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朝堂猶辯和與戰,關塞已聞胡馬嘶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570章 朝堂猶辯和與戰,關塞已聞胡馬嘶

第570章 朝堂猶辯和與戰,關塞已聞胡馬嘶(2 / 2)

王三接過令箭時,斷袖掃過燭台,火星落在他手背上。他突然想起巷戰時,嶽峰也是這樣把斷矛塞給他:"活下去,看我退敵。"此刻他對著謝淵躬身,斷肘抵著地麵,雪水從袖管滲進去,凍得骨頭生疼:"將軍放心,王三這條命,早就該跟嶽將軍走了,留著就是為了守關。"

蕭桓捏著獨石口的血書,紙頁邊緣被他捏得起了毛邊。"周誠戰死前,曾三次遣人求援,"他的聲音透過龍椅的雕紋傳下來,"鎮撫司回文說"邊將畏戰,故誇大其詞"——這回文是誰批的?"

階下的鎮刑司舊吏突然齊刷刷跪倒,為首的趙世濤磕得額頭見血:"陛下,瓦剌勢大,不如暫避南都,待來年春再......"話未說完,謝淵的副將張武突然從班中衝出,甲葉撞在丹陛的欄杆上,發出哐當巨響:"趙世濤!你去年冬天還收了瓦剌的貂皮,說"胡虜不過是求財",如今倒要陛下棄祖宗陵寢!"

趙世濤的臉瞬間漲成豬肝色,他摸出袖中賬冊,抖得像風中的殘葉:"張將軍血口噴人!此乃玄夜衛偽造的"通敵錄",他們想趁機鏟除鎮刑司舊人......"周顯突然冷笑,從懷中掏出另一份冊頁,在殿中展開:"這是你在代州收的"糧耗銀"賬,每筆都注著"分與瓦剌細作",筆跡與你給周誠的回文一模一樣。"

蕭桓的手指在龍椅扶手上摳出深深的月牙痕。他想起嶽峰血書裡"內奸不除,邊軍死猶未止"的話,喉間發緊:"趙世濤,你可知獨石口的守卒,有多少是嶽峰舊部?他們死時,懷裡都揣著"吳"字磚,就像你懷裡揣著的貂皮一樣緊。"趙世濤突然癱在地上,靴底蹭過金磚,留下一道黑痕——那是他昨夜與瓦剌細作密會時,踩的泥。

守關的士兵大多是新募的,看見瓦剌的鐵騎在關外列陣,不少人握著刀的手在抖。王三突然扯開衣襟,露出胸口嶽峰刺的"守"字,那字的筆畫裡還嵌著大同衛的磚屑:"我這條胳膊,是在巷戰丟的;嶽將軍的命,是在鐘樓沒的;王二他們,是在狼山燒成灰的——咱們大吳的兵,命賤,但骨頭硬!"

有個十七歲的新兵突然哭出聲,他爹是獨石口的驛卒,今早的血書裡說"全家殉難"。王三走過去,用斷矛的木柄拍他的背:"想哭就哭,哭完了,就把你爹的命,記在瓦剌的賬上。"新兵突然咬碎牙,從箭囊裡抽出三支箭,箭杆上刻著"父仇"二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暮色降臨時,瓦剌的第一波進攻開始了。投石機砸在城磚上,震得城樓的梁木咯吱作響。王三看見關外的雪地裡,有麵黑旗繡著狼頭——那是當年懸過嶽峰首級的旗。他突然摘下頭盔,露出額上的"吳"字刺青,對著城下吼:"嶽將軍,你看清楚了,這些雜碎又來了!"

守卒們跟著吼起來,吼聲壓過了投石機的轟鳴。王三的斷矛捅穿一個爬上城頭的瓦剌兵,矛尖帶出的血濺在"吳"字旗上,紅得像狼山的火。他突然想起謝淵的話:"守關不是為了皇帝,是為了讓陽和口的新麥,能平安磨成麵。"

趙世濤的黨羽、吏部侍郎劉敬突然出列,袍角掃過銅爐,火星燎了個洞:"陛下,謝淵擁兵大同,若令其馳援居庸,恐生變數......"話未說完,周顯已將一疊塘報摔在他麵前,每張都蓋著玄夜衛的騎縫印:"劉侍郎上個月給獨石口送的"禦寒衣",裡子全是爛棉,士兵凍僵時,棉絮裡掉出的布條寫著你的名!"

蕭桓突然起身,龍袍的下擺掃過案上的血書,紙頁翻飛如蝶。"傳朕旨意,"他的聲音在殿中回蕩,"削趙世濤、劉敬籍,押赴居庸關軍前正法;謝淵為北境總兵官,節製九邊兵馬;玄夜衛接管鎮刑司舊地,凡邊軍糧餉,一日一報,遲者斬!"

階下的鎮刑司舊吏們麵如死灰,有個小吏突然癱倒,懷裡滾出半塊瓦剌奶酪——那是他今早從趙世濤府中偷的。周顯的劍鞘在他頭頂停下,寒光映著小吏慘白的臉:"帶下去,讓他看看居庸關的雪,是怎麼被血染成紅的。"

王三靠在城樓的箭垛上,斷矛插在腳邊,矛尖的血凍成了冰。他摸出懷裡的麥餅,是張老栓托人帶來的,餅裡夾著新麥的碎粒。遠處傳來瓦剌營的胡笳聲,嗚咽得像哭喪。他突然對著大同的方向舉杯——杯裡是雪水,卻像那年嶽將軍分給他的米酒一樣烈。

"嶽將軍,"他的聲音混著風雪,"王二燒了狼山的糧,我守著居庸的關,謝將軍就要帶大軍來了......你看,咱們沒讓你白死。"箭垛的磚縫裡,他塞進半塊麥餅,就像當年在陽和口,嶽峰塞給他半個窩頭那樣。

雪落在"吳"字旗上,很快積成薄薄一層白,卻蓋不住那刺目的紅。王三知道,明天的廝殺會更烈,但隻要這麵旗還在,居庸關就不會破——就像嶽峰說的,"吳"字在,根就在。

片尾

王三躺在城樓的草堆上,斷矛還攥在手裡,矛尖指著關外的瓦剌營。他的胸口插著三支箭,卻笑得很酣,懷裡的麥餅咬了一半,餅屑粘在胡須上,像撒了把新麥。

謝淵用玄夜衛的披風裹住他,披風上的"衛"字與王三額上的"吳"字貼在一起。遠處傳來趙世濤的慘叫,他被綁在關樓的旗杆上,正對著瓦剌營——那是蕭桓的旨意,"讓內奸看看,他賣的國,有多少人在用命守"。

周顯在城磚上拓印王三的指痕,指痕疊在嶽峰當年的刻字上,像兩滴血融成了一滴。有個新兵突然指著關外,瓦剌的狼頭旗正在倒下,取而代之的是大吳的"吳"字旗,在雪光裡飄得獵獵作響。

謝淵望著大同的方向,那裡的嶽峰祠該又添了新的牌位。他突然對著風雪舉杯,杯裡的酒潑在城磚上,很快滲進土裡——就像那些忠魂的血,早就和這方土,長成了一體。

卷尾

《大吳史?邊防誌》載:"德佑十四年冬,瓦剌破獨石口,烽燧三日不舉,皆因鎮刑司監官趙世濤侄婿通敵。及急報至京,帝蕭桓立誅趙黨十七人,籍其家,得與瓦剌私通文書百二十卷,皆記九邊糧道虛實。"

《玄夜衛檔?功過錄》補:"王三傷愈後,授獨石口烽燧總旗,督建新型烽台十二座,台基嵌"吳"字磚,皆取自大同嶽峰祠殘垣。每值夜巡,必攜艾草一束,仿老嫗護嶽將軍故事,置於烽燧灶中,曰"讓忠魂知此處有煙火"。德佑十五年春,居庸關大捷,謝淵追敵至獨石口,見王三所建烽台燃火如晝,歎曰"嶽將軍之教,已化邊卒骨血"。"

《大同府誌?祠廟記》錄:"嶽峰祠偏殿,後增"烽燧英烈碑",首列王三之名,其下刻"獨石口血書急報"全文,字皆仿嶽峰血書筆意。每歲十月初一,邊軍必以烽燧火星引燃祠前艾草,煙柱直上雲霄,與居庸關、獨石口烽煙相接,三千裡火光相照,瓦剌望見輒退。"

獨石口前血書急,驛騎骨埋冰雪裡。朝堂猶議和與戰,邊卒已將肝膽瀝。火燃九邊連帝闕,風傳忠語到窮塞。至今烽燧灶中艾,猶帶嶽將軍處香。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財路情歡 末世汙染區 全民穿越:鳴鴻伴鳳影 太太嫁給死對頭,傅總悔瘋了 龍珠,賽亞人不隻想變強! 紅樓:黛玉手握主神空間 重生後,帶領華夏走向星辰大海 保鏢先生的軟肋 在男團耽美文女扮男裝後 一眼睜開,神仙師父找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