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鬆和市將會聯手豐水縣和槐林縣,通過交通網絡完善,貿易以及產業分流等多種方式進一步鞏固這種聯動關係。
比如在綠色產業方麵。
關於這個問題,黎衛彬並沒有讓陳昌浩繼續思考,而是直接介紹道:“陳書記,綠色產業方麵,我們目前是有完整的規劃的。”
“目前綠色產業在鬆和,豐水以及槐林三地都已經全麵鋪開了,現在已經初步形成了生產研發鬆和農貿集團)、銷售鬆和食品公司)以及市場評估和監督豐水河農貿中心)的三位一體的產業體係。”
“下一步我們的目標是進一步細化生產流程,譬如推出豐水河農業這個品牌,建設現代化的辣椒、西紅柿等家常農蔬產品種植基地,這些種植基地我們完全可以通過產業轉移的方式交給其他的兄弟區縣。”
“……”
會議室裡。
隨著黎衛彬的介紹不斷深入。
陳昌浩臉上的表情也從一開始的平靜,慢慢變成了眉頭緊皺,而後更是滿臉的沉思之色。
不得不說,即使是他這個淮陽市委書記也必須承認,黎衛彬說的這種模式如果真的操作順利的話,成功的概率將會非常大。
而一旦真的達到了黎衛彬所說的那種效果,屆時整個鬆豐槐周邊的區縣都將會迎來一個經濟飛速增長的機會。
然而此時此刻,陳昌浩的頭腦卻十分清醒。
因為他已經意識到黎衛彬到底想乾什麼了。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鬆和市…恐怕隨時都會有吞並豐水縣和槐林縣的可能。
從正治的角度上來講,這種可能性很低。
但是從經濟的角度上來講,成功的概率太大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旦鬆和縣依托旅遊和農業這兩個產業真的打造出了一個或者兩個千億級規模的產業鏈,那到時候豐水縣跟槐林縣就等於是上了賊船,想下船都難。
但是好處也是顯而易見。
一旦真的做到了這個規模,那淮陽市等於是憑空多出了一個超級經濟體,這對於提振整個淮陽市的經濟發展而言無疑是好處極多。
“都說你黎衛彬膽子大,腦子靈活,我看不隻是腦子大,你這是要捅破天了。”
“你知道這個方案一旦獲得省裡的批示的話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嗎?”
放下手裡的材料。
陳昌浩抬眼朝黎衛彬看過去,臉上滿是唏噓的表情。
其實直到這一刻,陳昌浩終於有些明白,為什麼陳正清不惜一切都要把黎衛彬留在鬆和市了。
如此大膽的方案,除了黎衛彬應該不會有第二個鬆和市的領導敢提出來了,就算是提出來也很難做到,因為這種機會隻有一次。
首先,黎衛彬在鬆和的成績決定了他能夠做到將整個鬆和市上上下下,從群眾到乾部都擰成一股繩。
其次,黎衛彬豐水人的身份,決定了他主導這個方案能夠獲得豐水縣的認可和支持。
第三,如果沒記錯的話,槐林縣的蕭晏明跟黎衛彬應該是黨校的同學,兩人之間的關係算得上是相交莫逆,而且黃江市的副市長方緯誠還是黎衛彬的老領導,豐水縣的老書記。
諸多因素加在一起才偶然形成了這麼一次機會,再想創造這麼一個機會,恐怕就不是人力能辦到的。
後生可畏!
後生可畏啊!
喜歡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請大家收藏:()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