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莫教青史成灰處,猶記孤臣泣血言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505章 莫教青史成灰處,猶記孤臣泣血言

第505章 莫教青史成灰處,猶記孤臣泣血言(2 / 2)

"張遷每月送紋銀二十兩,用油紙包著,讓驛卒趁夜送來。"王敬的哭聲混著哽咽,"他說"嶽峰那幫邊將,擁兵自重,就該凍餓至死",還說"陽曲衛若破,正好讓陛下知道邊將無能"。"

沈煉取來紙筆,王敬一邊哭一邊寫:"七月十五那道血書最急,墨跡都是紅的,寫著"糧儘援絕,將士可飲雪守城"。張遷親自帶人來燒的,燒的時候還笑,說"周鐵牛這老東西,死到臨頭還寫血書"。"

"他威脅我,說"敢留片紙,就誅你滿門"。"王敬的手抖得幾乎握不住筆,"我...我怕女兒出事,就隻能照做。但我留了個心眼...張遷的親隨送銀時,會給我寫收條,說"憑條可領下月酬勞"。"

沈煉追問:"收條在哪?"王敬指著頭頂:"在臥房梁上,用油布包著,藏在...藏在鬆動的磚縫裡。"趙九應聲欲去,卻被沈煉按住:"你先畫押,畫完我就派人去取。"

王敬接過筆,墨跡在紙上暈開大片。他望著"供詞屬實"四字,突然想起張遷陰鷙的臉,手一抖,筆掉在地上。沈煉撿起筆塞回他手中:"現在回頭,還來得及。"

趙九帶著兩名緹騎直奔大同驛,驛館的積雪已沒過腳踝。他們撬開王敬臥房的梁上磚縫,果然摸出個油布包,解開時,七張泛黃的收條掉了出來。

回到詔獄,沈煉將收條一張張鋪開。每張都寫著"今收到大同驛王敬交來文書七道,酬勞紋銀二十兩",落款是"張",日期從三月到九月,與陽曲衛發報的時間一一對應。

他取來張遷的監軍奏報,將收條上的"張"字與奏報上的簽名對比——筆鋒轉折處的彎鉤如出一轍。趙九在旁咋舌:"這張遷膽子也太大了,竟敢留筆跡!"

最末一張收條的日期是九月十二,正是陽曲衛陷落那日,上麵多了行小字:"陽曲事畢,另有重謝——李府令"。沈煉的指尖落在"李府"二字上,眼中寒光乍現:"果然是李嵩在背後指使。"

他將收條仔細折好,裝入鐵匣:"趙九,你親自把這匣子送風憲司,交謝大人親收。告訴謝大人,鎮刑司的手不僅伸到了邊鎮,連驛傳的骨頭都想啃。"

謝淵在風憲司的書房裡接過鐵匣,趙九剛走,門房就來報:"李大人的親信周管家求見,說有要事相商。"謝淵冷笑一聲,將鐵匣鎖進書櫃最深處,那裡還藏著嶽峰送來的陽曲衛殘碑拓片。

周管家進門時,臉上堆著假笑:"謝大人,李相說近來邊事吃緊,想請您過府議事,共商監軍規製。"他的目光在書房裡掃來掃去,顯然在找什麼。

"告訴李大人,"謝淵端起茶杯,水汽模糊了他的表情,"風憲司正在查大同驛案,按規製,未結案前不得與外官私會。"周管家的笑僵在臉上:"謝大人這是不給李相麵子?"

"麵子是給忠臣的,不是給藏邊報、害將士的。"謝淵放下茶杯,聲音陡然轉冷,"周管家若沒事,就請回吧——風憲司的門,不乾淨的人少進。"周管家悻悻而去,臨走時狠狠剜了書房一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謝淵打開鐵匣,對著收條上的"李府令"三字看了良久。窗外的雪又下了起來,他想起嶽峰在午門跪雪時的背影,突然提筆寫下:"鎮刑司壅蔽軍情,罪證確鑿,請陛下徹查。"

三日後,謝淵捧著卷宗入宮。文華殿內,蕭桓正對著張遷的監軍奏報皺眉,上麵寫著"陽曲衛陷落係嶽峰救援不力"。見謝淵進來,他放下奏報:"風憲司查得如何?"

謝淵將收條呈上:"陛下請看,張遷每月收買驛丞,扣壓陽曲衛請援文書,這是他的親筆收條,與奏報筆跡一致。"蕭桓拿起兩張紙對比,指節捏得發白:"朕竟不知,鎮刑司已能代朕掌邊事!"

李德全在旁急道:"陛下,恐是謝禦史構陷!張千戶忠心耿耿,怎會做這等事?"謝淵冷笑:"李公公若不信,可傳大同衛驛卒對質,他們都見過張遷的親隨送銀。"

正爭執間,沈煉捧著密報闖入:"陛下,玄夜衛探得,張遷昨日密令大同衛,銷毀與王敬往來的賬簿!"他將密信呈上,上麵"速焚賬冊,勿留痕跡"八字正是張遷筆跡。

蕭桓猛地將朱筆擲在案上,墨汁濺汙了永熙帝的《邊策》:"傳旨!將王敬移交三法司,著謝淵、沈煉會同徹查鎮刑司與各驛往來,凡牽涉者,無論官職高低,一律拿下!"

聖旨傳出時,李嵩正在府中與蕭漓對弈。聽聞王敬招供,他一把掀翻棋盤,白玉棋子滾落滿地,像極了陽曲衛戰死將士的骸骨。"廢物!連個驛丞都看不住!"

管家匆匆來報:"大人,玄夜衛正在查各驛賬簿,要不要...要不要先燒了?"李嵩望著窗外飄落的雪花,突然劇烈咳嗽起來:"燒!把近三年與驛丞往來的文書全燒了!"

書房裡燃起熊熊大火,賬簿、密信、收條副本在火中蜷曲成灰燼。蕭漓站在廊下,看著火星隨風卷入雪地,融出點點黑痕:"姐夫,燒得完嗎?張遷那蠢貨,指不定留了多少後手。"

"張遷是李德全的人,真查起來,先保咱們。"李嵩用錦帕捂著嘴,咳得撕心裂肺,"當年朔州糧案,不也是讓他頂罪?"話未說完,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玄夜衛的燈籠在雪地裡越來越近。

蕭漓臉色煞白:"他們來了..."李嵩卻突然笑了,笑聲裡帶著痰音:"來了正好——讓他們看看,這大吳的朝堂,是誰的天下。"風雪拍打著朱門,將馬蹄聲、咳嗽聲、棋子滾落聲,全卷進了無邊的黑夜。

片尾

《大吳史?刑法誌》載:"德佑十三年冬,驛丞王敬案發,牽連鎮刑司官吏十七人,自千戶張遷至驛路小吏皆伏法。帝覽案牘三日不朝,悟驛傳壅蔽之禍,遂詔:"邊報需以鎏金火牌為憑,由玄夜衛直送禦前,非風憲司與兵部共印不得拆閱。"複永熙朝"驛丞三年輪崗製",命風憲司每歲巡查邊驛,錄《驛弊考》呈覽。自是邊情無滯,三月內七道急報皆直抵禦前,未有壅塞。"

卷尾

夜審一案,雖僅牽出十七人,卻如巨石投湖,漣漪遍及九邊。謝淵借此案疏請:"鎮刑司不得乾預驛傳,其掌印官需由內閣與風憲司共推;風憲司複設邊驛巡查科,專司文書核驗。"蕭桓納之,命鎮刑司緹騎減員三成,風憲司添設邊驛巡查科,置郎中一員主其事。

次年春,嶽峰在雁門收到首封直送禦前的奏報,拆閱時見火漆上"風憲司驗"四字,突然想起陽曲衛那七道沉於泥沼的血書,喉間發緊。而大同驛的新驛丞到任時,帶了本《永熙驛律》,扉頁題著"文書即軍情,驛路係國命"——那是謝淵親筆所書。

史官評曰:"一驛丞之微,係邊鎮之安危;一夕審之細,揭廟堂之積弊。永熙朝設驛傳,本為"飛騎達天聽",至德佑而弊生,非製度之過,乃守吏之奸也。故治道之要,在防微杜漸,更在有敢揭弊之人——謝淵之直,沈煉之勇,嶽峰之韌,缺一不可。"

驛卒焚書灰未冷,緹騎破戶雪初晴。鎏金牌印新題字,猶帶陽曲血痕明。九邊驛路冰初解,三法司章墨未乾。莫道官微輕社稷,一燈能照萬重山。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掏空家產後,大小姐揣孕肚去隨軍 我在修真當反派 逆淵通天 我主沉浮之沉浮之間 大唐鬼案集 符咒在上!我竟活在成龍世界! 五等分的花嫁三玖線 雙穿老公來自末世 小神醫的春天 水果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