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嶽峰奏請徹查糧餉虧空疏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26章 嶽峰奏請徹查糧餉虧空疏

第26章 嶽峰奏請徹查糧餉虧空疏(1 / 1)

嶽峰奏請徹查糧餉虧空疏

破題

邊餉虧空,非獨糧草之缺,實乃社稷之瘡;構陷成風,不唯忠良之厄,尤為綱紀之危。

承題

臣嶽峰謹奏:德佑三十三年冬,北境雪沒關城,寧武關周毅部殺馬為食,殘卒抱冰而泣。臣戍邊二十載,親曆永熙、德佑二朝,邊軍困厄至此,未嘗見也。今以血誠陳三事,伏乞陛下斧正。

起講

《軍衛法》載:“邊餉者,三軍之命脈,國之藩籬也。”昔永熙帝北巡,見邊卒衣單,立命內庫補緞三千匹,曰“凍死士卒,何以守國”。今德佑朝方逾十載,而糧餉虧空、忠良被誣之事接踵而至,臣恐先帝之訓漸忘,而宵小之徒得肆也。

起股

一曰糧餉虧空,罪在戶部。按製,寧武關歲額糧草萬石,去歲冬實到七千石,短少三成。大同衛轉運冊注“損耗”,鈐戶部侍郎王顯印信。然風憲司勘得:同期內庫多出“無名糧草”三千石,收條字跡與顯幕僚趙昇筆痕吻合。臣在關時,親見傷兵嚼樹皮充饑,馬骨炊湯,湯沸而無肉,士卒相顧淚下——此非“損耗”,實乃盜劫也!王顯掌榷關之權,行監守自盜之實,以邊軍之命填私囊之壑,其心可誅。

中股

二曰構陷成網,禍起近臣。戶部侍郎王顯奏臣弟嶽巒“通北元互市”,實屬羅織。嶽巒為江南綢緞商,永熙十年離京,二十載未入邊地,蘇杭知府李嵩注:此處為同名異姓,非權臣李嵩)及十三行商百餘人可證。鎮刑司所呈“交易賬簿”,紙出京師崇文坊“文盛齋”,去年冬方造;墨用鬆煙新磨,浮於紙表——此非商賬,實為偽證也!更有甚者,周毅遣親衛趙五攜密信赴京,為鎮刑司緹騎截殺,屍懸雁門關烽燧,口中猶銜信角,血漬“十日”二字入木三分。截信滅口,非阻軍情,乃懼罪證之露也。

後股

三曰邊鎮垂危,刻不容緩。寧武關為畿輔北門,距京師僅九百裡。今周毅部存者七千,矢儘弓折,北元鐵騎日叩關下,城磚被箭簇擊痕累累。臣聞陛下已命內庫撥糧,然轉運需十日,而周毅密信言“撐不過十日”——此十日者,是邊軍之生死線,亦朝廷之榮辱界也。若援兵不至,關破則北元可直驅京畿,彼時雖誅百王顯,何補於敗?

束股

臣家世受國恩:祖父戰死於開平,屍身未歸,僅存箭鏃一枚;父親殉節於偏關,遺血書“忠”字,至今藏於家祠。臣身被三十餘創,左臂中箭仍能提刀,背脊受創猶可登城,未嘗一日忘“忠”字。今雖被征還京,關城烽火常懸夢寐。懇請陛下敕三法司會勘:一查王顯盜餉之罪,二究鎮刑司截信之奸,三審內庫糧草之蹤。

收結

臣願以闔家百口為質,若查無實據,甘受淩遲;若奸佞得懲,邊餉得補,則寧武關可保,北境可安。昔永熙帝嘗謂臣曰“嶽氏一門,代有死士”,臣雖不才,願繼先祖之誌,死而無憾。

德佑三十三年正月嶽峰謹上

附:寧武關凍斃士卒名冊、大同衛轉運勘合殘頁、嶽巒商籍文書、趙五屍身勘驗圖、王顯幕僚筆跡比對冊共十件)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四合院:賈張氏哭我喪,我反手一耳光 換嫁隨軍,誰家凶獸奶呼呼呀! 請同學斬妖 幼龍的人類觀察記錄 我在規則怪談裡無視規則 糟!年下陰鬱老公每天都想讓我哭 撒旦老公:調皮小貓休想逃! 沒人告訴我她是女帝啊? 惡毒女配在獸世靠鹹魚翻身了 火影:從獲得大筒木一式模板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