齊的隊列,甲胄是斑駁的鏽色,有的缺了護肩,有的綁著布條;腳下的靴子露出腳趾,踩在積雪裡,每一步都陷進半尺深的雪窩;手裡的長矛、弓箭雖舊,卻握得筆直,槍尖、箭頭在微光中閃著寒芒。主將周毅的侄子周明站在隊首,左臂纏著滲血的布條,是前日守城時被流矢所傷,卻仍挺直腰杆,目光望著鑾駕來的方向。

“周將軍,弟兄們從寅時等到卯時,雪都落滿肩頭了。”身旁的親兵低聲道,想替他撣去甲胄上的雪,卻被他按住手,“陛下親征千裡,咱們這點凍算什麼?讓陛下看看,大同衛的兵還能站著迎駕,就沒丟大吳的臉!”

鑾駕的旌旗在風雪中若隱若現,玄色的旗麵被北風扯得獵獵作響,金線繡的龍紋在鉛灰色天光下泛著冷光。離邊軍隊列還有半裡地時,一陣細碎的響動忽然從雪地裡傳來——不是慌亂的踏雪聲,是兩千多雙凍僵的膝蓋同時繃直的動靜,甲胄的鏽片摩擦著凍硬的布帛,積雪從肩甲滑落,“簌簌”落在冰麵上,清脆得像碎玉相擊。

蕭桓猛地掀開轎簾,寒風裹挾著雪粒瞬間灌進轎內,刮得他臉頰生疼,可他渾然不覺,隻定定地望著那支隊伍,握著轎簾的手指驟然收緊,連呼吸都忘了——最前排的士兵額前結著冰殼,睫毛上的冰粒隨著眨眼簌簌掉落,斑駁的甲胄縫隙裡塞滿了乾枯的茅草,有的草稈從護心鏡邊緣鑽出來,被風一吹輕輕搖晃;隊伍中間那個年輕士兵的右手裹著發黑的布條,布條滲著暗紅的血漬,卻仍死死攥著長槍,槍杆上的裂痕纏了三圈麻布,顯然是凍裂後又被反複捆紮過,握槍的指節凍得發紫,像要和槍杆凍成一體;隊尾幾個傷兵拄著斷矛勉強站立,斷裂的矛尖纏著繃帶,繃帶在風雪中飄得獵獵作響,滲出血跡的地方早已凍成硬塊,黑紅相間,觸目驚心。這哪裡是迎駕的儀仗?這分明是一群在雪地裡熬了三個月的忠魂,用殘破的甲胄和凍裂的手掌,撐起了大吳的國門。

“陛下駕到——”禮官的唱讚聲被風雪撕得粉碎,剛飄到隊伍前就散了。周明單膝跪地,甲胄撞在冰麵上發出沉悶的“哐當”聲,身後兩千邊軍齊刷刷跪下,兩千聲甲胄觸冰的響動在雪原上滾蕩,驚得道旁的鬆鴉撲棱棱飛起。“大同衛殘部周明,率弟兄迎駕!”周明的聲音嘶啞得像被砂紙磨過,那是三個月來在城頭喊話、在風雪中傳令留下的痕跡,“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他額頭抵著積雪,久久沒有抬起,甲胄邊緣的冰碴硌得額頭生疼,可他像沒察覺似的,後背挺得筆直。

蕭桓翻身下馬,玄色龍靴踩在積雪裡,發出“咯吱”的脆響。他快步上前,伸手去扶周明,指尖剛觸到周明的甲胄,就被冰碴凍得猛地一顫——甲胄外層的漆皮早已剝落,露出裡麵鏽跡斑斑的鐵胎,連最厚的護肩都凍得像塊冰磚。“快起來,都起來。”他的聲音發顫,目光掃過一張張凍得青紫的臉,“你們守了三個月,辛苦了……”話沒說完,眼角餘光瞥見隊伍邊角那個小兵的靴子,靴底早已磨穿,露出的腳趾在雪地裡凍得通紅發腫,像幾顆被凍裂的山楂,眼淚忽然毫無預兆地湧了上來,順著臉頰滑落,砸在雪地裡,瞬間凝成細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陛下。”謝淵快步跟上,青袍下擺沾著雪粒,手裡捧著的賬冊邊緣已經泛黃,是玄夜衛連夜從大同衛糧庫翻出的“軍餉發放冊”。他將賬冊在雪地上鋪開,指尖點著其中一頁:“按《大吳邊軍製》,邊軍月餉應發‘米二石、布二匹、棉絮一斤’,可這冊子裡,近半年的記錄全是‘布帛黴變、米糧損耗’,實際隻發了三成米,布帛和棉絮全沒了蹤影。”他指尖劃過“損耗七成”四個字,墨跡新鮮,與昌平驛搜出的“緩供”字條筆畫重合,“這些字跡,和王林舊部糧官的筆跡一模一樣,定是他們以‘損耗’為名,把布帛倒賣了。”

蕭桓的手指捏緊賬冊,粗糙的紙頁硌得指節發白,連指腹都被凍得發麻。他盯著“黴變”“損耗”那幾個字,喉嚨發緊:“朕在京師穿著貂裘、吃著熱粥,你們卻在這兒啃著凍餅、裹著乾草守城;朕派來的糧官把軍餉往私庫裡搬,你們卻握著斷矛守著這冰天雪地……”他忽然解開腰間的白玉佩,玉佩被體溫焐得溫熱,上麵“守國”二字的刻痕裡還留著經年摩挲的光澤,是元興帝當年親賜先皇的遺物。“周明,”他把玉佩塞進周明凍裂的手掌,“這玉佩你拿著,它在,就代表朕的承諾——朕欠大同衛的,欠邊軍弟兄的,今日起,定十倍還!”

周明捧著玉佩,凍裂的手掌觸到溫熱的玉質,像被燙了一下,卻死死攥著不肯鬆開。他忽然“咚”地叩首,額頭重重撞在冰麵上,發出悶響:“陛下!弟兄們守大同衛,不是為玉佩,不是為賞賜,是為‘大吳’這兩個字!”他哽咽著抬頭,眼眶通紅,“北元的使者在城下罵我們‘凍成冰棍也守不住城’,我們就站在城頭喊‘死是大吳鬼,不做亡國奴’!”他猛地回頭指向大同衛城牆,那裡的硝煙還沒散儘,黑黢黢的城磚上留著箭簇的痕跡,“城牆上凍死的弟兄,手裡還攥著弓,他們凍僵前說‘等陛下的援軍來了,告訴陛下,大同衛還在,我們沒丟城’!”

“哇”的一聲,隊列裡忽然響起啜泣,一個斷了右臂的老兵拄著斷矛顫巍巍站起來,他的左臂緊緊護著胸前的舊甲片,斷臂的袖口空蕩蕩地晃著,疤痕在風雪中泛著白。“陛下,老卒王二柱,守大同衛十五年了。”他的聲音抖得厲害,卻字字清晰,“俺兒子去年守東門,凍餓交加死在城牆上,臨死前讓俺替他接著守……”他舉起斷臂,疤痕上還沾著舊傷的痂,“俺不要賞賜,也不要爵位,就求陛下查查那些糧官,殺殺那些內奸!彆讓弟兄們的血白流,彆讓城牆上的忠魂寒心啊!”

“查貪腐!殺內奸!”兩千邊軍齊聲高呼,聲浪震得道旁的鬆枝落雪簌簌,驚得雁群衝破雲層,在鉛灰色的天空裡排成人字。蕭桓抬手拭去眼角的淚,掌心沾著的雪水和淚水混在一起,他深吸一口氣,聲音在風雪中格外清亮:“弟兄們!朕親征大同衛,不止是為退北元,更是為替你們清內奸、還公道!王林的舊部克扣軍餉,李嵩已經下獄,糧官的家產全被抄沒;鎮刑司的蛀蟲藏在暗處,朕讓謝淵拿著都察院印,見一個查一個,查一個斬一個,絕不姑息!”他高舉右臂,龍袍的袖子在風中展開,“從今日起,大同衛的糧餉由玄夜衛直接押運,布帛、棉衣、熱粥,三日之內一定送到;戰死的弟兄,朕追封‘忠勇校尉’,家眷由朝廷按月發糧,孩子送進武學讀書;活著的弟兄,朕與你們同吃同住,同守城牆,不破北元,絕不回京!”

“陛下萬歲!大吳萬歲!”歡呼聲浪在雪原上炸開,士兵們互相攙扶著站起來,有的解開甲胄倒出裡麵的乾草,有的用力搓著凍僵的臉,風雪中,他們眼裡的光亮得像落滿星辰,連甲胄上的鏽跡都似被這光芒鍍上了金邊。謝淵望著這一幕,對身旁的沈煉低聲道:“把大同衛糧官的賬冊和王林案的卷宗仔細比對,貪腐超過五十石的,不用等回京,按‘先斬後奏’的聖旨,就在城下正法。讓邊軍弟兄親眼看著,這些蛀蟲和內奸,一個也跑不了。”沈煉沉聲應下,玄色披風在風雪中揚起,轉身策馬去安排玄夜衛查案。

鑾駕緩緩駛入大同衛,邊軍士兵列隊護在兩側,斷矛與長槍在風雪中架起一道屏障,槍尖上的冰碴在天光下閃著寒芒。蕭桓勒住馬,與周明並肩而行,目光落在城牆頂端那四個大字上——“大吳永固”,是用朱砂混著血寫的,被風雪凍得堅硬,卻仍透著不屈的鋒芒。“周明,”他聲音沉穩,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明日卯時,朕和你一起登城。讓北元看看,大吳的皇帝和大吳的邊軍,永遠站在一起。”

周明握緊手中的白玉佩,玉佩的溫熱順著掌心傳遍全身,他用力點頭,聲音帶著哽咽卻無比堅定:“末將誓死追隨陛下!”風雪掠過兩人的甲胄,遠處的朝陽終於衝破雲層,金色的光芒潑灑在大同衛的城牆上,將兩千邊軍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像一道堅不可摧的脊梁,在雪原上撐起了大吳的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片尾

大同衛的風雪卷著碎冰,抽打在邊軍殘破的甲胄上。兩千餘名士兵踏著半尺積雪迎駕,斑駁的護心鏡凍著冰碴,磨穿的靴底露出凍紅的腳趾,甲胄縫隙裡塞著的乾草被風掀起,在鉛灰色天幕下瑟瑟發抖。這般衣單鞋破的慘狀撞入蕭桓眼底,他望著士兵們凍裂的手掌、滲血的繃帶,喉頭哽咽,當即解下腰間的元興帝禦賜玉佩——那玉佩上“守國”二字被摩挲得發亮,是先皇親征時的遺物。“朕對不住弟兄們。”他將玉佩塞進邊軍主將周明掌心,指腹觸到對方凍裂的虎口,“三日之內,棉衣糧餉必到;貪腐的蛀蟲,朕一個不留!”

邊軍的忠勇在風雪中愈發滾燙。周明捧著玉佩叩首,額角撞在冰麵上滲出血跡:“弟兄們守大同衛,不為賞賜,隻為‘大吳’二字!”斷臂老兵王二柱舉起殘肢泣血陳詞,兩千士兵齊聲高呼“查貪腐、殺內奸”,聲浪震落樹梢積雪,驚得雁群衝天而起。這呼聲揭開了軍餉克扣的黑幕——謝淵連夜核查糧庫賬冊,泛黃的紙頁上“黴變”“損耗”等字眼墨跡新鮮,與王林舊部糧官的筆跡如出一轍,鎮刑司與地方官相互包庇的積弊,在邊軍的血淚控訴中無所遁形。

蕭桓立於雪原之上,龍袍被寒風扯得獵獵作響。他當眾盟誓:“玄夜衛押運糧餉,戰死弟兄追封爵位,朕與邊軍同吃同住,不破北元絕不回京!”話音未落,邊軍歡呼如雷,斷矛與長槍在風雪中舉起,組成堅不可摧的屏障。玄夜衛緹騎已按“先斬後奏”聖旨,將貪腐糧官的名冊與王林卷宗比對,城牆下的刑場正在清掃積雪;親征大軍與邊軍的甲胄在暮色中交錯,炊煙與硝煙交織成網,一場滌蕩內奸與外敵的大戰,已在大同衛的城頭蓄勢待發。

卷尾

《大吳史?德佑實錄》載:“二十九年十二月初五,帝抵大同衛,邊軍‘衣甲殘破、足履穿裂’迎於三十裡外,主將周明呈‘軍餉虧空冊’,言‘糧官克扣布帛七成’。帝見之垂淚,解元興帝玉佩賜周明,誓‘三日補糧、清貪腐’。謝淵查賬冊,得王林舊部糧官貪腐實證十餘人,皆按‘先斬後奏’旨處置。軍民相擁而泣,軍威大振。

論曰:‘邊軍迎駕,非僅儀製,實乃民心向背之顯。蕭桓見衣單而垂淚、解佩而明誌,感邊軍之忠,憤內奸之惡,故能軍民同心。此役後,‘查貪腐、護邊軍’成親征要義,王林舊部再無遁形之地,大同衛遂成中興之基。’

十二月初六卯時,蕭桓與周明登大同衛城樓,玄夜衛押解貪腐糧官於城下正法,邊軍歡呼震城。)”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星淵回響:文明共生啟示錄 雙花影裡舊煙台 重生1990:老婆,我養你 穿越超神:我能召喚童年機甲 落英詩集 我非癡愚實乃純良 鄉村花香 終宋 道門詭談 民俗:從殯儀館開始成為俗世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