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千行血淚凝霜冷,一片丹心被墨漫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547章 千行血淚凝霜冷,一片丹心被墨漫

第547章 千行血淚凝霜冷,一片丹心被墨漫(2 / 2)

蕭桓的目光在血書上掃來掃去,手指在"臣死無憾,唯恨奸未除"八字上反複摩挲。他想起嶽峰之父嶽忠泰——泰昌年間的名將,確實殉國於陽和口,永熙帝還曾為其題詞。若嶽峰真是忠良之後,為何要構陷朝臣?

"陛下,"李德全見蕭桓猶豫,又道,"前幾日玄夜衛密報,說謝淵已暗中調宣府衛兵馬,離大同不過百裡。他們一邊遞血書,一邊調兵,這是要逼宮啊!"

劉矩忍不住開口:"陛下,周顯突圍時受了七處傷,帶的七個弟兄全死了。若血書是假的,何必如此拚命?臣以為,至少該召周顯問話,查清糧道是否真有問題。"

"劉矩!"徐文良厲聲嗬斥,"你是通政使,還是審刑官?輪得到你指手畫腳?"

蕭桓將血書往案上一擲,宣紙被風掀起一角,露出"忠良含冤"四字。他站起身,踱了幾步,聲音帶著壓抑的怒火:"這血書字字誅心,無非是想讓朕殺了李謨、張敬,寒了朝臣的心!嶽峰若真忠勇,為何不專心守城,反倒忙著寫這些東西?"

"陛下聖明!"李德全連忙道,"這就是惑亂人心!守城不力,便想借血書脫罪,還要拉朝廷命官下水,其心可誅!"

蕭桓看向劉矩:"這血書...暫存司禮監。周顯交由鎮刑司"看管",不許與外人接觸。至於謝淵,傳旨讓他即刻回宣府,不得乾預大同衛事務。"

劉矩急道:"陛下!大同衛危在旦夕,若不查清糧道,恐..."

"夠了!"蕭桓打斷他,"朕意已決。再敢多言,罰你去南京通政司養老!"

鎮刑司詔獄。周顯被關在最裡麵的牢房,手腳都鎖著鐐銬。王承恩提著一盞油燈,緩步走了進來,燈光照在他臉上,忽明忽暗。

"周百戶,"王承恩蹲下身,"聽說你在大同衛很得嶽峰信任?"

周顯扭過頭,不搭理他。

"何必呢?"王承恩笑了笑,"嶽峰的血書,陛下根本沒當回事。你現在招認,說血書是謝淵讓你偽造的,我保你活命,還能給你個小官做。"

周顯猛地啐了一口:"你們這群閹賊!扣了弟兄們的糧,害了滿城的人,還想栽贓謝大人?我就是死,也不會認!"

"死?"王承恩站起身,踢了踢牢門,"在這裡,死是最容易的事。但你想想你在陽和口的老娘,她還等著看你回家呢。"

周顯的身體僵了一下。王承恩見狀,又道:"隻要你畫押,我馬上派人送你娘去江南,給她買田置地,保她後半輩子衣食無憂。"

牢房裡一片死寂,隻有油燈的滋滋聲。周顯看著牆上的黴斑,想起嶽峰斷指寫血書的模樣,又想起老娘在村口送他參軍時的眼淚,終是閉上眼:"我...我要見謝大人。"

宣府衛。謝淵收到蕭桓讓他回防的旨意時,正在清點馳援大同的兵馬。親衛遞上密信,是玄夜衛百戶王瑾寫的——"血書被留司禮監,周顯下獄,李德全欲逼其反供"。

謝淵捏緊信紙,指節發白。他知道,這是李德全的釜底抽薪之計,既要堵住大同衛的嘴,又要誣陷他結黨。

"大人,"親衛道,"要不我們先按兵不動?等摸清京城的情況再說?"

謝淵搖頭:"大同衛等不起。李謨扣糧,王承恩構陷,陛下被蒙在鼓裡——我們若退了,嶽峰他們就真成了孤魂野鬼。"他走到地圖前,在"陽和口"處畫了個圈,"周顯是陽和口人,王承恩肯定拿他家人要挾。你帶五十人,悄悄去陽和口,把周顯的老娘接到宣府,千萬彆驚動鎮刑司的人。"

親衛領命而去。謝淵望著窗外的暮色,喃喃道:"嶽兄,我不會讓你的血白流。"

乾清宮。深夜,蕭桓輾轉難眠,索性起身,讓小太監取來泰昌朝的舊檔。他翻到嶽忠泰的傳,上麵寫著"泰昌三年,北元犯陽和口,忠泰率部死守,糧儘,殺馬以饗士卒,終力竭戰死,年四十有二"。旁邊還有永熙帝的朱批:"忠泰一門忠烈,當厚恤其家。"

蕭桓的手指在"糧儘"二字上停住。嶽峰血書裡說鎮刑司扣糧,難道是真的?他又想起剛才李德全哭哭啼啼的樣子,還有徐文良過於急切的附和——這兩人,會不會真有問題?

"陛下,夜深了,該歇息了。"李德全不知何時進來,手裡捧著一件披風。

蕭桓合上檔冊,沒回頭:"李謨在大同衛,真的扣了糧?"

李德全的手一抖,披風掉在地上:"陛下...陛下怎麼會這麼想?那都是嶽峰的誣陷啊!奴才這就讓王承恩去查,定給陛下一個清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必了。"蕭桓站起身,"傳旨給玄夜衛指揮使,讓他派可信的人去大同衛,查糧道的事,不許驚動鎮刑司和兵部的人。"

李德全眼中閃過一絲慌亂,隨即又鎮定下來:"陛下聖明,這樣正好查清嶽峰的謊言。"心裡卻在盤算,要趕緊給李謨送信,讓他銷毀扣糧的證據。

鎮刑司密室。李德全與王承恩、張敬密談。李德全聽完蕭桓的旨意,臉色鐵青:"玄夜衛那幫人,向來和我們不對付。若真讓他們去查,扣糧的事肯定瞞不住。"

張敬擦著汗:"公公,要不...讓李謨把糧悄悄運去大同?就說"之前是怕被北元劫走,故暫存"。"

"晚了!"王承恩道,"嶽峰的血書裡寫得明明白白,扣了十七萬石,現在運過去,不就等於認了罪?依我看,不如讓李謨..."戰死"在大同衛,把所有罪責都推到他身上。"

李德全沉吟片刻:"李謨是我的人,殺了他,等於斷了一條胳膊。但事到如今,也隻能這樣了。你去給李謨送信,讓他找個機會"力戰而亡",事後我保他家人富貴。"

張敬又道:"那周顯怎麼辦?玄夜衛若提審他,怕是會說出實話。"

李德全眼中閃過狠厲:"讓他"病死"在詔獄。對外就說"受不住刑,暴斃了"。"

通政司。劉矩收到謝淵的奏疏,上麵附了陽和口倉吏王顯的供詞——李謨確實扣了十七萬石夏糧,還逼倉吏偽造"糧被北元劫走"的文書。謝淵在奏疏裡寫道:"臣已將王顯安置在宣府衛,可隨時赴京對質。若陛下仍不信,臣願押王顯親至京師,以證嶽峰血書非虛。"

劉矩捧著奏疏,心裡燃起一絲希望。他知道,這是扳倒李德全的關鍵證據。但他也清楚,若直接呈給蕭桓,定會被李德全攔截。

思來想去,劉矩將奏疏封入密匣,交給自己的門生,低聲道:"設法交給玄夜衛指揮使,就說"關乎大同衛數萬將士性命"。"

門生走後,劉矩望著窗外的天空,喃喃道:"嶽指揮,周百戶,老臣能做的,就隻有這些了。"

此時的乾清宮,蕭桓正對著嶽忠泰的舊檔出神。他想起幼時聽太傅講嶽忠泰戰死的故事,那時覺得忠烈無比;如今麵對嶽峰的血書,卻疑竇叢生。權力這東西,果然能讓人變得連自己都不認識了。

小太監進來稟報:"陛下,玄夜衛指揮使求見,說有"大同衛密事"要奏。"

蕭桓心中一動:"讓他進來。"

片尾

周顯最終沒能活著走出詔獄,官方記載"七月廿八,病卒於鎮刑司詔獄"。但他帶出的血書,卻通過玄夜衛的渠道,再次送到了蕭桓麵前。與此同時,謝淵押著倉吏王顯抵達京師,與玄夜衛的密報相互印證。李德全、張敬見勢不妙,試圖銷毀證據,反被玄夜衛抓了個正著。

當蕭桓拿著血書,對照著王顯的供詞和李謨"戰死"的塘報時,終於明白自己錯過了什麼。他望著窗外的雨,喃喃道:"嶽峰...朕對不住你。"

而此時的大同衛,嶽峰並不知道京城的波折。他站在城頭,看著北元的攻城錘撞向城門,握緊了手裡的刀。血書已送出,他能做的,隻有死守到最後一刻。

卷尾語

《大吳史?刑法誌》載:"德佑十四年,大同衛血書案審結,鎮刑司指揮僉事王承恩、兵部侍郎張敬伏誅,司禮監秉筆太監李德全被黜,謫居鳳陽。帝覽嶽峰血書,慟哭竟日,命建"忠烈祠"於大同衛,親題"碧血丹心"四字。"

《明倫彙編?臣道考》評:"嶽峰血書,非獨劾奸,實乃叩問君心。當是時,帝以猜忌故,幾致忠良蒙冤。幸有謝淵持正,劉矩守節,玄夜衛秉公,方得昭雪。故曰:君心明,則臣心正;君心疑,則群小昌。此千古不易之理也。"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八零重生,逆襲老太腳踹倀鬼兒女 程石修仙錄 詭秘凋零我不朽,舊神逝而我永生 不負冬 穿越1930年係統爆兵亂世崛起 隱帝行 小嬌軟一紅眼,禁欲傅醫生拿命寵 掏空家產後,大小姐揣孕肚去隨軍 我在修真當反派 逆淵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