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振持秘鑰指幽徑,飛率忠卒護聖鑣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640章 振持秘鑰指幽徑,飛率忠卒護聖鑣

第640章 振持秘鑰指幽徑,飛率忠卒護聖鑣(2 / 2)

秘道內水聲“滴答”作響,青石牆上凝結的水珠順著壁麵往下淌,落在地上的積水裡,濺起細小的漣漪。前隊兵士舉著燈,用刀鞘撥開地上的碎石和枯枝——那些枯枝是百年前秘道啟用時留下的,如今早已乾透,一碰就碎。王振走在蕭桓身側,不時從袖中掏出圖紙,借著微弱的燈光比對壁上的標記:“陛下,再走半裡就是通風口,那裡能透透氣,咱們可以歇口氣再走。”

蕭桓剛要點頭,突然聽到前方傳來“嗡”的一聲——是弓弦拉動的聲音!“小心!”前隊領隊嘶吼著撲過來,用自己的後背擋住了蕭桓。一支箭“噗”地穿透他的甲胄,箭鏃從胸前穿出,帶著暗紅的血。領隊悶哼一聲,倒在地上,臨死前還伸手抓住蕭桓的衣角,含糊地說:“陛下……快走……”

“有伏兵!”秦飛怒吼著下令,“熄燈!”兵士們立刻吹滅牛油燈,秘道內瞬間陷入漆黑。瓦剌兵的嘶吼聲從前方傳來,緊接著,火光突然亮起——百名胡兵舉著彎刀、短銃,堵在秘道中間,為首的將領臉上帶著獰笑:“蕭桓小兒,早就知道你會走這條路!”

蕭桓拔出玉柄劍,劍光在火光下映亮了他的臉,眼底沒有半分懼色:“秦飛,率後隊擋住退路,彆讓他們把咱們困死在這裡!前隊跟朕衝!”

“是!”秦飛率後隊兵士轉身,與後方湧來的瓦剌兵廝殺。短兵相接的“鏗鏘”聲、兵士的嘶吼聲、刀劍入肉的“噗嗤”聲交織在一起,秘道裡的空氣很快彌漫開血腥味。一名瓦剌兵舉著短銃對準蕭桓,王振突然撲上前,用自己的肩甲擋住了銃口。“砰”的一聲,銃彈打在甲片上,甲片碎裂,鮮血瞬間滲出,染紅了他的監袍。

“王伴伴!”蕭桓急忙扶住他,見他臉色慘白,卻仍咬著牙,忙道,“你傷得重,先歇著!”

“奴婢沒事……”王振搖搖頭,從腰間拔出短刀,掙紮著站到蕭桓身側,“陛下快走,彆管奴婢!”

前隊兵士們死戰不退,有的兵士斷了右臂,就用左手握刀;有的身中數箭,卻仍死死抱住瓦剌兵的腿,不讓他們靠近蕭桓。“陛下,通風口到了!”一名兵士指著前方的方形洞口,聲音嘶啞得幾乎聽不清——他的喉嚨被瓦剌兵的刀劃了一道口子,說話時帶著血沫。

蕭桓剛要邁步,三名瓦剌兵突然撲來,為首的將領舉刀劈向他的頭頂。一名兵士猛地衝過來,用身體擋住了這一刀,刀刃穿透他的胸膛,兵士回頭望著蕭桓,眼裡滿是懇求:“陛下……一定要……解京圍……”

蕭桓的眼眶瞬間紅了,他揮劍斬了那名將領,劍上的血濺到臉上,滾燙的。“跟朕衝出去!”他嘶吼著,率剩餘兵士衝向通風口。

剛衝出通風口,冷風就裹著雪粒撲麵而來。蕭桓抬頭一看,心瞬間沉了下去——潞河驛旁,瓦剌騎卒黑壓壓圍了一圈,少說也有千餘人,手裡的彎刀在月光下泛著冷光。“陛下,咱們被圍了!”一名兵士嘶吼著,與其他兵士組成人牆,擋在蕭桓身前。

瓦剌將領舉著馬鞭,指著蕭桓狂笑:“蕭桓,這下看你往哪跑!”

蕭桓握緊玉柄劍,正欲下令死戰,突然聽到遠處傳來馬蹄聲——“是援軍!”一名兵士指著夜空,隻見紅色的煙火在黑暗中升起,那是玄夜衛的遇伏信號!

嶽謙的援軍來得很快,三萬騎卒像潮水般衝向瓦剌兵,箭如雨下。瓦剌兵腹背受敵,陣腳大亂,有的甚至丟下兵器就跑。蕭桓趁機率兵士衝出去,與嶽謙彙合。嶽謙翻身下馬,膝蓋“噗”地跪在地上,聲音帶著愧疚:“陛下,臣來遲了!”

“不遲!”蕭桓扶起他,目光掃過身邊的兵士——八百人,如今隻剩三百餘,個個帶傷,有的兵士甚至拄著斷刀才能站穩,甲胄上的血汙早已結成硬痂。他喉結滾動了一下,強忍著悲痛道:“快,回師京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黎明時分,援軍抵達京師近郊。安定門方向,火箭劃破夜空,鼓聲震耳欲聾——謝淵的佯攻正烈,瓦剌兵果然被牽製在那裡,東華門的防守格外空虛。“衝!”蕭桓下令,三萬騎卒像黑色的潮水,湧向東華門。京營卒們在城樓上看到援軍,士氣大振,紛紛打開城門,與援軍夾擊瓦剌。

也先在營帳裡聽聞蕭桓突圍成功,援軍已到,氣得把案上的酒壺摔在地上。他知道,京圍再也解不了了,再耗下去,自己的四萬騎隻會被全殲。“撤!”他咬著牙下令,瓦剌兵如喪家之犬,狼狽地往北方逃去。

京師的城門打開,百姓們湧到街上,手裡捧著香燭和熱饅頭。有的老人跪在地上,對著蕭桓的鑾駕磕頭;有的孩子舉著饅頭,遞到兵士麵前。蕭桓坐在馬上,看著眼前的景象,眼眶一熱——這就是他和兵士們拚命守護的百姓,值得。

回到皇城,蕭桓沒顧上歇息,立刻召謝淵、秦飛、王振至偏殿。秦飛躬身稟報,聲音帶著哽咽:“陛下,此次突圍,三百餘兵士戰死,前隊的兵士……大多是為了護駕,才死的。”

蕭桓點頭,手指輕輕敲擊著案麵,眼底滿是痛惜:“傳朕旨意,所有戰死的兵士,都追贈為九品義士,葬在忠烈陵,春秋兩季,由禮部派官致祭;前隊領隊和那些護駕身死的兵士,追贈為正七品玄夜衛校尉,他們的家屬,免徭役二十年,賞銀五十兩。”

“臣遵旨。”謝淵躬身應道,又看向王振,“王振公公此次獻策護駕,立下大功,也該賞。”

王振忙躬身推辭:“奴婢隻是做了分內的事,不敢求賞。”

“有功就該賞。”蕭桓看著他,語氣鄭重,“升你為司禮監掌印太監,正三品,秘檔還是由你掌,秘道的鑰匙,今後你和朕各持一把。”

王振聞言,“噗通”一聲跪在地上,聲音帶著顫抖:“奴婢謝陛下恩典,這輩子都給陛下效力,絕無二心!”

後續幾日,蕭桓命謝淵重修東華門秘道,用玄鐵做了新鎖,派玄夜衛兵士日夜守衛;命秦飛徹查京師裡的瓦剌細作,凡是查到的,一律斬於鬨市,曝屍三日,以儆效尤。京師漸漸恢複了往日的熱鬨,街頭巷尾,百姓們都在說:“陛下帶著兵士走秘道找援軍,硬是把京師救下來了!”

忠烈陵的安葬儀式上,蕭桓親自為戰死兵士上香。他站在“東華突圍忠烈之墓”的墓碑前,手裡捧著一杯酒,緩緩灑在地上:“弟兄們,京圍解了,大吳安了,你們可以安心了。”

謝淵、秦飛、王振站在他身後,望著墓碑,心裡都清楚——這次能破局,靠的不是某一個人的功勞,是帝王的決斷、太監的忠謀、將領的死戰、大臣的固守,是君臣同心,才守住了這大吳江山。

片尾

蕭桓命謝淵率師北伐,秦飛為副將,率十萬大軍直搗漠北。瓦剌因京師之敗,士氣大減,又無細作內應,被北伐軍大敗,也先率殘部遠遁,九邊重鎮儘數收複。

北伐勝利後,蕭桓在太廟告祭列祖,將東華突圍的故事刻入“忠烈碑”,供後人銘記。王振仍掌司禮監,不涉軍政,隻守秘檔;秦飛繼續掌玄夜衛,嚴查細作,京師治安日好;謝淵則主持九邊防務,加固城防,邊地百姓再無胡騎之擾。

蕭桓再至東華門,望著重修的秘道入口,王振隨侍在側,謝淵、秦飛陪同。“當年若不是你們,朕恐怕已葬於瓦剌之手。”蕭桓笑道。

謝淵躬身:“陛下英明,臣等隻是儘忠。”

秦飛道:“戰死的弟兄們若知今日太平,也會安心。”

王振道:“秘道如今堅固,陛下再無後顧之憂。”

夕陽下,東華門城樓泛著暖光,遠處炊煙嫋嫋,百姓安樂——這便是三百忠魂用生命換來的太平,也是君臣同心守護的大吳江山。

卷尾

《大吳史?帝紀?德佑帝傳》載:“帝夜出東華秘道,聯援軍解京圍,追贈戰死親衛,升王振為司禮監掌印太監。九年春,北伐破瓦剌,複九邊。史臣曰:‘桓之東華突圍,非獨恃秘道之險,實賴王振之忠、謝淵之守、秦飛之勇,四者共濟,方轉危為安,此乃大吳君臣同心之效。’”

《大吳史?列傳第四十?東華突圍忠烈傳》載:“瓦剌圍京,帝率八百親衛夜出秘道,三百餘卒戰死,皆追贈九品義士,葬忠烈陵,祀忠勇祠。史臣曰:‘諸卒雖位微,卻懷忠君報國之心,以身護帝,死而不悔,此乃大吳之脊梁也。’”

《大吳史?宦官傳?王振傳》載:“王振,獻東華秘道策,助帝突圍,升司禮監掌印太監,正三品,恭謹守職,不涉軍政,卒於德佑二十三年,帝賜葬皇陵側,曰‘忠監墓’。”

《大吳史?輿服誌?皇城》載:“東華門秘道,神武帝神武三年修,帝突圍後重修,設玄鐵鎖,由帝與司禮監掌鑰,玄夜衛守衛,編入《大吳會典》,為皇城防務規製。”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末世汙染區 全民穿越:鳴鴻伴鳳影 太太嫁給死對頭,傅總悔瘋了 龍珠,賽亞人不隻想變強! 紅樓:黛玉手握主神空間 重生後,帶領華夏走向星辰大海 保鏢先生的軟肋 在男團耽美文女扮男裝後 一眼睜開,神仙師父找上我 雙穿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