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三法堂前誰擲筆,邊軍骨冷雪漫漫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491章 三法堂前誰擲筆,邊軍骨冷雪漫漫

第491章 三法堂前誰擲筆,邊軍骨冷雪漫漫(2 / 2)

張懋立刻反駁:"底冊存於內庫,豈是說調就調?"他跪在地上叩首,"陛下,此必是嶽峰與謝淵縱火,想銷毀對他們不利的證據!"鎮刑司的緹騎突然在殿外高呼:"抓到縱火賊了!"

被押上來的是個瘸腿老兵,正是陽和衛逃出來的幸存者。王振踹了他一腳:"說!是不是嶽峰讓你燒的卷宗?"老兵望著嶽峰,突然哭道:"都督,他們用俺兒子的命逼俺......"話未說完就被堵住了嘴。

謝淵衝出文臣列:"陛下,此人身受重傷,怎可能縱火?"他指著老兵的斷腿,"傷口還在流膿,根本走不了路!"李德全冷笑:"那就拖去詔獄,讓他慢慢說。"

嶽峰望著被拖走的老兵,突然想起陽和衛的雪。那時王忠也是這樣被拖走的,雪地上的血痕像條永遠走不完的路。

三法司會勘的第二十日,蕭桓在禦書房翻著元興帝的《北征錄》。上麵記載著當年成祖親征時,"邊餉按月足額發放,有遲一日者斬"。李德全在旁研墨,墨錠磨出的聲響格外刺耳:"陛下,三法司鬨得朝野不寧,勳貴們都在說"嶽峰要清君側"呢。"

蕭桓翻過一頁,上麵畫著邊軍分糧的場景,士兵們捧著粗瓷碗,碗裡的米粥清可見底。"你說,"他忽然開口,"張懋真會貪邊軍的糧?"李德全的墨錠頓了頓:"陛下,戶部哪年不虧空?張尚書也是為了應酬......"

此時謝淵捧著新證據闖進來,是玄夜衛在通州糧倉搜到的賬冊:"陛下,這是英國公府的私賬,上麵記著"收邊糧三萬石",日期與戶部的"損耗"記錄完全吻合!"他指著賬冊上的朱批,"這是張懋的筆跡,錯不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蕭桓的指尖劃過"三萬石"三個字,突然劇烈咳嗽起來。李德全連忙遞上參湯:"陛下龍體要緊,這些瑣事讓三法司慢慢查就是。"他給謝淵使了個眼色,"謝大人還是先回去吧,彆驚擾了聖駕。"

謝淵望著皇帝蒼白的臉,突然明白——不是陛下看不清,是不敢看清。這盤棋裡,邊軍的命不如勳貴的笑,鐵證的分量抵不過一句"朝野安定"。

會勘的第三月,嶽峰在刑部大牢見到了唯一的活證人——戶部主事李達。他因"算錯賬"被關在這裡,頭發已白了大半。"都督,"他抓住鐵欄,指節泛白,"張尚書讓我們做假賬時,說"邊軍離得遠,死了也沒人知"。"

李達交出一本私記,上麵詳細記錄著每月虧空的數目,甚至標著哪筆糧進了哪家勳貴的倉。"明日三法司最後一次會勘,"嶽峰將私記藏進袖中,"你敢在堂上說這些嗎?"李達的嘴唇哆嗦著:"俺兒子在張尚書的私塾讀書,俺......"

次日清晨,獄卒發現李達"上吊自儘",私記不翼而飛。嶽峰趕到時,隻見死者的衣襟上繡著朵蓮花——那是鎮刑司死囚的標記。他望著空蕩蕩的牢房,突然拔出佩刀劈開牢門:"今日就算闖宮,我也要把真相擺在陛下麵前!"

謝淵攔住他,手裡捧著風憲司的印信:"都督,我們還有最後一招。"他將一份萬民折塞進嶽峰手裡,上麵按滿了邊關百姓的指印,"百姓聯名請奏,願以賦稅擔保徹查糧餉案。"

宮牆外的槐花開了,雪白的花瓣落在萬民折上,像撒了層霜。

德佑三十二年六月十五,三法司的最後一次會勘設在午門。嶽峰捧著萬民折跪在烈日下,背後的"血債血償"四個字被汗水浸得發紅。劉章宣讀勘合結果時,聲音抖得不成樣:"查...查得邊餉虧空係吏員計算失誤,戶部失察,罰俸三月。"

"這就是你們查了三月的結果?"嶽峰猛地站起,萬民折在他手中嘩嘩作響,"證人死了三個,卷宗燒了兩回,你們對得起陽和衛餓死的弟兄嗎?"張懋站在陰影裡冷笑:"嶽都督不服,可去禦前告禦狀。"

謝淵突然指向人群中的一個身影:"那不是李達的兒子嗎?"眾人望去,隻見那孩子被個錦衣人拽著,手裡舉著張紙:"俺爹是畏罪自殺,與張尚書無關!"孩子的聲音還帶著奶氣,明顯是被教好的。

蕭桓的鑾駕從午門經過,嶽峰衝過去攔住馬頭,萬民折被馬蹄踩進泥裡。"陛下!"他趴在地上叩首,額頭撞出血來,"再不管,邊軍就真的反了!"鑾駕停了片刻,裡麵傳來蕭桓疲憊的聲音:"按三法司議的辦吧。"

馬蹄聲遠去,嶽峰望著被踩爛的萬民折,忽然覺得陽光燙得人睜不開眼。

會勘結束後第七日,嶽峰被調回寧武關。謝淵在城門送彆時,塞給他一卷新抄的賬冊:"風憲司的密檔,總有一天用得上。"他望著遠處鎮刑司的旗幟,"張懋給每個會勘官員都送了禮,陳義拒收,昨夜就"病"了。"

嶽峰接過賬冊,指尖觸到紙頁上的淚痕——那是謝淵抄錄時滴下的。"告訴弟兄們,"他翻身上馬,聲音啞得像被砂紙磨過,"糧餉的事,我記著呢。"關城的號角突然響起,蒼涼的聲浪裡,還帶著陽和衛未散的硝煙味。

京師的雨下了整整三日,戶部的糧倉卻在悄悄運糧。張懋站在廊下,看著家丁將新到的米搬進地窖,李德全的親信送來密信:"嶽峰在邊關整兵,需早做打算。"他將信扔進火盆,火苗舔舐信紙的聲響裡,仿佛能聽見邊軍的怒吼。

而在三法司的庫房深處,劉章將一份真的勘合結果藏進磚縫。上麵"張懋貪墨邊餉七萬石"的朱批,紅得像血,在黑暗中閃著幽光。

片尾

《大吳史?刑法誌》續載:"糧餉案會勘畢,嶽峰返寧武關,謝淵遷風憲司郎中。張懋加太子少保,鎮刑司獲賞銀萬兩。次年春,大同左衛士兵嘩變,焚戶部糧倉,蕭桓命嶽峰鎮壓,曰"邊軍驕縱,需嚴懲"。

德佑三十三年冬,陳義病逝,臨終前將糧餉案真卷托人送寧武關。嶽峰秘藏之,碑石記曰"待天日昭昭"。"

卷尾

《大吳史?論》曰:"三法司會勘之敗,非失於證據之缺,而失於權柄之傾。刑部畏鎮刑司之威,大理寺惑勳貴之勢,都察院憚天子之疑,三權互製而成三權皆廢。

夫糧餉者,邊軍之命也;會勘者,國法之威也。當命與法皆為權所役,則官官相護如銅牆鐵壁,百姓之訴、將士之血,皆成廢紙。張懋之貪,非獨其性之惡,實由製度之隙——戶部掌餉而無人能製,鎮刑司掌獄而越俎代庖,天子握權而優柔寡斷,此三者,乃虧空案之真凶也。

觀此後邊軍嘩變,皆源於此。當三法司的朱印蓋不過鎮刑司的令牌,當萬民生死抵不過一句"罰俸三月",大吳的律法,便成了勳貴掌中的玩物。而寧武關的碑石,與其說是等待天日,不如說是刻著一句讖語:國之將亡,必由內朽,非外敵能破也。"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當社恐穿成豪門假少爺 邪門嫡女歸家啦,諫臣老父不諫了 軍旅:我!將門虎子,鎮守邊疆 偽惡 在霍格沃茲決鬥的日子 離婚後,我權勢滔天,你哭什麼 九令之主平天下 財路情歡 末世汙染區 全民穿越:鳴鴻伴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