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甲胄須堅拒朔風,烽煙早報警邊烽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474章 甲胄須堅拒朔風,烽煙早報警邊烽

第474章 甲胄須堅拒朔風,烽煙早報警邊烽(2 / 2)

蕭桓望著群臣,斬釘截鐵:“準奏!軍備新法即日起施行,有阻撓者,以‘通敵論處’!”

軍器監在謝淵親督下,首批新式劄甲完工。蕭桓親臨軍器監查驗,工匠捧著甲胄呈上,玄夜衛緹騎用強弓試射,箭矢射中甲片應聲落地,甲片完好無損。“每副甲刻監造官與工匠姓名,若戰時損壞,追責到底。”謝淵指著甲內側的刻字,“這樣誰也不敢偷工了。”

邊軍將領試穿新甲,激動得落淚:“有這樣的甲胄,弟兄們打仗更有底氣了!”蕭桓望著甲片上的寒光,想起德佑二十二年德勝門血戰時光著膀子拚殺的士兵,心中一陣溫熱:“護好士兵,才能護好江山。”

九邊烽燧在風憲司督查下重修完工,謝淵親自沿長城巡查,每到一燧,都令戍卒演示信號——白日燃煙,黑夜舉火,五裡一接,片刻傳遍百裡。在宣府最高烽燧上,他望著連綿的烽火台,對戍卒道:“這烽煙不僅是預警,更是給邊軍的底氣,讓他們知道,朝廷沒忘了他們。”

戍卒跪地磕頭:“謝大人修烽燧,查貪腐,咱們再不用怕叛軍突襲了!”遠處忽然傳來信號,是大同衛試傳的“平安火”,煙柱筆直衝天,在秋空中格外醒目。謝淵望著煙柱,對沈煉道:“這才是真正的長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軍糧專倉在九邊落成,倉門由玄夜衛與邊軍各持一鑰,開倉需兩人同到。謝淵在大同衛糧倉查驗,見糧堆碼得整齊,每袋都貼著“斤兩、入倉日期、監倉官”的標簽。他隨機抽查一袋,倒出的糧食飽滿無沙,與賬冊記錄分毫不差。

倉官顫聲道:“風憲司每月查賬,玄夜衛隨時抽查,誰敢摻沙?”謝淵點點頭,對邊軍將領道:“軍糧足,士氣才足,往後你們也要參與監倉,糧袋上也要有你們的簽字,出了問題共同擔責。”

德佑三十三年春,軍備革新的成效初顯,卻也觸動了舊吏的利益。那些曾靠偷工減料牟利的軍器監小吏、靠虛報工程款肥私的兵部官員,開始在暗處興風作浪。京師茶館酒肆裡,漸漸有了“謝淵掌兵部、風憲司,權比宰相,九邊將領多其舊部,恐有異心”的流言,甚至有驛卒在傳遞文書時偷偷散播:“聽說謝大人要等新式甲胄造齊、烽燧聯網,就逼陛下禪位呢!”

更惡毒的是,有人偽造了“謝淵與大同衛指揮使的密信”。信紙刻意做舊,墨跡模仿謝淵的筆跡,信中寫“待九邊軍備齊備,你率邊軍入衛,我在京中策應,事成後封你為王”,落款處還蓋著一枚偽造的“風憲司印”。英國公張懋是勳貴舊黨領袖,他捧著這封“密信”在早朝時痛哭流涕,伏在太和殿金磚上叩首不止:“陛下!謝淵權柄太重,風憲司掌監察,兵部掌兵權,九邊軍備儘出其手,再放任下去,恐生逼宮之禍啊!臣懇請陛下削其兵權,收回風憲司印信!”

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吏部侍郎張懋門生)立刻附議:“英國公所言極是!自古權臣掌兵必生亂,謝淵雖有大功,卻也該避嫌!”但更多官員沉默不語,他們看著案上謝淵每日呈報的《九邊軍備月報》——上麵詳細記錄著“大同衛新造甲胄三百副,每副驗合格”“宣府烽燧試傳信號,百裡內一刻鐘到”“軍糧專倉本月入糧五千石,無摻沙”,字跡工整,還貼著玄夜衛與邊軍共同簽字的驗單,誰都清楚這是實打實的功績。

蕭桓拿起那封“密信”,指尖撚著信紙邊緣——做舊的痕跡太過刻意,墨跡在陽光下泛著新墨特有的油光,而謝淵的真跡他再熟悉不過,筆鋒剛勁卻藏著圓潤,絕非這般生硬模仿。他又看了看案上的《九邊軍備月報》,最新一頁上謝淵批注:“大同衛甲胄需再增鐵料一兩,防箭矢穿透”,字跡旁還畫著小小的甲片示意圖,透著對邊軍的細致關懷。

“張懋,你看看這個。”蕭桓將月報扔到張懋麵前,聲音平靜卻帶著威嚴,“謝淵若要奪權,何必在月報裡計較一兩鐵料?何必費儘心機讓邊軍吃飽穿暖?他若要逼宮,去年南疆平叛時手握三萬京營兵,為何還要奏請陛下派將?”他將“密信”狠狠扔在地上,“這信是偽造的!玄夜衛,給朕查是誰在背後搗鬼,敢在朝堂上散布謠言構陷大臣,按律當斬!”

張懋臉色煞白,伏在地上不敢抬頭,朝堂上的附議聲瞬間消失,隻剩下燭火跳動的聲響。

夏日的九邊長城,新甲胄在陽光下泛著冷冽的寒光,邊軍士兵穿著改良後的劄甲操練,甲片碰撞聲清脆有力。五裡一燧的烽燧台上,戍卒正仔細擦拭著煙筒,白日裡的狼煙能直衝天際,黑夜的火把能照亮十裡山路。軍糧專倉的倉門大開,玄夜衛與邊軍將領共同盤點糧食,每袋都貼著“斤兩、入倉日期、監倉官”的標簽,倒出的糧食飽滿無沙,連最挑剔的老兵都點頭稱讚。

玄夜衛的《軍備督查月報》上寫:“九邊軍器完好率九成,較去年提升五成;烽燧預警無一次遲漏,傳訊速度較舊製快一倍;軍糧專倉賬實相符,邊軍士氣較去年高漲,逃兵減少七成。”

七月中旬,捷報從大同衛傳來——瓦剌殘部趁秋高馬肥突襲邊境,剛靠近長城,宣府的烽燧就燃起狼煙,大同衛指揮使按預警提前設伏。新造的甲胄擋住了瓦剌的箭矢,鋒利的新箭穿透叛軍甲胄,激戰半日斬敵三百餘,邊軍僅傷十人,無一陣亡。捷報上還附了邊軍將領的話:“若非新甲堅、烽燧快、糧草足,此戰必敗,謝大人革新之功,救了全軍性命!”

蕭桓在禦書房捧著捷報,笑得眼角皺紋都舒展開來。謝淵恰好入宮奏事,見他手中的捷報,躬身道:“此乃陛下信任革新之效,非臣之功。”蕭桓拉著他的手走到窗前,夏日的陽光透過窗欞照在案上的《軍備新法》上,字字句句都透著嚴謹,“不,這是‘新法’的功勞,是‘監管’的功勞。你看,隻要律法嚴明,誰也不敢偷工;隻要監管到位,誰也不能藏私。”

窗外蟬鳴漸起,遠處傳來京營操練的呐喊聲,兩人望著陽光下的宮牆,都明白這軍備革新的路雖布滿荊棘,卻終究在律法與民心的護持下,走出了一條固防安邦的正道。

片尾

《大吳會典?軍備製》載:“德佑革新後,‘軍器監造甲需經風憲司、兵部、邊軍三方驗收,缺一不可’;‘烽燧設總目一人,由邊軍與玄夜衛共薦,三年一換’;‘軍糧專倉每月由風憲官、邊軍將領、地方鄉紳共同盤查,賬冊公示三日’。‘九邊軍備自此整肅,終德佑朝,邊患止息者十有八年’。

《大吳史?謝淵傳》評:‘軍備之興,非僅器物之新,實乃製度之變。淵以風憲之權,破官吏朋比之弊,立“雙監管、共擔責”之製,故“甲胄堅、烽燧速、軍糧實”,為大吳邊防立百年根基。’

卷尾

《大吳史?德佑本紀》論曰:“德佑一朝,‘鎮刑司之廢去吏治之腐,李穆之清算去勳貴之貪,軍備之革新去邊防之虛’,三者連環,方得中興。帝蕭桓‘能識弊於微末,納忠言於逆耳’,謝淵‘能持法於權要,行革新於艱難’,故‘內無奸佞之患,外無強敵之虞’。

‘夫強國者,非恃兵多,而恃兵精;非恃糧足,而恃糧實。德佑革新,以“監管”防貪腐,以“公開”促清明,此非獨軍備之道,實乃治國之理。史稱“德佑中興,根在法治,成在革新”,信哉斯言!’”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斬惡樹之瞳 九分野 隱形使命 盜墓筆記:嫩牛五方穿越現代 快穿福孕女配:她缺德又霸道 至尊武神榜 快穿:扮演男配的我竟成了萬人迷 末日重生:放下道德獨享度假人生 異國複仇記 荒年肉滿倉,缺德後娘養歪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