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紫宸殿外霜三尺,誰念邊關骨未寒。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496章 紫宸殿外霜三尺,誰念邊關骨未寒。

第496章 紫宸殿外霜三尺,誰念邊關骨未寒。(2 / 2)

"都督,喝口吧。"玄夜衛校尉趙猛捧著個粗瓷碗,偷偷從廊柱後繞過來,碗裡的薑湯冒著微弱的熱氣。他靴底沾著的雪在金磚上化成水痕,"天這麼冷,再撐下去要出人命的。"

嶽峰緩緩搖頭,凍得發紫的嘴唇裂了道口子,一動就滲出血珠。"我若喝了,"他聲音嘶啞得像被砂紙磨過,目光掃過階下圍觀的內侍,"倒成了李嵩嘴裡"假跪博同情"的鐵證。"他望著殿頂的鴟吻,那隻琉璃獸在風雪中半隱半現,忽然想起十七歲從軍那日,父親按著他的肩說:"軍人的膝蓋金貴,隻跪太廟的祖宗,跪沙場的弟兄,不跪權貴,不跪風雪。"如今他卻為了寧武關的八百條命,在這裡受這風雪淩辱,心口像被凍裂的土地,疼得發緊。

巳時三刻,謝淵帶著風憲司的卷宗趕來。他披著件舊棉袍,靴底磨穿了洞,露出的襪子沾滿雪水。見嶽峰唇色青得像塊凍鐵,他急得直跺腳:"我查著了!鎮刑司那幾個緹騎根本沒去寧武關,他們的"查訪記錄"是在通州客棧編的!"他將卷宗塞進嶽峰凍僵的手裡,紙頁上沾著的墨跡還新鮮——那是英國公府商隊的供詞,"張懋的糧車確實送了三車物資,但全給了守關的勳貴子弟,普通士兵連粒麥都沒見著!"

卷宗裡還夾著張字條,是風憲司密探畫的草圖:寧武關西箭樓的士兵正用凍裂的手搬石頭,而勳貴親信的帳內卻飄出酒肉香。"我去闖宮!"謝淵攥緊拳頭,指節發白,"大不了拚著風憲司的前程,也要把血書塞到陛下跟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可。"嶽峰猛地抓住他的手腕,掌心的冰碴硌得謝淵一哆嗦。血書的邊角已磨出毛邊,露出裡麵桑皮紙的纖維,"他們就等我們闖宮。"他眼角的餘光瞥見階下陸續趕來的官員,吏部侍郎縮著脖子往暖閣瞟,兵部尚書假裝看雪,唯有戶部主事劉啟路過時,飛快地豎了個大拇指——那是當年大同衛的小兵,嶽峰在洪水時救過他全家,如今在京中做個從六品小官,連站到階前說句話的資格都沒有。

初三傍晚,風雪稍歇,天邊裂開道昏黃的縫。蕭桓在暖閣裡翻著奏折,忽然聽見殿外傳來斷續的呼喊:"寧武關...還有八百弟兄..."那聲音嘶啞如破鑼,每個字都像從喉嚨裡擠出來的,帶著血沫子。他掀開窗簾一角,望見雪地裡那抹青黑色身影搖搖晃晃,像株被狂風壓彎的枯樹。血書貼在他胸口,被夕陽餘暉照得泛著暗紅光暈,像塊燒紅的烙鐵。

"當年隨先皇閱兵,"泰昌帝的聲音忽然在記憶裡響起,蕭桓指尖一顫,窗簾滑落半尺,"邊關將士的血,比朱砂更紅,因為那是熱的,燙的,能焐熱城牆的。"他望著嶽峰額角結凍的血痂,那處凍瘡裂了又凍,凍了又裂,像朵反複綻開的血花。

"陛下,英國公府剛送了信。"李德全捧著個描金信封,踮腳湊到窗前,"說寧武關昨夜擊退小股敵軍,嶽都督這是故意誇大險情呢。"蕭桓接過信,信紙光滑得發膩,墨跡亮得刺眼——那是京城最好的鬆煙墨,寧武關的士兵連摻了沙的劣質墨都用不起。他捏著信紙的手指微微發抖,終是放下了窗簾:"讓他...再跪一日。"

十二月初四黎明,嶽峰的意識像被大雪埋住的油燈,忽明忽暗。他感覺有人在解他胸口的血書,粘在皮肉上的紅綢被扯開時,疼得他倒抽冷氣。掙紮著睜眼,看見謝淵通紅的眼眶——他竟不知用了什麼法子,買通了守殿的侍衛,正要用匕首割開粘連的布料。"彆...連累你..."話音未落,血書已被謝淵搶過去,紅綢在風雪中散開,三十七個血指印在晨光下刺目如燃,每個指印的裂紋裡都嵌著冰碴。

"誰敢動?"謝淵抱著血書衝向偏殿,鎮刑司緹騎拔刀阻攔,他便將血書頂在頭上,聲音震得簷角冰棱墜落,"這是邊軍的血!濺了你們的刀,就是玷汙忠魂!"混亂中,一名緹騎的刀鞘擦過血書,桑皮紙被劃開道口子,露出裡麵"王二狗"三個字的血痕,那是十六歲小兵最後按上去的指印,邊緣還帶著未乾的淚漬。

恰在此時,蕭桓的貼身內侍掀開角門:"陛下召嶽峰入見。"

暖閣裡的銀炭燒得正旺,空氣中飄著檀香。嶽峰跪在金磚上,棉袍上的雪一化,蒸汽騰騰升起,在他頭頂凝成片白霧。血書放在禦案前,凝結的血漬泛著黑紫,像塊陳年的血玉。蕭桓指著血書,聲音有些發飄:"這些...都是真的?"

嶽峰叩首時,額角的凍瘡應聲裂開,血珠滴在金磚上,洇開一小朵紅花。"陛下可查掌書記王硯之的筆跡,他寫"泣血叩請"時腕骨生了凍瘡,筆鋒有三處歪斜,宮中檔案裡有他往年的奏報可比對。"他喉嚨發緊,每說一個字都帶著血腥味,"可驗士兵的血痕,寧武關的人都知道,周誠左手小指缺半節,他的指印少塊月牙;王二狗的血裡有寒氣,凝結得比旁人快...西箭樓的十三名士兵,已經凍成冰雕,站在城頭像十三尊石像。"

謝淵趁機將卷宗攤在禦案上,裡麵的賬冊墨跡斑駁:"鎮刑司的偽證上,說"十一月廿九晴",可寧武關那日出了暴雪,有商隊的日誌為證。英國公府的糧車賬冊,五千石糧隻記了"分發邊軍",卻沒領糧士兵的簽字,因為真正領到的隻有張懋的三個侄子!"

"一派胡言!"李嵩從暖閣側門衝進來,袍角掃過炭盆,火星濺到賬冊上,"謝淵與嶽峰勾結,這些都是偽造的!"

蕭桓卻翻開血書背麵,那裡用極小的字寫著:"十一月廿八,王二狗凍死於西箭樓,死時懷裡揣著半塊給娘留的凍餅。"墨跡洇著圈淺白,那是淚漬——嶽峰在奏報裡提過這個小兵,說他總念叨"娘還在大同織布"。他指尖撫過那行字,忽然想起幼時在太廟,父親指著列祖列宗的牌位說:"江山是用百姓的血換來的,涼了誰的血,都要塌。"

"擬旨。"蕭桓的聲音帶著疲憊,"五軍都督府調薊遼兵兩萬、宣府兵一萬,由嶽峰統領,三日內馳援寧武關。戶部撥糧萬石,著謝淵監運,不得延誤。"他望著嶽峰凍裂的手指,"你...先去太醫院治傷。"

嶽峰叩首時,聽見李嵩倒抽冷氣的聲響。走出暖閣,陽光刺得他睜不開眼,謝淵扶著他笑道:"贏了。"嶽峰望著紫宸殿的金頂,忽然想起血書上的血已凍成冰,"還沒贏。"他低聲道,"糧草能到,人心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日後,嶽峰率軍離京。謝淵送他至盧溝橋,遞來信箋:"李嵩稱"調兵過多,恐生兵變",陛下已命玄夜衛隨行"監軍"。"嶽峰將信箋塞進火盆,火苗舔舐著紙頁,映出他眼底的寒意:"告訴他們,寧武關的雪,凍得住血,凍不住刀。"

片尾

《大吳史?兵誌》續載:"嶽峰得兵後,果於三日內破北元營,解寧武關之圍。然玄夜衛監軍沿途掣肘,糧車遲滯五日,士兵仍有凍斃。風憲司查得,延誤乃鎮刑司與戶部主事勾結,欲使峰師老兵疲。謝淵固爭,蕭桓僅貶主事二人,李嵩、張懋未受波及。

是歲除夕,寧武關士兵分食謝淵督運的糧草,帳內傳出《邊軍謠》:"血書叩闕雪三尺,金殿猶疑半日程。不是將軍刀鋒利,可憐關城骨已盈。""

卷尾

《大吳史?論》曰:"嶽峰二次請兵,非僅為寧武關,實為邊軍爭公道也。血書凝血而帝不見,非帝昏聵,乃勳貴盤根於內,廠衛掣肘於外,使君與臣隔,臣與民離。

夫邊軍之命,懸於文書往來;文書之遲速,係於私囊厚薄。李嵩以私廢公,張懋假公濟私,李德全恃權亂法,此三者,皆國之蠹也。蕭桓知其弊而不決,非不能也,是不敢也——懼勳貴反噬,恐朝局動蕩,終以"製衡"為名,縱惡養奸。

寧武關雖解,然邊軍之心已寒。嶽峰血書猶在,而克扣者未懲;士兵凍斃可憫,而包庇者仍在。此非一城之危,乃天下之危:當將士以血叩闕猶不可得,誰複為朝廷死戰?北元之患,尚在疆場;而朝堂之患,已入骨髓矣。"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九令之主平天下 財路情歡 末世汙染區 全民穿越:鳴鴻伴鳳影 太太嫁給死對頭,傅總悔瘋了 龍珠,賽亞人不隻想變強! 紅樓:黛玉手握主神空間 重生後,帶領華夏走向星辰大海 保鏢先生的軟肋 在男團耽美文女扮男裝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