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貂裘宴罷香猶暖,革甲僵時骨已寒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507章 貂裘宴罷香猶暖,革甲僵時骨已寒

第507章 貂裘宴罷香猶暖,革甲僵時骨已寒(1 / 2)

卷首語

《大吳史?食貨誌》載:"德佑十三年冬,陽曲衛陷沒,宣府衛孤懸塞外,內庫之爭驟起。宣府總兵嶽峰以邊軍饑寒,亟請發內帑三十萬石濟急,鎮刑司張遷與詔獄署王瑾輩,以"內帑係帝私庫,邊餉當取自國庫"為由交相沮之。時內庫積粟逾百萬石、銀五十萬兩,然為詔獄署掌印太監王瑾與鎮刑司千戶張遷等權璫所掌,私支饋送不絕,邊餉三請而三拒。邊軍凍斃者日眾,怨謠遍傳,謂"朱門酒肉臭,寒營骨已枯",聞者惻然。"

內庫金珠積似山,邊軍啼血望長安。

朱繩緊鎖千倉粟,不肯分涓救死難。

司鑰庫深銷玉帛,鎮刑門峻阻鞍韉。

貂裘宴罷香猶暖,革甲僵時骨已寒。

詔獄璫聲催夜漏,寒營鬼哭徹霜天。

何時得破銅符鎖,分與沙場救命餐。

戶部衙門前的雪結了寸厚的冰,嶽峰捧著請發內帑的文書,靴底碾過冰麵,發出細碎的裂響,像是凍裂的骨頭在呻吟。他正欲再叩暖簾,身後突然傳來踏雪聲,謝淵披著件半舊的青布披風,袍角沾著風卷的雪沫。

"嶽將軍且慢。"謝淵按住他欲叩門的手,指尖觸到文書上未乾的墨跡,"趙雍這話,隻說對了一半。"

嶽峰猛地回頭,眉峰凝著霜:"謝大人何來此說?他分明說需鎮刑司與詔獄署共署印信,是元興帝定下的規矩。"

謝淵側身避開迎麵的風雪,聲音壓得極低:"元興帝設司鑰庫時,確立雙印製衡,可永熙帝二十年冬,曾補過一條"邊軍急變,風憲司持節可代印",載在《永熙續典》卷十七。李嵩複舊製時,故意刪了這一條——趙雍要麼不知,要麼裝傻。"

嶽峰攥著文書的手猛地收緊,指節泛白:"竟有此事?那為何..."

"為何風憲司不早說?"謝淵苦笑一聲,指了指暖簾後隱約的燭影,"趙雍是李嵩門生,此刻怕是正遣人往鎮刑司報信。你且在此周旋,我去取《永熙續典》,半個時辰後再來——記住,隻說"求見趙大人核對舊典",彆露了風聲。"

嶽峰望著他踏雪而去的背影,披風下擺掃過冰麵,留下淺淺的轍痕,突然明白過來:謝淵早查到此節,卻選在此刻點破,是怕打草驚蛇。他重新轉向暖簾,冰屑鑽進領口,冷得像刀,卻讓他眼底的焦灼添了幾分篤定。

暖簾內傳來趙雍的聲音,帶著不耐:"嶽將軍還不走?莫非真要等緹騎來請?"

嶽峰揚聲道:"趙大人既知元興舊製,敢問永熙帝補訂的"邊軍急變條",是否也算規矩?屬下求見,正是要核對典章——總不能讓邊軍的血書,死在殘缺的規矩裡。"

簾內的燭影猛地一晃,再無應聲。冰麵下的水似乎開始流動,發出細微的叮咚聲,像是在為即將到來的交鋒計數。

嶽峰攥緊文書,指節叩得案幾發顫,木屑簌簌落在炭灰裡:"趙大人,宣府衛昨日查營,見三個新兵煮皮甲充饑,甲片上的鐵鏽混著雪水往下淌,喝得直嘔血!三日未炊已是實情,再遲,不消嘩變,士卒就得凍餓而死——難道要等屍身堆成山,才敢動內帑?"

趙雍猛地掀開暖簾,爐中火星濺到他的朝服下擺,他卻渾然不覺,眼下青黑如墨:"嶽將軍當知司鑰庫的規矩!李首輔昨日在政事堂拍了案,說"內帑是帝室根基,一動則天下疑",還說"邊將慣會誇大其詞,當年魏王蕭烈不也借"缺糧"逼宮?"你讓我這戶部尚書,如何敢逆首輔意?"

"蕭烈是叛王,我嶽峰是守邊將!"嶽峰突然將文書拍在案上,墨跡被鬢角滴落的雪水暈開,"趙大人看看這上麵的千戶聯名——宣府衛十二營千戶,個個按了血指印!他們不是要反,是要活!若連活下去的糧都要被扣,那"國本"二字,究竟是護著誰?"

詔獄署值房內,王瑾用銀簽挑著爐中銀絲炭,火星子濺在他絳色蟒袍上。張遷躬身遞上賬冊,指尖在"二十萬石"處重重一點:"王公公且看,去年郊祀支用的糧,實則入了李嵩在大同的私倉,他侄子李達還拿著這些糧跟北元換了戰馬——如今倒說"內帑動不得",這算盤打得,連司鑰庫的算盤珠都自愧不如。"

王瑾拈起賬冊,蔻丹染紅的指甲刮過"李嵩"二字,發出細碎的聲響:"張千戶當我不知?他李嵩上個月還想讓咱家把內庫的珊瑚樹送給他老娘做壽,被咱家頂回去了。"他突然冷笑,將賬冊扔回案上,"不過嶽峰這道請文,倒真是捅馬蜂窩——你以為他爭的是糧?他是想借邊軍逼陛下廢了這"共掌鑰匙"的規矩!"

張遷喉間滾過一聲嗤笑,靴底碾著地上的炭屑:"廢了規矩?他也配?鎮刑司的緹騎已在司鑰庫外布了三層,風憲司想查庫?先問問咱家的刀答不答應。倒是公公您,真打算讓李嵩獨占內庫?昨兒他還跟詔獄署的劉忠說"太監掌庫,終究名不正"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瑾猛地將銀簽擲進爐中,炭火爆起一團火光:"他想名正?咱家偏要讓他知道,這內庫的鑰匙,少了咱家的印,他連一粒米都彆想動!嶽峰要碰釘子,就讓他碰得狠些,最好讓他知道,這大吳的內庫,從來不是邊將能染指的地方。"窗外的算盤聲突然急促起來,劈啪作響,像在為邊軍的性命倒數。

謝淵在風憲司對著《元興會典》與《永熙律》出神,屬官捧著抄來的內庫規製站在一旁,鼻尖凍得通紅:"大人,元興帝設司鑰庫時,確是以"防外戚乾政"為名,可永熙帝改製時,特意在《邊儲策》裡注了"邊軍如手足,內庫如血脈,斷血脈則手足斃",李嵩複舊製,分明是斷章取義。"

"斷章取義?他是借舊製謀私利。"謝淵指尖點著《永熙律》中"邊軍急變可直取內帑"一條,墨字被先帝朱筆圈了又圈,"元興帝時外戚專權,故設雙鑰製衡;永熙朝外戚斂跡,故放權邊軍。如今李嵩卻勾結鎮刑司與詔獄署,將雙鑰變成了貪腐的鎖——你看這三年的內庫流水,支給皇陵的糧是往年的十倍,皇陵守卒卻餓得變賣甲胄,糧去哪了?"

屬官突然壓低聲音:"屬下查到,李嵩的門生趙謙在大同衛開了二十個糧倉,裡麵的糧,都印著內庫的火漆。"謝淵猛地抬頭,案上的《風憲司則例》被風吹得嘩嘩作響,其中"稽查內庫,風憲司有專權"一句格外醒目。

"去備車。"謝淵抓起憲牌,銅牌撞在案上發出沉響,"《永熙律》載明"風憲司查庫無需請旨",他們要守舊製,咱家就用舊製裡的規矩,查得他們無話可說。"屬官望著窗外的風雪,猶豫道:"大人,鎮刑司的緹騎在司鑰庫外等著呢。"


最新小说: 雙花影裡舊煙台 重生1990:老婆,我養你 穿越超神:我能召喚童年機甲 落英詩集 我非癡愚實乃純良 鄉村花香 終宋 道門詭談 民俗:從殯儀館開始成為俗世神 鬼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