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莫歎封章沉紫陌,民心終作汗青章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546章 莫歎封章沉紫陌,民心終作汗青章

第546章 莫歎封章沉紫陌,民心終作汗青章(2 / 2)

"難。"沈青歎了口氣,"李德全在通政司安了自己人,所有給陛下的奏疏,他都要先過目。嶽指揮的血書,怕是剛到京城就會被截下來。"

周顯急得想哭:"那怎麼辦?嶽指揮白死了?"

"也不是沒辦法。"沈青從懷裡掏出一塊腰牌,塞給周顯,"玄夜衛有密道可以直通東華門,今晚我帶你從密道進去,找機會把血書交給翰林院的劉學士。劉學士是謝淵大人的門生,為人正直,敢把血書遞上去。"

周顯緊緊攥著腰牌,上麵的溫度仿佛能暖透他冰涼的心。遠處,北元的探子在山坡上張望,沈青立刻站起身,厲聲喝道:"還愣著乾什麼?快走!"

京城,東華門附近的一處民宅。沈青給周顯換上了一身玄夜衛的衣服,看著他把血書藏在發髻裡。

"記住,從密道出去,往左拐,看到那棵老槐樹,劉學士的轎子會在那裡等你。"沈青拍了拍他的肩,"隻許交血書,彆說多餘的話,說完就走,我會派人送你出城。"

周顯點點頭,跟著沈青鑽進密道。密道裡又黑又潮,隻能摸著牆壁往前走,空氣中彌漫著黴味。他想起大同衛的弟兄,想起嶽峰最後那一眼,腳步不由得加快了。

鑽出密道時,已是深夜。老槐樹下果然停著一頂小轎,一個老仆站在轎旁,見他過來,低聲問:"嶽將軍的信物?"

周顯從發髻裡取出血書,遞了過去。老仆接過血書,沒說話,轉身鑽進轎裡。轎子很快消失在夜色中,周顯按照沈青的囑咐,轉身往密道走,心裡卻像壓了塊石頭——血書能送到嗎?陛下會信嗎?

他不知道,此刻的劉學士轎中,劉統正捧著血書,手指不住顫抖。血書的腥氣透過紙頁傳來,像無數冤魂在哭訴。他認識嶽峰,當年嶽峰父親的葬禮,他還去吊唁過,那時的嶽峰還是個少年,眼神裡滿是倔強。

"備馬,去東華門。"劉統對轎夫說,"就算闖宮,我也要把這血書送到陛下手裡。"

乾清宮的燭火已經燃到了儘頭,蕭桓還在批閱奏折。李德全侍立在旁,打著哈欠,眼角卻瞟著門口——按說,大同衛的消息該到了。

"陛下,夜深了,歇著吧。"李德全柔聲勸道,"明日再批也不遲。"

蕭桓沒抬頭,他手裡拿著的,是玄夜衛指揮使剛送來的密報,說"大同衛恐難支撐,嶽峰仍在死守"。他想起前幾日翻出的嶽峰父親的殉國案,心裡像被什麼東西堵住了。

"李德全,"蕭桓突然開口,"你說,嶽峰會不會真的...像密報裡說的那樣,在等援兵?"

李德全心裡一緊,忙道:"陛下,玄夜衛也說了,京營援兵遇伏,這是天意。嶽峰守不住,也怪不得彆人。再說,他...他威望太高,留著也是隱患。"

蕭桓沒說話,他知道李德全在怕什麼。三年前,他複位時,就是怕邊將威望太高,才讓鎮刑司插手邊事。可現在,看著密報上"士卒煮甲"四個字,他突然有些後悔。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喧嘩聲,一個蒼老的聲音喊道:"臣劉統,有急事求見陛下!關乎大同衛存亡!"

李德全臉色驟變:"大膽!深夜闖宮,不怕治罪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蕭桓卻抬起頭:"讓他進來。"

劉統被侍衛押著進來,頭發散亂,衣袍上沾著泥土,但手裡緊緊攥著一卷紙。他跪在地上,將紙高高舉起:"陛下!這是大同衛指揮嶽峰的血書!求陛下過目!"

李德全想上前搶奪,卻被蕭桓喝止:"拿來。"

蕭桓接過血書,展開一看,頓時倒吸一口涼氣。血字已經發黑,但每一個字都像一把刀,刺得他眼睛生疼。"大同將破,臣死無憾,唯恨奸未除..."尤其是看到"臣父嶽忠泰殉國"時,他猛地想起那本舊檔裡的記載——嶽忠泰也是這樣,城破前寫了血書,罵的是"糧草被截"。

"這血書...是真的?"蕭桓的聲音有些發顫。

"千真萬確!"劉統磕頭道,"是嶽峰親衛周顯冒死送來的,路上遭鎮刑司緹騎追殺,九死一生!陛下,嶽峰父子兩代殉國,皆因奸佞作祟,求陛下明察!"

李德全忙道:"陛下!劉統這是誣陷!鎮刑司怎麼會追殺信使?定是這血書是偽造的,想栽贓陷害!"

"偽造?"劉統冷笑,"李德全,你敢讓周顯來對質嗎?他現在就在玄夜衛的保護下!嶽峰在血書裡說,鎮刑司緹騎扣糧三月,兵部匿報軍情,這些難道也是假的?"

蕭桓看著血書上的血手印,想起嶽峰父親的舊檔,心裡的疑竇越來越深。他猛地將血書拍在案上:"李德全,傳旨玄夜衛,立刻把周顯帶來!還有,把兵部這幾個月的邊報,全給朕拿來!"

玄夜衛大牢。周顯見到了劉統,也見到了蕭桓派來的人。他把大同衛的情況一五一十地說了,從李謨奪權,到京營援兵遇伏,每一個細節都記得清清楚楚。

"你說,京營援兵的行軍路線,隻有兵部和鎮刑司知道?"玄夜衛指揮使問道。

"是!"周顯肯定地說,"嶽指揮當時就說,這路線是兵部侍郎張敬定的,除了他和鎮刑司的人,沒人知道。結果北元的人就像等著一樣,正好在陽和口設伏。"

指揮使點點頭,又問:"李謨扣糧,有證據嗎?"

"有!"周顯想起嶽峰交給他的一本賬冊,"嶽指揮讓我藏了一本賬冊,記著緹騎私分糧餉的明細,還有張敬的手令,說"可暫棄大同"。隻是...突圍時太匆忙,賬冊落在城裡了。"

指揮使歎了口氣:"沒有賬冊,怕是難定他們的罪。李德全和徐文良在朝中勢力太大,沒有鐵證,陛下也不好動他們。"

周顯急道:"那血書還不夠嗎?嶽指揮的血還不夠嗎?"

"夠,也不夠。"指揮使看著他,"血書能讓陛下心裡有個數,但要扳倒他們,還需要更多的證據。你先在這兒住下,等風頭過了,我送你去宣府衛,找謝淵大人。他正在查這件事,或許能幫上忙。"

乾清宮。蕭桓拿著血書,一夜未眠。李德全和徐文良跪在地上,不停地辯解,說血書是偽造的,周顯是謝淵的人,想借機扳倒他們。

"陛下,謝淵與嶽峰交好,這血書定是他們串通一氣偽造的!"徐文良哭道,"臣對陛下忠心耿耿,怎麼會扣糧餉?怎麼會泄露軍情?"

李德全也道:"陛下,玄夜衛指揮使和謝淵是同年,他說的話也不可信。依奴才看,不如把周顯交給鎮刑司審問,定能查出真相。"

蕭桓看著他們,突然覺得很累。他知道他們在撒謊,但他沒有證據。血書雖然慘烈,但終究隻是一麵之詞。他想起三年前複位時的情景,也是這樣,石亨和徐有貞拿著"太後懿旨",說那是真的,結果卻是偽造的。

"夠了。"蕭桓揮揮手,"這件事,先不查了。嶽峰殉國,追贈都督同知,厚葬。周顯...送他去宣府衛,交給謝淵。"

李德全和徐文良暗暗鬆了口氣,連忙叩首:"陛下聖明。"

蕭桓卻沒看他們,他拿起血書,輕輕撫平上麵的褶皺。血書的邊角已經磨損,像一個即將破碎的夢。他知道,自己或許永遠也查不出真相了,但這血書,他會一直留著,提醒自己,那些在大同衛死去的士兵,他們的血,不能白流。

宣府衛,謝淵收到了周顯帶來的血書。他把血書放在案上,對著大同衛的方向,斟了一杯酒。

"嶽兄,"謝淵舉起酒杯,聲音哽咽,"你的血書,我看到了。你的恨,我也記住了。你放心,那些奸佞,我一定會讓他們付出代價。"

周顯站在旁邊,眼淚掉了下來:"謝大人,陛下...陛下好像不打算查了。"

"會查的。"謝淵放下酒杯,目光堅定,"陛下現在不查,是因為沒有證據。但我會找到證據的,鎮刑司扣糧的賬冊,兵部泄露軍情的書信,總會有蛛絲馬跡。"他看著血書上的"奸未除"三個字,"這三個字,就是我接下來要做的事。"

窗外,月亮圓得像一麵鏡子,照著宣府衛的城樓,也照著千裡之外的大同衛。那裡的硝煙已經散去,隻剩下殘垣斷壁,但嶽峰的血書,卻像一顆種子,埋在了這片土地上,等待著發芽的那一天。

片尾

謝淵在宣府衛查獲鎮刑司與兵部勾結的賬冊,連同嶽峰的血書,一並呈給蕭桓。蕭桓震怒,下令徹查,李德全、徐文良等人終被革職查辦,鎮刑司乾政的弊端得以整頓。大同衛重建時,人們在譙樓的磚縫裡,發現了嶽峰未寫完的半封血書,上麵隻有兩個字:"無悔"。

卷尾語

《大吳史?忠義傳》評:"嶽峰之死,重於泰山。非獨以其死守孤城,更以其血書揭奸佞之罪,醒君王之昏。蓋自泰昌至德佑,邊鎮將官多有殉國者,然以血書明誌、傳之後世者,唯嶽氏父子耳。故曰:忠烈之魂,不在屍骸,在其心;血書之重,不在筆墨,在其義。"

《邊鎮雜記》載:"大同衛百姓為嶽峰立祠,每至其殉國日,必以血書拓本供奉。祠中有聯雲:"兩代忠魂守邊土,一封血書照汗青",往來憑吊者,無不流涕。"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藏孕肚另嫁他人後,他下跪追妻 開局滿級的我選擇在大明當老六 穿到四零,我靠超市空間養全家 暴君的第一佞臣 養獸夫,揣萌崽,二殿下她逆襲啦! 半盞軼事 這個出馬仙有點der 被殺後,我穿成了九千歲 兒孫被換命?姑奶直播帶飛躺贏 我即是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