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一疏彈劾驚朝野,三堂對質破迷愚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473章 一疏彈劾驚朝野,三堂對質破迷愚

第473章 一疏彈劾驚朝野,三堂對質破迷愚(2 / 2)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穆在堂下渾身發抖,嘴唇翕動著想辯解,卻被張祿的招供堵得一句話也說不出,臉色慘白如紙,冷汗順著鬢角流下,浸濕了錦袍。蕭桓望著他失魂落魄的樣子,又看了看堂外寒風中瑟瑟發抖的百姓代表他們是來告漕糧被克扣之狀的),終是長歎一聲,聲音沙啞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免死鐵券護的是忠良,不是叛賊!李穆身為勳貴,不思報國,反而勾結土司、倒賣軍糧、圖謀不軌,罪已滔天,鐵券亦不能赦!”

他指尖重重落在禦案上,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傳朕旨意——削去李穆臨淮侯爵位,貶為庶人,流放瓊州,永世不得回京!張祿通敵叛國、倒賣軍糧,斬立決,曝屍三日於京師漕運碼頭,以儆效尤!”

話音剛落,李穆發出一聲絕望的嗚咽,癱倒在地,昔日勳貴的驕橫蕩然無存。堂外百姓爆發出壓抑已久的歡呼,寒風卷著歡呼聲穿過大堂,吹動案上的《大吳律》嘩嘩作響,仿佛在為這場遲來的正義作證。謝淵望著蕭桓決絕的背影,心中清楚:這道旨意不僅是斬貪官、平叛亂,更是向天下宣告——在大吳的律法麵前,縱是勳貴侯伯,亦無特權可言。

李穆被押出京師那日,勳貴們閉門不出,無人送行。他望著熟悉的街巷,想起少年時隨父入宮的榮光,如今卻成階下囚,忽然對押解的緹騎道:“告訴謝淵,我輸得不冤,但勳貴盤根錯節,他清得完一時,清不了一世。”

謝淵聽聞此言,在風憲司對沈煉道:“清算不是為了斬儘殺絕,是為了讓活著的勳貴明白‘律法麵前無特權’。”他下令徹查李穆黨羽,京營中與李穆勾結的將領被罷黜十二人,江南糧官被流放者三十餘,朝堂為之一清。

百姓圍在刑場看張祿伏法,有人扔爛菜葉,有人高呼:“謝大人為民除害!”蕭桓站在城樓,見此情景對謝淵道:“從前總怕動勳貴會亂,如今才知,不動才會養出更大的亂子。”

龍州土司見李穆倒台,索性公開叛亂,自稱“南漢王”,攻陷邊境重鎮。謝淵奏請出兵:“土司恃有糧、鐵,又有李穆舊部暗中相助,若不速平,恐蔓延南疆。”蕭桓準奏,命安遠侯非李穆黨羽)率京營兵三萬,謝淵掌風憲監軍,“許‘臨機決斷,不必請旨’”。

大軍行至南疆,謝淵發現土司據點易守難攻,且熟悉地形。他令玄夜衛混入叛軍,查得“土司糧倉在後山密洞,由李穆舊部看守”。夜襲時,玄夜衛引兵燒糧倉,叛軍大亂,安遠侯趁勢攻城,激戰三日,斬土司首級,平定叛亂。

捷報傳回京師,蕭桓在太廟祭祖,告慰列祖列宗:“南疆已定,勳貴之亂已平,祖宗基業可保。”他望著神位,忽然想起元興帝設免死鐵券的初衷——“獎忠良”,而非“護奸佞”,心中一陣感慨。

平叛後,謝淵在南疆清查李穆餘黨,發現有十餘名鎮刑司舊吏李穆黨羽)混入土司軍中,充當謀士。他下令“凡參與叛亂者,不論身份,一律按律處決”,並貼出告示:“百姓若舉報李穆舊部,查實後賞銀五十兩。”

短短一月,南疆百姓遞訴狀者逾千,揭發“某吏曾替土司收糧”“某官曾為叛軍傳遞消息”。謝淵親自審案,對老弱婦孺耐心詢問,對負隅頑抗者依法嚴懲。有叛軍家屬哭求:“是李穆逼我們的!求大人開恩!”謝淵道:“脅從者可免死,但需指證主謀,律法講‘罪有輕重’,卻不容‘知情不報’。”

李穆被押往瓊州,沿途百姓罵聲不絕,扔石子、潑臟水者絡繹不絕。他昔日的黨羽早已四散,無人敢接濟,隻能在囚車中啃乾餅,受儘屈辱。行至嶺南時,他望著南疆方向的烽火平叛餘火),忽然瘋笑:“我以為勳貴權大,能遮天蔽日,原來在律法麵前,什麼都不是……”

謝淵收到押解官的奏報,對副手道:“流放不是目的,是要讓天下人知‘無論身份多高,犯了法都要受罰’。”他在風憲司立碑,刻“法不阿貴”四字,告誡屬下:“查案要鐵麵,量刑要公正,彆讓百姓覺得‘律法隻治小民’。”

南疆平定後,謝淵奏請“設南疆巡撫,掌軍政大權,常駐龍州”,並“改土司製為流官製,由朝廷派官治理”,“開屯田,興水利,讓士兵與百姓共耕,以防再次生亂”。蕭桓準奏,任命清廉的江南知府曾彈劾過李穆)為南疆巡撫。

新巡撫到任後,按謝淵的建議:“每月公示糧價、賦稅,讓百姓監督;選本地鄉紳參與政務,化解矛盾。”一年後,南疆糧產翻倍,百姓安居樂業,再無叛亂跡象。玄夜衛密報:“民間傳‘謝大人整肅李穆,救了南疆百姓’,孩童都唱‘風憲官來,土司不敢反’。”

謝淵回京複命,蕭桓在太和殿設宴慶功,百官稱賀。席間,謝淵卻奏:“李穆之敗,非臣之功,是律法之功;南疆之定,非兵之威,是民心之功。臣懇請陛下‘永廢勳貴免死鐵券之特權’,‘凡涉貪腐、通敵者,無論爵位高低,一準三法司會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蕭桓起身舉杯,目光掃過群臣:“準奏!自今日起,‘法不阿貴’寫入《大吳律》,讓天下知‘忠良受獎,奸佞受懲’,這才是治國之道。”殿外陽光正好,照在“風憲司”的匾額上,金光閃閃。

百姓在街頭聽說此事,紛紛感歎:“從前勳貴犯法沒人敢管,如今謝大人來了,律法終於能護咱們了!”街頭巷尾傳唱著新編的歌謠:“風憲官,清腐貪,勳貴犯法案如山,南疆穩,百姓安,大吳江山萬萬年。”

片尾

《大吳會典?勳貴法》載:“德佑三十一年,帝詔‘廢勳貴免死鐵券之特權,凡涉貪腐、通敵、謀逆者,與庶民同罪’,‘三法司會審時,需有風憲官監督,確保公允’。同年,‘龍州土司叛亂平,設流官治理,南疆始定’,‘歲貢增至往年三倍,百姓安居樂業’。

《大吳史?謝淵傳》評:‘穆之清算,非僅除一奸佞,實乃破“勳貴淩駕律法”之弊,立“法治高於特權”之規。淵以風憲之權,持鐵證破朋黨,以公心平叛亂,故“天下服其公,百姓感其德”。’

卷尾

《大吳史?德佑本紀》論曰:“德佑一朝,‘鎮刑司之廢、李穆之清’為兩大轉折,前者‘革吏治之弊’,滌百年積穢;後者‘破勳貴之障’,碎朋比之網。帝蕭桓‘能納忠言,不護親貴’,雖有南宮之困,終悟‘法為治世之本’;謝淵‘能持鐵律,不避強權’,雖曆風波之險,終守‘民為邦本之初心’。故‘內無貪腐之患,外無叛亂之憂’,天下粗安,四海歸心。

‘夫國之長治,在“法明、吏清、民安”。法不明則權濫,權濫則奸佞生;吏不清則民怨,民怨則邦本搖;民不安則國危,國危則社稷傾。德佑之治,非天幸也,蓋因帝能守‘法不阿貴’之規,臣能持‘糾偏繩繆’之責。鎮刑司廢則法明,李穆清則吏清,南疆定則民安,三者相濟,方得中興之局。

‘觀夫前代,或法弛而權橫,或吏貪而民叛,皆因‘法隨人變,權超於法’。德佑一朝,以‘整肅’立綱紀,以‘鐵律’固根基,故能破勳貴之錮,安南疆之險,為後世垂範。史稱‘德佑之治,啟於法治,成於吏治,終於民安’,信哉斯言!’”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一眼睜開,神仙師父找上我 雙穿1980年 狼性:東北老炮兒 普女綁定了入夢係統 諸天大醫:從大明太醫開始 快穿:小狐狸她漂亮但能打 和美女總裁離婚後,醫神身份震撼全球! 拒當炮灰,我在戀綜做綠茶萬人迷 冷戾侯爺說不娶,婚後卻奪我入帳 我甩的霸總追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