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北京城,鵝毛大雪下得正緊。
薛濂等人被扒得隻剩單衣,拖上午門前的刑場上。
幾百多根包鐵木樁早已立好,泛著森冷的寒光。
圍觀百姓驚奇地發現,每根木樁前都擺放著不同的物件:破舊不堪的軍棉衣、刻有文字的木牌、混雜著沙土的粟米······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背後究竟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父老鄉親們,看清楚了。這些都是被他們所害將士的遺物,也是他們犯下累累罪行的鐵證!”
監刑官乃刑部郎中郭亮,他高聲道,“把一眾囚犯綁在木樁上,今天就用他們的命,來祭奠那些冤死的亡魂!!”
“貪官該死!”
“吸民脂民膏的蛀蟲!”
“陛下聖明!”
“······”
在一片咒罵聲中,數百囚犯被押過來,綁在樁上。
薛蟠跪綁在雪地裡,冷得隻哆嗦:“爹,孩兒冷。”
“兒啊,堅持會,一會兒就不冷了。”
薛濂安慰著兒子,腦中忽然想起數年前的那個寒冬,自己笑著對郭培民說,“當兵的皮糙肉厚,少絮些棉花無妨”的場景。
如今想來,竟是如此諷刺。
午時三刻的梆子聲響起,卻不見監刑官下令。
薛濂忍不住吼道:“時辰已到,為何還不速速斬了本侯?”
郭亮冷冷回應:“陛下有旨,今日不斬爾等頭顱,讓你們這群蛀蟲,在這嚴寒中受儘折磨而死。”
“對,凍死他們,讓他們血債血償。”
“我兒就是穿著你們做的棉衣死在關外的,這是你們的報應。”
“告示上說了,天啟七年冬,大同左衛棉衣三千件,以蘆花充棉絮,凍傷三萬將士,就是他們乾的。”
“崇禎十年,陝西賑災糧八千石,摻沙三成,也是他們乾的。”
“······”
百姓紛紛議論,字字句句都是對薛濂等人罪行的控訴。
薛濂等人入獄僅一天,便在如山的鐵證麵前,如實招供了所有罪行。
諦聽署呈遞的罪證詳儘無比,其中甚至還有記錄他們罪行的錄音筆,在確鑿的證據麵前,他們根本無從抵賴。
隨即,書寫他們罪狀的告示貼滿京城。
還出了《大明日報特彆版》,免費贈送。
如今,他們的罪行早已被京城百姓熟知。
“陛下恩賜,為觀刑百姓賜粥!”
熱氣騰騰的粥被推過來,百姓邊吃粥,邊觀看囚犯被凍死,彆有一番風味。
尤其百姓對盛粥的一次性碗筷感到十分新奇,吃完舍不得丟,拿著回家收藏。
皇帝發給的碗筷,自然是神物。
薛濂等人的腳趾開始失去知覺,米香飄來時,他們頓時覺得饑餓難忍。
薛蟠牙齒打顫,有氣無力道:“爹,咱們不是有太祖······太祖賜的······免死券麼······”
“對!免死券!”
薛濂突然嘶吼起來,“我等有太祖欽賜的免死券,被陛下收回,這是欺師滅祖······”
“我們有免死券!”
“這是欺師滅祖!”
眾囚犯反應過來,大聲喊叫。
圍觀人群騷動起來。
“太祖?你們貪贓枉法的時候,可曾想過對得起太祖?”
“陝西大旱,赤地千裡,易子而食。你們卻還在克扣賑災糧餉,你們還是人嗎?”
“若是太祖在世,就不是凍死這麼簡單。肯定是剝皮實草。”
“打死這些狗東西!”
“······”