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聯名疏上意拳拳,卻遇君心隔萬山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708章 聯名疏上意拳拳,卻遇君心隔萬山

第708章 聯名疏上意拳拳,卻遇君心隔萬山(1 / 2)

卷首語

《大吳通誌?職官誌》載:“內閣議奏,天子裁決,此祖宗之製也。然裁決之權,或因權臣遊說而偏,或因君心猜忌而誤,故禦史台設‘封駁權’,以糾君過、正朝綱。”神武皇帝嘗言“朕雖有裁決之權,不敢違民心、廢祖製”,元興帝北伐時納內閣“緩兵”之議,亦見帝王納諫之德。今謝淵倡奉迎之議,得十六路巡撫聯名,卻遭蕭櫟以“暫緩再議”駁回,非因議之不善,實因李嵩讒言、君心猜忌所致。這場“疏奏與駁回”的交鋒,既是對“孝治”理念的考驗,更是對封建皇權“民本”初心的叩問。

聯名疏上意拳拳,卻遇君心隔萬山。

一道詔來寒徹骨,千般心血付塵煙。

指節青筋凝憤懣,襟懷赤膽未稍偏。

休言暫緩成終局,再向丹墀叩聖顏。

禦書房的檀香燃到第四寸,灰燼在鎏金爐底堆成細碎的山。蕭櫟指尖撫過那卷十六路巡撫聯名疏,宣紙上的簽名墨跡深淺不一,卻都如刀刻般力透紙背——江南巡撫的“願以全省吏治擔保故君無他心”,山東巡撫的“千名生員跪署衙請奉迎”,宣府巡撫的“邊軍將士聞之皆願效死”,字字都透著“民心所向”的重量。可他另一隻手捏著的密報,卻像塊寒冰,將這份暖意凍得寸寸碎裂。

那是玄夜衛前指揮使周顯遞來的,麻紙頁上沾著未乾的墨痕,寫著“南宮內侍供稱,謝淵曾托其傳語‘待時機成熟,必迎陛下指太上皇)複位’”,末尾還附著一枚模糊的指印,標注為“內侍畫押”。蕭櫟閉了閉眼,眼前閃過德勝門城樓上謝淵染血的身影——那年瓦剌圍城,謝淵身中三箭仍死守城門,喊著“陛下不退,臣不退”;可如今,這份“忠直”在“故君”二字麵前,竟變得如此可疑。

“陛下,李尚書求見。”太監總管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蕭櫟揮了揮手:“讓他進來。”

李嵩身著青袍,步履急促地走入,手中捧著另一卷文書:“陛下,臣查到舊黨餘孽仍在活動,近日頻繁派人接觸南宮,似在密謀‘借奉迎之名複立故君’。詔獄署提督徐靖已拿獲兩名舊黨成員,供詞在此,請陛下閱示。”

蕭櫟接過供詞,上麵的字跡潦草,卻寫得“清楚”——“謝太保與太上皇約好,待聯名疏獲準,便由邊軍護送還宮,廢今上複立舊君”。他指尖顫抖,不是因為憤怒,而是因為矛盾:他信謝淵的忠,卻更怕“故君複位”的噩夢;他知聯名疏是民心所向,卻架不住李嵩日日在耳邊念叨“權位不保”。

“陛下,”李嵩見他猶豫,又上前一步,聲音壓得極低,“謝太保掌兵部、兼禦史台,如今又暫代玄夜衛,兵權、監察權、特務權集於一身,若再迎回太上皇為援,陛下將如何自處?太祖神武皇帝曾說‘權臣不可縱,故君不可近’,此乃千古明訓啊!”

這話戳中了蕭櫟的痛處。他想起吳哀帝時,蕭炆因重用方直等文臣,又善待藩王,最終落得“靖難之役”的下場。他深吸一口氣,將聯名疏推到一邊:“此事需與內閣議事再定,你先退下吧。”

李嵩躬身退去,嘴角卻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他知道,蕭櫟的猜忌一旦生根,便會瘋長。而此刻的玄夜衛北司衙署,謝淵正拿著周顯舊部的供詞,眉頭緊鎖。

“太保,周顯被降職後仍不死心,派親信偽造內侍供詞,還買通舊黨成員作偽證,意圖構陷您‘結連故君’。”玄夜衛北司指揮使秦飛指著供詞上的破綻,“您看這‘複位’二字,筆跡與舊黨成員平日所寫截然不同,顯然是他人代筆。”

謝淵點了點頭,目光掃過窗外——遠處的宮牆下,幾名小吏正張貼告示,圍看的百姓卻在低聲議論“南宮寒困”“太保求奉迎”。他拿起一份急報,是濟南府遞來的:“千名生員跪請奉迎,若陛下不允,恐有罷考之舉。”

“民心可用,卻也可畏。”謝淵沉聲道,“李嵩定會借‘生員請願’誣我‘煽動民亂’,需早做防備。秦飛,你即刻派人保護那些生員,避免被李嵩的人利用;另外,文勘房要加快比對偽供詞,找出確鑿證據,揭穿周顯的陰謀。”

秦飛領命而去,謝淵獨自站在衙署的窗前,望著禦書房的方向。他知道,蕭櫟心中的猜忌是最大的障礙,而李嵩的讒言如毒藤,正纏繞著這份猜忌瘋長。他摸了摸懷中的聯名疏副本,上麵的簽名仿佛有了溫度——那是十六路巡撫的信任,是天下百姓的期盼,他不能讓這份期盼落空。

次日清晨,內閣議事的鐘聲在皇城響起。謝淵身著緋色官袍,手持證據,大步走入內閣衙署。李嵩早已等候在那裡,身邊站著吏部侍郎張文、詔獄署提督徐靖,三人神色倨傲,顯然早有準備。

“謝太保,”李嵩率先開口,“南宮內侍與舊黨往來的證據確鑿,奉迎之事恐會危及國本,還請太保三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證據?”謝淵冷笑一聲,遞上文勘房的比對報告,“這份供詞乃是周顯親信偽造,筆跡破綻百出,人證已被拿下,李尚書還要狡辯嗎?”

閣臣們傳閱著報告,麵露驚色。內閣學士王倫道:“李尚書僅憑偽證便阻奉迎,未免不妥;十六路巡撫聯名,民心所向,當允。”

“不妥!”李嵩急聲道,“即便供詞是偽,故君在側終是隱患!若藩王效仿‘奉迎’,陛下如何自處?臣請陛下‘暫緩再議’,待查清舊黨餘孽再做決定!”

張文、徐靖立刻附和:“臣等附議!”

謝淵上前一步,聲音鏗鏘:“太祖神武皇帝說‘民心即天命’,今士民請願、巡撫聯名,此乃天命所歸!李尚書借‘暫緩’拖延,實則是怕太上皇還宮後揭露你的貪腐之舉!陛下若駁回,便是違逆天命,失卻民心!”

蕭櫟坐在主位,臉色陰沉。他望著謝淵的赤誠,又看了看李嵩身後的文官集團,心中的天平漸漸傾斜——他不能失去文官集團的支持,更不能冒“權位不保”的風險。良久,他終於開口:“朕意已決,奉迎之事,暫緩再議!”

“陛下!”謝淵還想爭辯,太監總管已捧著詔書走上前來,尖細的聲音在衙署內回蕩:“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奉迎太上皇一事,事關重大,需從長計議,暫緩再議。各級官員不得再妄議此事,違者重罰!欽此!”

謝淵接過詔書,綾羅的邊緣冰涼刺骨。他攥緊詔書,指節因用力而青筋暴起,連指甲都嵌進了掌心。眼前閃過那些巡撫的奏詞、生員的請願、玄夜衛的證據,還有自己連日來的奔波——整肅玄夜衛、收集偽證破綻、聯絡各地巡撫,千般心血,竟隻換來了“暫緩再議”四個字。

李嵩走上前來,嘴角帶著得意的笑:“謝太保,陛下已有明斷,還請遵旨。”

謝淵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他知道,這不是結束,隻是開始。李嵩的陰謀雖暫得逞,但聯名疏上的墨跡未乾,天下民心的期盼未絕。他緩緩鬆開手,詔書的褶皺雖無法撫平,但他心中的赤膽卻絲毫未變——休言暫緩成終局,隻要他還有一口氣,便要再向丹墀叩聖顏,為“孝治”,為民心,為大吳的江山根基。

謝淵暫代玄夜衛指揮使後,三日間整肅衛內紀律,將周顯舊部中濫用酷刑者革職三人、交刑部審訊五人,玄夜衛風氣為之一清。這日清晨,他剛在玄夜衛北司查閱完密探檔案,兵部侍郎楊武便匆匆趕來,手中拿著兩封急報:“太保,山東、山西巡撫再次遞來奏疏,言‘地方士民已聯名請願,若奉迎之事不允,恐生民變’;另外,秦飛指揮使查到,李嵩近日頻繁出入內閣,與三位學士密談,似在遊說駁回奉迎之議。”

謝淵接過奏疏,逐字細讀,山東巡撫在疏中寫道:“濟南府千餘名生員跪在巡撫衙門前,求‘迎故君、安民心’,若再拖延,恐生亂局”。他指尖在“生員請願”四字上反複摩挲,心中既憂且急——民心可用,卻也可畏,若處置不當,極易被李嵩利用,反誣“謝淵煽動民亂”。

“楊侍郎,”謝淵抬頭道,“你即刻將這兩封奏疏遞入內閣,注明‘緊急’,請閣臣議事時務必提及;另外,傳我鈞令,命宣府衛副總兵李默加強邊防守備——李嵩若在朝堂失利,恐會借邊軍之事構陷我‘治軍不力’,需早做防備。”

楊武領命而去,謝淵剛返回兵部衙署,玄夜衛北司指揮使秦飛便帶著文勘房主事張啟求見,神色凝重:“太保,屬下查到周顯雖被降職,卻仍暗中聯絡舊部,偽造‘南宮內侍與舊黨往來’的供詞,想借‘故君結黨’為由,進一步遊說陛下駁回奉迎之議;另外,詔獄署提督徐靖已將這份偽供詞遞入內閣,李嵩正拿著供詞與閣臣‘議事’。”


最新小说: 末世:從副縣長開始重建華夏 港綜:從我愛黃金開始 校花逼婚,我的天動萬象藏不住了 七零,四年後巧遇前任被團寵 八百塊,買了個修真界 被S級alpha們包圍的直男 全民氪命:化身死神救濟天下女神 無人區:開局肉身點滿 絕世唐門之龍熊鬥羅 病嬌邪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